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气管道2号线,谈了6年还未谈出结果,表面看是价格和线路的来回拉扯,背后却是大国之间能源博弈的深层较量,面对俄罗斯提出的途径第三国方案,我国为何直截了当的说“不”。那么西伯利亚力量2号线又将何时开工呢?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我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出席欧亚石油天然气论坛时表示,俄提出天然气经过哈萨克斯坦方案不现实。此方案是普京此前提出的,准备将中俄天然气2号线绕过蒙古,借用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管道,将上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输入到中国,按理说这一方案可行性较高,中哈天然气管道也早已进入使用阶段,俄罗斯完全能够借道输送。但大家不知道一件事,中哈这条天然气管道已经满载了,除了哈萨克斯坦向我国输送的天然气外,还要承载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根本无法接受俄罗斯出口的天然气。
若是我国同意俄罗斯提出的方案,将350亿立方米天然气使用中哈管道,我国需要在国内再修一条全新的管道,这个成本可远比修建中俄2号线高得多。更何况在能源战略方面,我国明确指出绝不过度依赖任何国家,自然不可能让俄气借用中哈管道。除了中俄和中哈天然气管道,我国还与缅甸建造了中缅油气管道,而我国进口中东国家的天然气,正是通过中缅油气管道输送至云南。2019年中俄天然气管道1号线建成后,2号管道建设被提上日程,当时我国与俄罗斯考虑途径第三国,分别为蒙古和哈萨克斯坦,最终经过多轮协商后决定途径蒙古。当此消息传到蒙古后引起轰动,试想一下当2号管道建成后,蒙古单单凭借过路费都能大赚一笔,可是一个难题接踵而至,俄气输入我国后的定价问题。
虽然途经蒙古能够减少管道建设成本,将俄气直接输入我国东部能源需求中心,但蒙古近年来摇摆不定的态度令人担忧。近年来蒙古一直想要跳过中俄两国,不断寻求与美国合作的机会,其实对于夹在中俄之间的蒙古而言,只有引入美国势力才能制衡中俄,但蒙古铁路和空中运输都绕不开中俄,美蒙之间的所有合作都会被卡脖子。蒙古高层幡然醒悟后急忙批准管道项目,但此时才醒悟太晚了,对于中俄天然气2号管道,我国希望它能够在2030年后发挥作用,因为我国在2023年6月20日,正式与卡塔尔签署27年供气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未来27年内,每年最少向我国提供400万吨液化天然气,此外我国不断加强与中亚的天然气合作,因此我国对中俄天然气2号线并不急迫。
可是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失去欧洲市场后,2024年净亏损达到了117亿美元,他们迫切需要打入中国市场,从而弥补失去欧洲市场的重大损失,因此我国能够牢牢掌握议价权,将俄罗斯天然气的价格打下来。与此同时我国提出了新的管道路线,俄气穿越俄罗斯远东后抵达后贝加尔斯克,随后通过满洲里进入我国。此前北溪管道被炸事件历历在目,我国自然不会将能源命脉交给他国,必须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会心安,因此当俄罗斯提出途径第三国方案时,我国才会果断拒绝提议,随后给出了新的管道路线建议。
既能够避开第三国,还能够省去一大笔过路费,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由我国牢牢掌控,因此这条路线才是最优选择。当某些国家还在凭借“断供”当做武器时,我国早已明白安全感是需要自己争取的,全球最大的能源市场,多元化的供应布局,绝不依赖任何单一渠道,我国凭借着智慧和底气笑到最后。可是我国提出新的2号管道路线,俄罗斯方面会答应并合作修建吗?
经第三国方案老毛子明显憋着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