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其旗下的大推力试验区、上面级试验区、姿轨控试验区这三大试验区并行推进发动机试验任务,最终均取得圆满成功。

在运载火箭上面级试验区六号台,顺利完成了YF-75D氢氧发动机高模校准试验任务。在运载火箭大推力发动机试验区,某发动机富氧发生器点火试验任务也成功完成。而在姿轨控发动机试验区,卫星用远地点发动机热标高模试验任务同样圆满达成。
该研究所积极推进柔性化、全流程、脉动线式作业试验模式,使得试验效率显著提高,试验周期大幅缩短,如今月均试验次数超10次。
同时,研究所通过统筹资源,大力推动先进单元和卓越产品行动,持续开展技术升级改造。有着67年悠久历史的“航天液体动力功勋试验台”再次发挥重要作用,承担多型发动机试验任务的能力不断提升。

此外,研究所强化作业流程驱动机制,让试验各环节紧密相连,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应用自动化技术,对系统状态进行精准调控,进一步增强了高质量保证成功的能力。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祝贺的同时,对我国航天科技水平技术实力过硬表示肯定。
三大试验区发动机试验意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传来重磅喜讯——大推力、上面级、姿轨控三大试验区首次实现"一日三试"历史性突破,以五大战略维度彰显中国航天动力领域里程碑式跨越。
第一、三大试验铸就"动力心脏"新里程碑,首次实现某型大推力发动机富氧发生器极限点火,攻克极端工况下燃烧稳定性技术堡垒,为重型运载火箭打造"超级心脏"。

YF-75D氢氧发动机(登月工程核心动力装置)完成真空环境校准试验,实现点火控制精度从"厘米级"向"毫米级"跨越。
卫星远地点发动机热标高模试验突破,将轨道调整误差控制在0.01°以内,为深空探测器装上"黄金舵手"。
第二、打造全球领先的航天动力"超级工厂",创新流水线作业模式,试验周期压缩50%,实现"月试10发"超高频率。
具有67年历史的功勋试验台完成数字化改造,具备3型发动机同步试车能力。不仅如此,构建AI辅助试验系统,实现参数自动优化、异常实时预警,将人为操作误差降低80%。

第三、铸就航天强国"三大支柱"。载人登月工程:大推力发动机试验数据直接支撑新一代载人火箭研制,氢氧发动机技术为月球基地建设铺就"能源高速路"。
高密度发射保障:批量化交付能力通过实战验证,满足星座组网年均30发、空间站维护常态化的战略需求。
可重复使用突破: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周期压缩60%,为重型可回收火箭研发提供关键技术储备。
第四、构建航天制造"新生态",试验数据反哺设计迭代,推动发动机模块化生产,研发成本降低35%; YF-75D系列发动机技术成熟度达98%,抢占全球氢氧推进系统商业化应用制高点。

第五、塑造航天领域"中国标杆",全谱系试验能力:成为继美俄后第三个掌握全系列火箭发动机极限试验技术的国家,商业航天加速器:试验效率提升使新型火箭研发周期缩短18个月,增强国际发射市场竞争力。
最后此次"一日三试"不仅创造了中国航天动力领域新纪录,更构建起"基础研究-工程应用-产业升级"的完整创新链,为载人登月、深空探测、商业航天等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核心动力支撑,标志着中国正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加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