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初,一位广州的56岁类风湿患者在老伴的搀扶下来到了我的诊所。下定决心中医治疗前,她在三甲医院治疗过,口服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药物4个月,病情反反复复没变好。机缘巧合下,她刷到我的文章,心生希望,想到广州离深圳较近,便直接预约面诊。

类风湿的症状
患者手掌关节处均肿大,长达3年早晨僵硬,并且越来越僵直,手指小关节对称性疼痛,小幅度屈伸活动后疼痛减缓,总体上病情还在恶化,双腕、双膝关节已红肿,看起来很畸形,走路抬腿都受限,拄拐杖手不稳,没老伴扶出不了门。
我看她面色沉黄,瘦骨嶙峋,声音绵软无力,天热四肢依然冰冷,舌头淡红偏大、边上还有牙齿印子、舌面宛若有一层白霜,脉象沉弱,是脾肾阳虚、寒湿痹阻证,需温肾健脾、散寒除湿,方可通络止痛。
患者年过半百,脏腑不如年轻时健康,寒湿之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治以附子、肉桂温补肾阳,黄芪、白术健脾益气,细辛、独活散寒除湿,鸡血藤、威灵仙活血通络,标本兼治。

中药材
随后我再根据她的个体情况开方,方中黄芪含黄芪甲苷等成分,可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因子;附子所含乌头碱类成分具有镇痛、抗炎作用;细辛挥发油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关节肿胀......
最后叮嘱她日常生活中要“温补脾肾”,多食用羊肉、桂圆、山药等温热性食物;避免生冷饮食,注意关节保暖,配合八段锦等低强度关节功能锻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她的情况想好起来自己也得下功夫。

类风湿
服药7天后,患者感觉胃口好了一些,晨僵减缓了一点。又服药13天,患者双手的各个病变关节都恢复了一些,双腿走路没有以前费力。就这样持续治疗两个月后,患者的肿大畸形现象基本消失,关节灵活了不少,能洗碗小跑了,再也不用在家里干坐着了。
很多人问为什么要中医治疗类风湿,还不是因为西医很多人治不好吗?只要这世上还有患者需要中医治疗,我就要坚持写下去,不求名也不图利,纯粹希望有更多类风湿患者能好转,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