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联军用装备由多家工厂生产,但有种例外,那它是啥?

非凡的黑索白 2025-04-19 11:43:46

二战时候,苏联的军队人数众多,这点大家都知道。要说具体有多少,那还真不好说,毕竟规模实在太大了。但要说有个“几千万”人,这个形容还是差不多的。

二战那会儿,苏联军队人数多得惊人,为了给这么庞大的队伍配上合适的武器,苏联可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

为了给苏联军队备足军用装备,苏联军事工业部门想了个招儿,就是让好多家工厂一起造同一种坦克或火炮啥的。这样,产量就噌噌往上涨了。比如说,那时候的T-34、KV-1还有其他型号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之所以能造出来好几万辆,靠的就是这个法子。

挺有意思的是,虽然那时候,为了让苏联军队得到足够的装备,多个工厂一起造同一种军用玩意儿是最快的方法,但实际情况是,并非苏联军队要的所有军事装备都是多家工厂一起做的。二战那会儿,有那么一种军用装备,从头到尾就一直是由苏联的一家工厂生产,而且还真的就满足了军队的需求。说到这儿,你肯定好奇了,这到底是哪种装备?那家神奇的工厂又是谁呢?

行了,咱们就不绕弯子了,直接揭晓答案。二战那会儿,苏联军队士兵普遍戴的军用头盔,就是由同一家工厂造出来的。说起来,从战争初期苏联士兵戴的SSH-36钢盔,到后来换上的SSH-40,这些不同型号、不同时期的苏军头盔,全都是苏联莱斯瓦冶金厂的杰作。

提及苏联的莱斯瓦冶金工厂,这绝对算得上是苏联那边挺老的一个工业大厂了。它的历史相当久远,得从沙俄那时候的1785年讲起,那会儿咱们这边还是大清乾隆爷当政的第五十年呢。

当然,1785年那会儿,压根儿就没钢盔制造这行当,而且说实话,那时的莱斯瓦冶金厂跟做钢盔完全不沾边。

苏联莱斯瓦冶金厂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做小型金属制品的,说白了就是打铁器。换句话讲,它起初不过就是个小铸造作坊,根本算不上什么大厂。

说实话,1785年那会儿,莱斯瓦冶金厂也就刚把主要厂房给搭起来,还没真正动工生产呢。因为好多问题,一直拖到了1787年,苏莱斯瓦冶金厂,也就是铸造厂,才终于开始炼铁水,正式搞起生产来。

到了19世纪中期的时候,随着沙俄的社会不断进步,莱斯瓦那个冶金和铸造的地方,不再只是做些小铁器了。它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建筑行业需要的各种金属零件上。

19世纪快结束的时候,莱斯瓦那家冶金或铸造作坊的技术真的挺老套了。不过呢,多亏了沙俄那时候有名的一位工程师,弗拉基米尔·舒霍夫,他动手给改造了一番。这一改,老厂子立马活过来了,不光技术、做法都跟上潮流了,还搞起了自家的铁路和电站。反正就是说,那时候的莱斯瓦冶金或铸造作坊,已经是全新的面貌了。

时间一晃来到了20世纪,1913年,莱斯瓦那家冶金和铸造厂子有了新的转变,它们不再局限于老业务,而是开始捣鼓起搪瓷器具的生产。由于在这搪瓷领域做得风生水起,还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会儿,厂里居然办起了两所学校,专门培训做搪瓷的手艺人。

后来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会儿,莱斯瓦那家搞冶金和铸造的厂子,开始做搪瓷制品了。你知道,那时候搪瓷东西是士兵们常用的,特别普遍。就因为这,莱斯瓦厂很快就跟沙俄军队搭上了线,战争那会儿他们赚了不少,迎来了头一个红火日子。

尽管罗曼诺夫王朝几年后倒塌,给众多人和工厂带来了巨大变故,但话说回来,沙俄政权更迭后的那段混乱日子,莱斯瓦那家冶金铸造厂还是挺了过来。

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莱斯瓦那家冶金和铸造厂的老板们脑子转得快,他们发现,光靠着老一套的产品,工厂快要撑不下去了。所以,在那时候,原本只做金属制品的莱斯瓦,决定换个方向,开始搞起了汽车仪表的生产。

