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一河,上海楼市发展的关键词,常被并列提及。但在普罗大众心中,两者地位和知名度截然不同。
黄浦江是璀璨靓丽的国际封面,而苏州河则是低调内敛的城市底纹。
世人多只知黄浦江,即便未踏足上海,也必闻东方明珠与汤臣一品之名。相比之下,上海真正的母亲河,从工业锈带整治转型的苏州河,却未显露更多锋芒。
但而今,这条曾因黑臭水体被避之不及的河流,正悄然改写上海的水岸价值版图。
上周,我沿着苏州河暴走了2万多步,从外滩到四行仓库,从昌化路到梦清园,再到半马苏河公园,第一次深刻且全面地感受到它的蜕变。
01

苏州河的逆袭史
我们而今看到的苏州河,是已经焕了新颜的版本。
上世纪90年代前的苏州河,既是上海工业文明的勋章,也是伤疤。
两岸曾密布着信和纱厂、申新纺织厂等2000余家工业企业,机器轰鸣声中,见证了上海从渔村向工业重镇的蜕变,却也因工业污水直排、棚户区生活废水倾倒,苏州河成为"黑臭水体"的代名词。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工厂关停搬迁、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生态绿地建设拉开序幕。
如今大名鼎鼎的中远两湾城,其前身就是潘家湾、潭子湾,为上海内环线内最大、最集中的棚户区,这里曾生活着超过10万户居民,但90年代时像水电煤等基本配套都严重缺失。

图源网络
可以想象,曾经的苏州河两岸,是如何艰难的光景?
世纪初,苏州河才开始觉醒。
2000年左右,上海开始逐步清退市中心的各类工业,也开始着手对两岸的棚户区进行改造。
而中远两湾城,正是在1998年由上海政府牵头启动两湾地区旧改,由中远集团负责建设,遂命名中远两湾城。
该片区面积颇大,沿河很长一段距离都被它所占据。

中远两湾城实拍图
资料显示,它在1999年正式开工,分四期建设,2006年全面竣工,创造了上海动迁历史上投资量最大、拆迁范围最广、人口密度最高、拆平速度最快等多项纪录。
而苏州河真正涅槃重生、让人耳目一新的转折,是在2018年之后。
2017年黄浦江45公里岸线基本贯通之后,上海从2018年开始进行苏州河沿岸地区的两岸贯通。
2019年,苏州河沿岸被定位为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范区,自此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功能也融合加速。
至2020年底,苏州河中心城段42公里滨水岸线实现基本贯通开放,于是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全新面貌。

而苏州河沿岸的房地产开发史也与之同步,共同经历了从早期的工业集聚,到环境治理与旧区改造,再到如今的功能定位与高端开发的过程。
苏河湾、长风等高端住区也在发展中崛起,苏河湾更是已成一线顶流,标杆次新华侨城苏河湾二手均价能卖到20万/㎡+;近年来招商苏河玺、越秀·苏河·和樾府等盘入市,更是迅速清盘。
我们从沿岸板块天梯图排名也可感受到,自西向东流向的苏州河沿岸板块,也正与环线逻辑相契合,越往内地段越好。这一点,与黄浦江沿岸截然相反,后者更多异军突起的新兴板块,如前滩、徐汇滨江与东外滩等。

但苏州河核心地段发展已经非常醇熟,而今新房供应也并不多。
经盘点,沿岸新盘多集中于黄浦段、静安段,越往西几乎没有多少选择。

02

苏州河未来十年剧透
最新出炉的《苏州河沿岸地区整体风貌与开放空间提升专项规划(2025—2035 年)》(以下简称新规划),也为这条河流的未来十年锚定了发展航向。
新规划名称中,有一个关键词“提升”。是的,未来的新规划主要基于当下的苏州河沿岸作提升,暂时没有太多大开大合的饼。
当你走近苏州河,就会感受到,经过环境整治、两岸贯通后的苏州河沿岸,早已成为人们闲适漫步的绝佳点位。

半马苏河公园拍到的绝美夕阳
踩盘当日,一位大爷还跟我讲“你看,我们这里好吧~”,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只是因为在河边看了同一只羊驼,或是因为我的笑容,大爷油然说了这句话,然后我“对对对”疯狂点头。
接下来,我们结合新规划和苏州河沿岸的现状来感受一下。
规划以“一脉、八廊、五段”为骨架,将66公里岸线划分为五大主题段,目标直指“具有典型上海人文风情特点、苏河风光特征、历史风貌特色的苏河映象展示带、都市风情集聚区、世界级滨水示范地”。


1. 都市经典段(河口—昌平路桥)
这一段是苏州河沿岸最核心的一段,文化历史资源集中,未来着力于城市更新。
目前这一段也是苏州河沿岸新房最多的区域。不管是人民广场、还是苏河湾,都有不少新盘在售,如海玥黄浦源、圣和静安公馆等。

