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只要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还挂在那里,任何别有用心的人即使跳得最高,想扳倒毛主席,实行历史反转,都只能是痴心妄想。
——致一位叫“遥遥领先”的网民
今天看到一个叫“遥遥领先”的网民发表的一则短文,我们不用给他贴左、右的标签,但他自己已经暴露无遗,他的文章一个特点,就是把凡是与他观点不同的人都列为“老左”的行列。那么他自己属于那类的人也就昭然若揭了。看看他的这个网名也挺有意思的,“遥遥领先”,口气不小,但究竟什么“遥遥领先”呢?看看他天天说的什么就知道了。
我们今天来扒一扒他的这则短文,看看到底包藏一种怎样的蓄谋?先看看他的文章吧。他的文章是这么说的:
老左们,给你们普及点历史,以后别随便抢功劳:
辛亥革命:主要是以孙中山等人为代表的革命党。
北伐战争:主要是国民党政府的国民革命军,当然国共合作也至关重要。
新文化运动:主要发起者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
建党: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主要创始人是陈独秀、李大钊。
建军:主要是八一南昌起义奠定基础,当然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平江起义等也很重要。
抗日:虽说正面战场是国民党,但抗日的功劳是全体中国老百姓。
改革开放: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主要是邓总设计师提出。

大家看到没有,这位叫“遥遥领先”的人,他在这则短文针对的“老左们”“抢功劳”的问题,这不禁让人琢磨不清,究竟是谁在“抢功劳”,“抢”的又是什么“功劳”?
然后他罗列了中国近代自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讲了辛亥革命,讲了北伐战争,讲了新文化运动,讲了建党、建军,还讲了抗日,再就是讲到改革开放。唯独没有讲“建国”的问题!至于他讲到那些方面,也没有明确地说是谁要抢哪些“功劳”。他以为只有他聪明绝顶,以为别人都是傻子,看不出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其实,谁都看得出来,他无非就是要否定开国领袖毛主席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简直就是狂妄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只要稍微对中国近代历史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也没有任何人否定孙中山的历史功绩,但是,也不能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同起来。
首先,孙中山从成立兴中会到后来成立同盟会到武昌起义,再到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布清帝退位,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孙中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样,重新构建社会结构,参加辛亥革命的大多数人是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未给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根本利益。”
同时,“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如想像中那么大,辛亥革命虽然被称作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当时中国缺乏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参与革命者也并非以资产阶级为主,而革命的成果也未直接促进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在传统社会的改变上,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权贵,但中国传统地方社会居领导地位的各省士绅及官僚,大多在辛亥革命大风浪中,随机转投向了革命而获得了地位和利益,反而更加巩固了他们的地位。”
还必须指出的是,“辛亥革命懵懂算是挂上了一个民国的空招牌,并没有建设民国的实际,由推翻满清一点而论,固然算是成功。由全部革命的目的而论,究不能不谓失败。革命的目的不只在推翻满清,不只在获得中华民国的虚名,而在造成一个三民主义自由平等的新中国”,从这些方面来看,资产阶级辛亥革命本来就不是成功的,再则,虽然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的口号,但也没有实现。同时,孙中山领导的是资产阶级革命,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无产阶级革命,谁又会去“抢”这个“功劳”呢,再说抢这样的功劳又有何意义呢?
北伐战争和新文化运动就不用说了,虽然说新文化运动对开启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解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真正促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根本变化的还是在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先锋队组织。为中国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组织条件。
这位叫“遥遥领先”的人为什么只强调建党的发起人,建军为什么要重点强调八一南昌起义是“基础”,这就已经充分露出了他的狐狸尾巴。言下之意已是非常清楚不过的了,他的意思是新文化运动毛主席不如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建党的功劳是陈独秀和李大钊,建军方面他的意思是南昌起义是基础,没有南昌起义就没有秋收起义。总之,他就是要否定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知是他对历史一知半解,还是故意为之,但不管怎样,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作用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
我们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的历史。我们不否定陈独秀、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建立过程中积极作用。但是,从历史发展来看,当时全国每天都有一两百多个进步组织的出现,同时也有这么多的组织消失。而中国共产党组织是唯一存活下来,最后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政党。但是,从出席中共一大的13个代表来看,4人牺牲,7人脱党或叛变被开除,走到最后的只有两个人,就是毛主席和董必武。而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毛主席遭到三次“大起大落”,出现过六次被反毛事件,为什么毛主席能走到最后,站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了。是因为中国革命离不开毛主席的正确领导。

我们都知道,毛主席既不是共产国际指定的领导者,也不是上一级党的领导选定的,而是历来处于中共中央的边缘人物。从1921年到1935年,历经了14年,14年的奋斗,14年的磨砺,不是山头平衡,也不是利益集团的妥协,而是中国革命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是中共对胜利的选择。
而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陈独秀,很快成了右倾投降主义者,由于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导致大批共产党人和无辜群众遭到国民党的血腥屠杀。发起人之一的李大钊壮烈牺牲。按照这位网名叫“遥遥领先”的逻辑,陈独秀发起组织共产党就代表着全部功劳,那么又怎么解释当时每天全国那么多组织出现,又那么多的组织消失这种现象呢?
再说建军的问题。不错,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向国民党打响的第一枪,但是,南昌起义失败后,兵分两路,一路主力由周恩来、叶挺、贺龙、刘伯承率领直奔潮汕,一路是朱德和陈毅带领的4000人队伍,后来只剩下一部分人员,经过整编保存了800人的队伍,1928年4月来到井冈山和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正式打出了共产党自己的旗帜,以共产党自己的名义领导人民革命。这是真正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的开始。
而这位“遥遥领先”的网民就是不承认毛主席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我们只要稍微了解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早期的革命斗争中,毛主席多次遭到排挤打击,结果都使革命力量遭到巨大损失,特别是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毛主席遭到王明左倾路线的打击,几乎所有的职务被撤销,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的影响下,李德等人推行“军事冒险主义策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彻底失败。迫使中央红军退出根据地,湘江战役后,部队损失惨重,红军队伍由八万六千多人锐减至3万人马。这个数字表明工农红军面临濒临灭绝的危险,就是在这个时候,蒋介石又调集了40万大军,采用“合围分进”的方式,向工农红军杀了过来,大有把工农红军一举歼灭的架势。

正是在这个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毛主席被推举出来。若是这一次还不能粉碎敌军封锁的话,就意味着工农红军会有被蒋介石彻底消灭的危险。
在所有将士都感到前途渺茫的情况下,是毛主席凭借着手里仅有的3万人马,四渡赤水出奇兵,彻底打退了敌人的合围,使红军的星星之火终于形成了燎原之势,燃烧到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如果没有毛主席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也就没有了中国革命的一切了。

周恩来从革命历史斗争中深刻认识到:“让红军走出死亡之谷,是因为听了毛主席的话……中国领袖没有哪个人都无所谓,但没有毛主席,革命胜利早着呢!每当革命危机时刻,都是毛主席思想和路线,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指出:“1949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就是历史答案,这个叫“遥遥领先”的竟然采取断章取义的手段,就想否定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地位和伟大作用,真是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样信口雌黄,就不怕遭报应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