说到快餐,肯德基和麦当劳可谓风光无限。
但同为国际大牌的必胜客与达美乐,却在中国遭遇滑铁卢,堪称惨不忍睹!!
达美乐顶着“披萨第一股”之名,四年狂亏超9亿;
必胜客门店数是达美乐4倍,还得靠肯德基“救济”。
他们为何会在中国落到如此尴尬的境地?难道说,披萨真入不了咱国人的胃?
“水土不服”
中国人是都不爱吃披萨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先来说一下它的价格,一个12寸的披萨,随随便便就要一百块人民币。
有这个钱,都能去夜市里买十个肉夹馍了。
那为啥披萨这么贵呢?这得从它的制作成本说起。
披萨常用低温发酵面团,制作工序复杂耗时。
不少原料还得从国外进口,运输成本可不低,再加上特制烤炉维修等一系列费用。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导致了披萨价格居高不下。
像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相对不高。
百元披萨对他们来说,偶尔尝鲜还行,但很难成为日常消费的选择。
有位来自江西某县城的消费者曾无奈地表示,一家人下馆子吃顿家常菜,百来块钱能点好几个菜,吃得舒舒服服。
可要是吃披萨,一个12寸的就花掉大部分预算,还不一定能吃饱,实在不划算。
再讲讲用餐场景,咱中国人吃饭,讲究的是多菜多味、人多热闹。
可披萨呢,一张大饼,口味相对单一,而且饱腹感来得特别快。
你想想,要是大伙聚餐,点上几个披萨,没吃几口就饱了,聊天的兴致都被影响了。
哪像吃火锅、烤肉,能一边涮煮、烤制,一边慢慢聊天,社交属性拉满。
接着看看品牌特有的困境。
达美乐一直引以为傲的“30 分钟必达”服务,到了中国却有点水土不服。
就拿一些大城市来说,早晚高峰时段,道路拥堵得水泄不通。
骑手们就算骑着电动车,也常常被堵在车流中动弹不得,根本没办法在 30 分钟内把披萨送到顾客手中。
更让人生气的是,有些小区即使距离达美乐门店不远,也不在配送范围内。
如果想吃的话,就必须自行前往,十分不便。
除此之外,他们的产品和高端定位越来越不相符。
必胜客1990年进入中国,当初定位高端西餐。
北京东直门的首店,装修高端大气,服务体验也是走高端路线。
可后来,产品却和这高端定位越来越不相符。
有人分享自己去必胜客消费的经历,点的肉丸意粉,肉丸是凉的,而且个头非常小。
小吃拼盘里的薯条也是凉的,肉的口感甚至不如便利店的,难吃得让人难以下咽。
不仅菜品质量差,必胜客的营销也被消费者诟病。
一进门,桌子和菜单上全是各种五花八门的套餐、营销联名活动,给人一种十分廉价的感觉。
有个标价72元起的六件套套餐,消费者选择完后才发现。
72元只是其中一件菜品的价格,存在严重的误导性,浪费了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
价格优势也没了,曾经的“欢乐餐厅”定位,如今也显得有些过时。
更糟糕的是,食品安全隐患!
2022年北京一家门店曝出篡改食材有效期的食品安全问题。
把本应废弃的白毫茶底、乌龙茶底和米饭的保质期标签篡改延长,烹炸用油使用时间过长,指标严重超标。
这一事件,让必胜客的品牌形象一落千丈,消费者对它的信任大打折扣。
本土品牌杀出重围
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必胜客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下降,而这正好给了本土品牌崛起的机会。
在当下的披萨市场,价格差异十分明显。
必胜客的客单价通常在70-100元,达美乐处于50-80元区间。
而本土品牌尊宝披萨仅约35元,仿佛直接把“性价比”三个字写在了招牌上。
这让无论是学生党还是普通上班族,都能毫无压力地享受美味披萨。
尊宝披萨堪称性价比之王。
它巧妙采用下沉市场策略,在三四线城市乃至小县城广泛布局。
乐凯撒则另辟蹊径,强调制作工艺。
它通过本土化创新,研发出一系列符合国人口味的披萨。
比如榴莲披萨,精选优质榴莲果肉,浓郁的榴莲香气搭配上恰到好处的芝士,口感香甜软糯,深受榴莲爱好者喜爱。
乐凯撒还推出小尺寸披萨,像6寸的披萨搭配冰柠饮品,一人食只需39元,既解馋又管饱。
遇上促销活动,99元买一送一,几人同行人均消费能低至十几元,性价比爆棚。
在本土品牌迅速崛起的同时,我们不禁好奇,曾经的国际披萨巨头达美乐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负债求生
1960年,达美乐在美国密歇根州成立,刚开始生意并不好做。
因为店铺太小,根本坐不下多少顾客。
创始人汤姆就想着换个思路,做起了披萨外卖,没想到这一举动给店铺带来了转机。
后来,他用特许经营的方式开连锁店,短短时间,连锁店从12家增加到44家。
但这种靠借钱扩张的做法很快出了问题,达美乐资金链断了,欠下150万美元的债。
债主天天上门,银行甚至接管了公司。
好在汤姆没有放弃,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1977年还清债务。
之后,达美乐凭借“30 分钟送达”的服务、简化的菜单和专业的供应链,慢慢站稳脚跟。
2017年销售额超过其他品牌,成了全球最大的披萨品牌。
与达美乐在美国本土的艰难创业不同。
必胜客选择了走向海外,将目光投向了充满机遇的中国市场。
必胜客1990年进入中国,在北京东直门开了第一家店,走的是高端西餐路线。
店里装修得很漂亮,服务也很周到,还推出过25元自助沙拉,一下子火遍全国。
不过后来因为成本等原因,自助沙拉也做不下去了。
现在,必胜客在中国市场份额达到37.4%,门店数量是达美乐的4倍,大多开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
但从财务数据看,2022年的餐厅利润率只有9.2%,比肯德基低不少。
达美乐在中国市场发展得比较坎坷,上市后的4年里,累计亏损超9亿元。
直到2023年,它开始往二三线城市拓展,才首次实现盈利,全年收入达到30.5亿元。
这两个披萨巨头都经历过困难,未来还会继续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里,想办法让自己发展得更好。
结语
未来短视频、直播带货也会成为披萨店的新宠,品牌们可以通过拍有趣的视频、直播做活动,吸引更多人下单。还要想办法搞创新,比如研究新口味、提供更好的服务等,这样才能将生意做得更大。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2022.04.06-《IPO最前线达美乐中国三年亏逾9亿,两年要新开三百门店》
2.光明网-2022.07.21-《现场直击!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必胜客,员工现场倒原料……》
3.界面新闻-2023.05.17-《在中国,仅次于必胜客的披萨老二竟然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