①外滩第二立面:作为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沿黄浦江“第一立面”建筑后排的非临江建筑群,这部分城市界面较为陈旧。

黄浦外滩一二立面分界线示意图
为了提升上海城市形象,这里规划打造“外滩第二立面”,为上海市10个重点城市更新区域之一。去年,上海也批复了《外滩第二立面区域城市更新行动计划》。
黄浦区将以打造“外滩金融集聚带”为目标,将这里打造上海最具标志性的世界级金融文化中央活动区。
②东斯文里片区:和外滩第二立面一样,也是上海10个重点城市更新区域之一。
这里有上海现存规模最完整的成片广式石库门建筑群,去年4月,东斯文里所在的《静安区石门二路—01更新单元规划实施方案》正式公布。
东斯文里涉及风貌保护建筑量约6万平方米,未来将被保留成为具有特色风貌的商业建筑群,设计引入石库门风貌酒店,创意办公,合院办公,艺术街坊,重现往日活力。

东斯文里立体开放空间效果图
③苏河湾片区:再往西即是苏河湾片区,经过不断扩容,面积已增至4.2平方公里。
扩容的南岸为老静安部分区域,发展已经很成熟,未来主要等待东斯文里片区更新规划落地。
北岸则是众所周知的原苏河湾片区,坐拥静安大悦城、苏河湾万象天地顶流商业,城市界面、产业发展都很能打,沿岸分布着四行仓库及诸多艺术展厅,游客也比较多。

实拍图
2. 时尚创意段(昌平路桥—曹杨路桥)
这一段苏州河,正从普陀武宁与长寿板块之间穿过。
北岸即分布着中远两湾城、新湖明珠城等大型住宅区,南岸则分布着M50创意园、天安千树、梦清园。

天安千树实拍图
沿河走过,很多人在此悠闲散步、遛狗,非常闲适。事实上,从黄浦段、静安段,再到普陀段、长宁段,越往西生活氛围感越足。

实拍图
相比其他区域,普陀也是最早开始打造苏州河沿岸的一个区,也曾专门为苏州河的发展编制了规划。分别是苏荷之冠、苏河左岸、左岸中和城,实际上就是长寿、长风、长征三个片区。
而今看来,虽然没有静安苏河湾名头那么响亮,但低密、宜居的氛围感还是很令人动容。
3. 校园风情段(曹杨路桥—真北路桥)
这一段则是从普陀长风与长宁的中山公园、虹桥板块之间穿过。
北面有普陀打出名头的半马苏河公园,还有长风大悦城、长风公园等资源配套,整体发展颇为成熟。
南岸除了华东政法大学校区外,沿河还耸立着新天地河滨花园、仁恒河滨花园、天山河畔花园等住宅区,一河之隔就可欣赏半马苏河公园的绿意和河景的静谧。

实拍图
但长宁靠东的区段由于穿过校区,晚上9点后步道就会关闭,与整体沿河步道的融合感的确不是很强。
规划提到的“加强高校校园与城市开放融合”,或正在源于此。但从风景来看,这段建筑与景色相得益彰,很适合拍照打卡。


实拍图
4. 新绿宜居段(真北路桥—外环吴淞江桥)
这一段则是从普陀长征与长宁西郊之间穿过,规划提出引导城市功能与绿色开放空间相融,打造文体娱融合的大型滨水节点。
前面提及的普陀左岸中和城的规划,正位于普陀长征板块。
规划将结合长风生态商务区布置金融、文化、酒店等核心区功能,打造数字岛、设计岛、营造岛、艺术岛、体育岛、文化岛、生态岛、金融眼和产权交易岛,共9个主题岛屿,以及11个特色功能区。
虽然提出时间比较早,但目前规划还处于比较前期的阶段…
至于第五段,生态创新段(外环吴淞江桥—嘉松北路吴淞江桥)分布在外环外,穿过闵行华漕与嘉定江桥等地,规划提出构建人与自然融合共生的新兴科创滨水区。
整体来看相对比较远,目前华漕正专注于前湾片区的打造,就不再多提了。
03

写在最后
苏州河的逆袭史,折射的也是上海城市的变迁。
一江一河战略重提,也可见上海城市发展格局的转变。
从徐家汇、五角场等9个副中心分散发展的时代,到缓解中心城区压力的五大新城时代,再到如今的一江一河时代。

未来江河两岸,也是面向全球的价值名片。
一横一纵,一刚一柔,勾勒出除却环线、产业外的又一价值坐标系。

本号发布的原创数据、图表、文章等信息的版权由公众号运营公司独立所有,并受法律保护。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构成侵权,我司有权依法追究侵权方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