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政坛真是魔幻!特朗普前脚刚对中国“举白旗”要“结束贸易战”。
后脚英国就宣布派4000士兵+航母来亚洲刷存在感,还妄称要重现“日不落帝国”的辉煌。
这波操作吃瓜群众直呼看不懂,他俩这是在唱红脸白脸,还是英国想趁机抢热度?
“日不落帝国”的真相
要说最近最忙的人,非美国总统特朗普莫属。
他大手一挥把对华关税加到了145%,创下中美贸易史上最高纪录。
却又突然在社交媒体上喊话,说“非常希望与中方谈判结束贸易战”,还悄咪咪的举起白色的关税豁免小旗。
而美国还在和中国“软磨硬套”的时候,那边英国却在4月8日突然宣布。
以“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为核心的打击群,将于4月22日启程前往亚太。
搭载24架F-35B战斗机及4000名士兵,计划与美、日、印等19国进行联合演习,并访问日本港口。
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宣称此举旨在“展示英国全球军事部署能力”,并威慑“潜在对手”。
英国国防大臣希利更是放话:“全球只有少数国家能完成这种规模的部署!”
但是咱们不用害怕,英国海军的实际战力只是“花架子”,与其“日不落帝国”的自我标榜严重不符。
45型驱逐舰,因动力系统故障常年“趴窝”,23型护卫舰超四分之一无法执行任务。
“威尔士亲王”号更是从服役起就故障不断,螺旋桨轴没校准、甲板漏水都是家常便饭。
更离谱的是,2021年“伊丽莎白女王”号来亚太时,18架F-35B里有10架是从美国租的。
并且“伊丽莎白女王”号南海巡航时,因技术故障和F-35B坠海,被围观的事件至今都是国际笑柄。
他们的护航舰队更是“东拼西凑”,英国海军驱逐舰也只剩2艘能用。
这次甚至不得不拉上挪威、加拿大等12个国家“凑数”,被网友调侃为“北约版拼多多”。
就靠着这些破玩意儿,英国官员还幻想着“炮舰外交”呢,但中国早已不是1840年的清朝了。
解放军轰-6K带鹰击-12导弹,分分钟教英国航母做人。
英国背后的逻辑
英国就这稀碎的军事实力,又为啥还要出来到处“显摆”呢?
首先是想抱紧美国大腿,配合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
维护美国对于从印度西海岸,至太平洋西海岸的,广阔区域的掌控权。
美国为了遏制中国,拼命拉拢盟友在亚太搞事,而英国就是最积极的“马前卒”。
这次英国航母打击群计划访问日本、印度,还参加美澳“护身军刀”演习,明摆着是在当“炮灰”呢。
另外英国脱欧后,英国和欧盟的贸易额暴跌,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亚洲。
2023年英国对华出口额达342.9亿美元,中国是英国第五大贸易伙伴,支撑着近50万个就业岗位。
但英国又想当“端碗吃饭,放碗骂娘”的主儿。
他一边想赚中国钱,一边跟着美国搞“印太战略”,试图用军事存在打开亚洲市场。
所以最后导致,只能把英国航母打击群的路线,绕着南海的争议水域走。
军演也不敢搞实弹,导弹只能装六成。
说白了,就是既想给美国交差,又怕真惹毛中国这个“金主爸爸”。
毕竟中英贸易额去年破了千亿英镑,伦敦金融城30%的业务和中国相关,谁会和钱袋子过不去?
而英国派航母其实还有个国内的政治考量,即转移民众对经济危机的注意力。
2025年英国首相斯塔默的支持率暴跌至31%,政府支持率更是惨到-48%。
国内通胀爆表、公共服务瘫痪,民众怨声载道。
这时候派航母出去“秀肌肉”,既能营造“国家强大”的假象,又能把经济问题归咎于“外部威胁”。
并且英国这次派航母来亚洲,还有些旧时代霸权思维的余孽。
他们幻想着用航母威慑他国,却忘了我们早已不是任人欺凌的弱国。
解放军在南海、台海常态化巡航,东风快递随时待命。
英国那艘破航母要是敢搞“自由航行”,分分钟让它见识什么叫“东风洗甲板”!
最后说句大实话,21世纪了,还玩殖民那一套?英国该醒醒了!
与其在亚洲搞行为艺术,不如回家好好修修航母漏水的毛病,或者多关心关心国内老百姓的死活。
毕竟,真正的大国地位,靠的是经济实力和科技硬实力,而不是作秀!
特朗普的“示好”与英国的“冒进”,本质上是西方固有的霸权思维。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战、科技战遏制中国,却因盟友离心离德陷入孤立。
英国幻想以航母重振帝国荣光,却暴露了国力衰落的现实。
对中国而言,这场博弈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我们需警惕北约军事全球化对亚太安全的冲击,也可借“一带一路”和金砖机制巩固发展空间。
正如《中美经贸关系白皮书》所言:“单边主义注定失败,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结语
180年前,英国以炮舰叩开中国国门。
180年后,其航母却在南海被中国潜艇“礼送”出境。
这不仅是军事力量的逆转,更是文明自信的重塑。
特朗普的反复与英国的挣扎,恰似旧秩序崩解前的最后喧嚣。
而中国,正以“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的智慧,书写着21世纪大国博弈的新篇章。
信息来源: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