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真正的转折点:16年房价上涨及其背后逻辑

翔哥说地产 2025-01-10 15:11:53

今天我们来聊聊中国房地产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016年的房价上涨。这波上涨背后的逻辑,远远不只是经济规律,而是人为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而当前,剥离房地产在经济中的位置也是人为因素占主导。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逻辑和未来的走向。

中国社会发展的两大核心目标

中国当前社会发展逻辑最核心的两大目标,一是社会稳定,二是经济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还决定了国民生活水平、民族自信心、国际地位等方方面面,而社会稳定是经济基础的前提。明白了这两大核心问题,其他的其实都很容易理解了。

15年的经济转型尝试

2015年的时候,政府其实是在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但效果并不理想。东南沿海淘汰了大部分落后产业,但这些产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转移,相反,大部分以破产倒闭作为结局。最终,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各种专家预言中国经济即将硬着陆,进一步带动了其他社会问题的关注,比如房地产库存、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失业问题等等。

14到15年的城市化率问题

严格来说,2014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并不高,因为中国人对于进城实际上并不是那么热衷,尤其是前几年的整体中国城乡环境,对于进城炒房以及房地产的投资价值并没有很深刻的认识。所以,这个时候居民虽然有存款,但存款的第一用途并不是去城里买房,而是继续存着,或者投资子女教育,又或者为家人改善生活条件等。这一点其实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国家希望市场上的钱能够滚动起来,进入市场,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效果却相反。因为经济预期的下降,导致大家越来越不敢花钱了,于是各种问题接踵而至。

刺激经济的必然选择

在那个时候,刺激经济的方式实际上可选择的空间已经不多了。政府一直不想重新捡起的利剑,却又不得不重新使用。于是,从2015年开始,从最核心的一二线城市开始,首先从地价的拍卖开始,地价屡屡刷新市场新高。

接着,媒体大力炒作“面粉价高过面包价”。紧接着,一向嗅觉敏锐的投资客以及部分敏感的刚需客户发现了市场的变化。再接着,一个接一个的楼盘秒光售罄。这些现象就像是加速剂,不断催化着楼市,吸引更多的人投入这种资本和资产游戏。

一线城市的疯狂效应

一线楼市的疯狂迅速引燃了二线城市的居民,让更多的人看到了钱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钱的方式。所以,投资客变多了,整个市场疯狂了。

房价上涨的双刃剑

这场疯狂其实是把双刃剑。有利的一面是,一系列社会问题得到了解决,包括库存、政府债务、经济发展等。更重要的是,城市化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不仅意味着更多的人进入城市、进入市场、进入经济的大发展周期,也意味着为后续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充分的消费力。

但是,弊端也很明显。它不仅改变了无数人的价值观,还透支了资产泡沫、生育率和宏观负债率。这些隐形成本在经济下行周期里都变成了阻碍经济恢复的难题。

历史的多重交织

历史总是有许多线条交织而成。如果把我们重新放到当时的环境下,或许一样会做出相同的选择。毕竟,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和各种社会问题,政府需要一个快速见效的手段来稳住局势。

但是,随着这些隐形成本的逐渐显现,政府和民众都需要重新思考房地产在经济中的位置,以及如何更加健康地推动经济发展。

2016年的房价上涨,是中国房地产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场疯狂虽然短期内解决了许多问题,但也带来了长期的隐患。未来,中国需要在保稳定和促发展的双重目标下,找到更加平衡、健康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持续进步。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为自己的未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