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专家犀利点评:当个人语录淹没产品,危机已至
近日,格力电器一场“去格力化”的品牌变革引发轩然大波——全国多地线下门店及线上直播间集体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红底白字的招牌上,“董明珠”三字赫然占据C位,而“格力”则缩至角落。这一操作被外界视为董明珠个人IP与企业深度绑定的又一激进尝试,却也招致财经专家的尖锐批评:“当企业官网个人语录比产品参数还多时,离消费者抛弃只剩时间问题。”

致命伤一:品牌资产稀释,消费者认知链条断裂
格力过去30年积累的“掌握核心科技”品牌形象,正被“董明珠”三个字逐渐覆盖。更名后的门店虽强调“全屋健康家电”,但消费者第一眼看到的是董明珠的个人标签,而非格力产品本身。有网友调侃:“以后买空调得先认董大姐,再找格力?”专家指出,这种认知链条的拉长,可能让消费者对格力多年积累的“专业家电品牌”定位产生混淆,甚至质疑其产品力是否被个人光环掩盖。
更讽刺的是,格力手机的开机画面早已是董明珠的“个人秀场”。2015年初代格力手机发布时,用户一开机便被董明珠的照片和签名“强势问候”,彼时网友戏称“压力比手机性能还大”。如今门店招牌再现类似操作,被指“将个人IP营销进行到底”。

致命伤二:风险高度集中,企业命运系于一人
董明珠现年71岁,虽多次表示“已找到接班人苗子”,但格力仍未公布明确继任者。而“董明珠健康家”的命名,将企业命运与个人深度绑定。一旦董明珠退休或遭遇舆论危机,品牌形象可能瞬间崩塌。此前格力玫瑰空调因“土味审美”遭群嘲,董明珠亲自下场解释却难挽口碑,足见个人争议对产品的直接冲击。
市场数据更显危机:2024年格力空调收入占比仍高达78%,多元化屡战屡败。如今试图以“健康家”概念破局,却被指“换汤不换药”——门店强制要求陈列全品类产品,但经销商抱怨资金压力巨大,消费者仍只认格力空调。

致命伤三:流量≠品牌力,网红效应反噬专业形象
董明珠无疑是中国最具话题性的企业家之一:直播间摔手机、与雷军对赌、力推玫瑰空调、员工高唱《我妈是董明珠》……这些操作虽赚足眼球,却也让格力逐渐沦为“董明珠周边”。财经专家警告,网红流量是一把双刃剑,“当企业家个人争议成为品牌主标签时,产品的专业性和可信度必然受损”。

反观小米等企业,雷军的“理工男人设”始终服务于产品生态,而格力却让董明珠的IP凌驾于品牌之上。更名事件后,网友戏谑提议“小米之家改叫雷军妙妙屋”,直指此类营销的荒诞性。


未来悬念:个人IP狂欢后,格力还剩什么?
面对质疑,格力高层紧急回应:“董明珠名字属于公司,她无法个人变现。”但消费者是否买账仍是未知数。截至2月27日,格力股价未现明显波动,但长期来看,若“健康家”未能扭转“空调依赖症”,这场个人IP的豪赌或将加速品牌价值流失。

董明珠曾言:“没有我就没有格力。”如今,这句话正在被极端化验证。当企业领袖的肖像占据开机画面、名字写满门店招牌时,格力或许该思考:是让消费者为“董明珠”买单,还是为“好空调”买单?答案,只能交给时间了。
所谓见仁见智。
不到最后
谁又能确定谁对谁错呢?
但董大姐的宝刀未老确实让人心生敬意,
也许她就是为格力这个企业而生的……
致敬那些为信念和理想而直面风霜雨雪的孤勇者!
(本文基于公开报道撰写,不代表作者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