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女性失能老人,做好排尿管理和皮肤损伤预防,要注意哪些问题

益药健康 2025-04-20 13:50:06

我们经常说的失能老人,是指因生活自理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他人协助的老年群体。他们通常会伴随着机体活动能力、身体控制力以及免疫功能下降等问题,更容易出现尿失禁等并发症。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失能老人合并尿失禁的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发现,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是男性的三倍,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70岁以上人群),患病风险更高。对于家中有女性失能老人的家庭来说,在日常护理中做好排尿管理和预防皮肤损伤显得尤为重要。

失能老人排尿管理不到位,易出现失禁相关性皮炎

失能老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往往会出现自主排尿能力丧失或减弱的情况。如果排尿管理措施做不好,不仅会让老人感到不适,还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失禁相关性皮炎(IAD)。在我国住院的尿失禁患者中,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患病率高达15.33%。这种皮炎主要是由于皮肤长期接触尿液中的刺激性物质,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引发红肿、疼痛,甚至皮肤破损。在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继发感染,使本来就行动不便的老人带来更多的痛苦。

有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全部尿失禁人群中,尿垫使用率为65.25%,尿不湿使用率为19.15%。虽然使用尿垫和尿不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暂时解决尿失禁问题,但如果更换不及时,皮肤上的尿液就会为微生物的滋生提供有利环境。同时,皮肤因尿液刺激受损后,对微生物的防御能力也会减弱,这大大增加了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风险。

因此,在为女性失能老人选择排尿管理工具时,应选择合适的排尿护理用品,以保障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优化女性失能老人排尿护理,从选择合适的排尿管理工具开始

科学管理女性失能老人的排尿问题,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排尿管理工具。在家庭护理的场景中,女用导尿棒以其便捷、安全和非侵入性的特点,为许多有特殊需求的女性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比如肢体功能严重受限,难以在家中自行前往卫生间完成排尿的女性失能老人,她们在使用女用导尿棒后,就无需频繁移动身体,便能轻松解决排尿难题。其操作相对简便,家庭照料者经过简单培训,也能熟练帮助患者使用,大大减轻了照料负担,也减少了患者因行动不便而产生的痛苦和焦虑。

我们在使用时,第一步是要进行设备安装,把负压吸收装置(壁式或便携式)和集液筒连接起来,并注意将持续抽吸压力调整到最小的40 mmHg,再通过抽吸管路把导尿棒与集液筒连接。接下来,开始放置导尿棒,在操作前需要先通过触诊确定耻骨位置,以此作为会阴结构的参考点。然后,把软纱布面朝向患者,将器械的远端对准臀裂处,同时使导尿棒的顶端与耻骨保持对齐。最后,轻轻地将软纱布面塞入分开的臀肌之间,这样便完成整个安装过程了,既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又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

此外,失能老人在平时护理中还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对于失能老人,除了要选择合适的排尿管理工具之外,日常护理中的细节也同样很关键。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由于避免尿液或粪便与皮肤接触是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关键环节,在平时护理时,我们要定期为老人清洁会阴部,防止细菌滋生。每次更换尿布或清理排泄物后,应使用温水仔细清洗,然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保持皮肤干燥。对于使用导尿棒的老人,每次更换导尿棒前,也需要进行会阴部清洁。

2、定期翻身与皮肤检查

定期翻身和皮肤检查也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导致老人身体局部受压,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引发压疮,需定时帮助老人变换体位。在翻身过程中,要仔细检查老人的皮肤状况,观察是否有红肿、破损等情况,特别是臀部、背部、肘部等容易受压的部位。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此外,对于使用导尿棒的患者,还需检查导尿棒的放置位置是否正确,确保其稳固贴合。

总的来说,家有女性失能老人,做好排尿管理和皮肤损伤预防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选择合适的排尿管理工具,如女用导尿棒,不仅能有效解决排尿问题,还能减少发生皮肤损伤的风险。同时,日常护理中还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定期翻身与检查皮肤状况等,提高生活质量,让她们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与尊重。

参考资料:

[1]吕萍,潘月芬,郑琳琳,等.失能老人合并尿失禁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学,2023,47(19):2424-2427.

[2]朱文, 蒋琪霞, 郭艳侠, et al. 失禁相关性皮炎患病现况及预防现状的多中心研究 [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6, 29(6): 6.

-2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