莱斯瓦那家冶金和铸造厂,因为是苏联头一个能做汽车仪表的厂子,所以很快就又火了起来。

那时候,莱斯瓦冶金铸造厂不仅自己红火,连带着它周围的地方也开始热闹起来。慢慢地,周边建起了诊所、商店、幼儿园这些便民设施。可以说,莱斯瓦冶金铸造厂迎来了它第二段辉煌时光。

但莱斯瓦那家冶金铸造厂并没把所有希望都押在汽车仪表生产上。没多久,他们就又回到了老本行,做起金属制品来了。具体点说,他们这次回归的主打产品是152毫米的炮弹、航空炸弹的外壳、汽车油箱,还有罐头盒子这些。差不多同时,他们也开始试着给苏联军队生产钢盔了。

得讲清楚,莱斯瓦冶金或铸造公司并非那个国家里第一个做钢盔的厂家。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会儿,就有俄国的企业试着给俄军打造类似法国款的“亚德利安”钢盔,而且还真的给俄军小规模配备上了。

1936年,苏联军队采用了莱斯瓦那边搞出来的钢帽子,这款钢帽子是冶金和铸造两个厂子一起研发的。后来,大家伙儿都管这个钢帽子叫SSH-36型钢盔,挺出名的。

SSH-36型头盔在大量生产后不久,就参与了1936年到1939年间马德里爆发的那场大战。那时候,在远东和日本人对抗的战场上,苏联士兵们戴的就是这种SSH-36型头盔。而且,当苏联军队开进德黑兰,还有在苏德战争刚开始那会儿,士兵们的头上也还都顶着这款SSH-36型头盔。

在苏德战争打响前头,SSH-36钢盔的短板就已经显现出来了。等到苏德战争真开打了,SSH-36钢盔跟不上现代战争节奏的问题,那更是明摆着的事儿,根本藏不住。

在苏德战争打响前头,莱斯瓦那冶金铸造的地方已经搞出了SSH-38和SSH-39两款升级版的钢盔。不过呢,因为好些个原因,这两款钢盔苏联军队都没怎么用上,就生产了一点点。结果战争一开打,莱斯瓦冶金铸造厂的新钢盔研发计划全被打乱了。这厂子没办法,战争开始后只能火急火燎地继续搞新型钢盔的研发。

到了1940年9月份,苏联军队终于看上了莱斯瓦那家冶金和铸造厂搞出的新玩意儿,并且决定大批生产。这个新玩意儿,就是咱们后来常说的SSH-40钢盔。

得说清楚,虽然SSH-40钢盔是在1940年9月大规模生产出来的,但它的设计图纸其实早在1941年6月13日就被苏联负责钢盔研发的军事工业部门给通过了。这意味着,不管是因为战争还是别的原因,苏联军队用上这种新钢盔的时间,硬生生晚了3个月。这对那些因为戴了不好的钢盔而牺牲的苏军士兵来说,可真是倒霉透顶了。

1942年那会儿,SSH-40钢盔就不再生产了,不过呢,

在SSH-40、SSH36等钢盔型号的制造期间,虽然苏联军队的军备物资是由多家工厂联手打造的,但说到钢盔,这一重任就完全落在了莱斯瓦冶金铸造厂的肩上。这家工厂独自承担起了生产重任,总产量突破了惊人的2000万顶大关。这些钢盔不仅广泛配发给了苏联军队,还成功守护了无数苏联士兵的安全。

SSH-40钢盔虽然在1942年就停产了,但苏联军队并没有立马就不用它了。事实上,他们一直用到1978年还在戴这种钢盔。而且,在那个时候以及之后,用过这种钢盔的国家多得数不清。

SSH-40钢盔的历史相当悠久,看看苏联各地“无名烈士”墓上常出现的这种钢盔样式,你就能感受到它的历史分量。

0 阅读:0

非凡的黑索白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