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苹果与微信的纠纷问题涌上了热搜,苹果坚持微信必须缴纳30%的苹果税。高额的费用让腾讯马化腾都直言难以负担,可苹果方面却丝毫不让步。

甚至有传闻爆出,即将发布的苹果新款手机iPhone16将不再支持微信APP的安装下载,甚至旧款苹果手机在系统升级到18.2后,也将不支持微信的使用。虽然该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的证实,但如果苹果这样操作的话,中国地区的用户将面临二选一的难题。

当然,苹果与微信如果在中国展开大战,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民心角度,我们肯定都更倾向于微信。许多人甚至做好了更换华为、小米的准备,毕竟微信这款处于统治级别地位的聊天软件,在中国是极难被撼动的。

那么,苹果究竟哪来的底气,坚持要在中国收走微信30%的苹果税呢?
苹果税的由来所谓苹果税其实是一种戏称,2017年苹果公司推出了的应用服务条款,规定凡是在苹果手机上的APP应用,一旦有虚拟货币打赏、订购等支付行为,都必须走苹果支付通道,苹果将从中拿走30%的提成,因此业内称之为收取“苹果税”。

这看似霸王条款的苹果税,对苹果公司来说有莫大的意义。在苹果手机上使用的APP,绝大多数情况都必须通过Apple Store进行下载,苹果为了提供给用户良好的使用服务体验,对应用商店的审核、管理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与人力。因此,苹果税的存在算是对苹果公司的一种成本回收,以便于支持他们继续给用户带来优质的服务。

此外,苹果公司将Apple Store当做是自己的创新性设计,能够在这个应用商店上架的APP,也有他们培训的成果。因此苹果税也被当成一种知识产权的付费,广大的应用开发者都是在苹果公司的培训下设计出优质的APP,苹果公司还为他们提供了数亿用户的曝光量,收取苹果税自然是“理所应当”。
苹果税在中国最高档,欧洲仅为17%那么,按照苹果手机在全球的普及性,每个国家的苹果税都是一致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各国税收的巨大差异甚至会让你大吃一惊。

在中国,苹果公司设定的是最高档30%的抽成;其次是美国的27%,韩国的26%;而在欧洲,苹果税被惊人地缩减到了17%。这样的设定仿佛看不出逻辑性,苹果公司并没有按照国家发达程度亦或是政治区分苹果税的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最开始,苹果税在全球都是一视同仁,无论谁家都收取30%。可这就引起了许多企业的不满,他们纷纷将苹果公司告上法庭,指控苹果依托自家平台的垄断地位,收取不合理的费用。其中就有游戏行业的巨头Epic Games、国外音乐流媒体巨头Spotify等。

最刚的还是欧盟,2021年4月30日,欧盟开创了对苹果公司提起反垄断诉讼的先河。欧盟委员会在接到许多公司投诉,组织商讨之后认定,以苹果税为主的苹果公司限制条款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将对此展开调查。

得罪了这么多大企业,连欧盟组织都亲自下台,苹果最后也不得不在欧洲低头。2024年,苹果公司修改了在欧盟的相关条款政策,目的就是为了安抚欧盟反垄断机构的调查,也因此让欧盟的应用开发者仅需向苹果公司提供17%的抽成。
多国推动立法限制苹果税,中国还会远吗?17%的苹果税是欧盟使用国家手段争取到的权益,那其他国家是否会效仿?
2021年,韩国批准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苹果和谷歌等应用商店强迫软件开发商使用其支付系统并收取最高30%的佣金。该法案签署后,韩国成为全球第一个限制谷歌和苹果等科技巨头在应用商店抽成的国家。

不过在苹果的大本营美国,尚未有相关的法律条款颁布。此前Epic Games对苹果公司提出的反垄断诉讼,也被相关机构认定为不符合垄断地位的标准。因为美国对市场垄断地位的判定条件是占有65%以上的市场份额,而苹果以55%的市场占有率成功避免,最后逃脱制裁。

在中国,苹果公司每年能够收取到超过400亿的苹果税,中国公司也只能频频叫苦。2024年,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审理了一则关于中国消费者投诉苹果公司抽成比例过高的案件,结果是由于法院无法评估苹果公司的运营成本费用和抽成费用是否存在巨大的差异,而驳回了原告对取消苹果公司高抽成的诉求。

苹果暂时在法律层面上取得了对苹果税的上风,但有欧洲的成功案例在前,相信不久的未来,还会有更多反对苹果税的声音出现。

苹果税的存在,对于使用苹果手机的用户来说并没有多少感觉,但如果这项收费的降低,能够使得应用开发者获得更多的利润,让他们能够给用户带来更优质的服务,或许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