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进展!“恒大系”多达42名高管被起诉,许家印要迎来大结局?

壹情 2025-03-10 16:17:09

2023年,当许家印在最后一次“保交楼”会议上慷慨陈词时。

他曾经的那句“永远跟党走”,成了中国商业史上最讽刺的隐喻。

两年后的今天,这位曾坐拥万亿帝国的“地产枭雄”,名字被钉在了最高检工作报告的审查名单上。

3月8日,最高检宣布对“恒大系”42人提起公诉,这场持续数年的资本狂欢,终以司法铁幕的落下揭开终章。

从“首富”到“首恶”:许家印的疯狂赌局

1996年,许家印带着借来的10万元创办恒大,以“开盘必特价”的营销策略,横扫广州楼市。

谁曾想,这个草根逆袭的故事,会在28年后演变成一场2.39万亿的债务黑洞?

2023年恒大被强制清盘时,账面上每1元资产对应着1.37元负债。

而许家印却通过“技术性离婚”,将500亿家族分红转移至加拿大籍前妻丁玉梅名下,留下烂尾楼、被套牢的理财投资者,以及无数讨薪无门的供应商。

最令人发指的,是恒大财富的“高管特权”。

当普通员工和业主抢购年化8%的理财产品时,许家印的亲信们享受着25%收益的专属产品,并在爆雷前悄然兑付。

杜亮作为恒大财富总经理,提前赎回2300万本金,还轻飘飘留下一句“家里有事”便全身而退。

这种“精准收割”,让10万投资者血本无归,有人因此跳楼,有人毕生积蓄化为乌有。

“金蝉脱壳”与“纸醉金迷”:权贵的双重面具

许家印的奢靡,早已超越公众的想象。

网传的《恒大高管客史档案》显示:

二公子许腾鹤要求房间恒温23.5℃、只喝当日产依云水,随行保镖需住隔离包房;

某高管出差必须配备日本温室蜜瓜和古巴高希霸雪茄,每晚还要“形象气质佳”的技师服务。

这些细节,与郑州恒大烂尾楼里用塑料布遮风挡雨的业主,形成刺眼对比。

更精妙的,是许家印的“资产腾挪术”。

香港山顶三栋总价25亿的豪宅,早在危机前就抵押给银行套现。

私人飞机A319被挂牌出售抵债,美国洛杉矶的豪宅降价500万美元急抛,只为将资金转移海外。

当债权人追讨时,他却在法庭上表演“积极还债”,实则把债务包袱甩给国家和社会。

2万亿债务背后的血泪:普通人的“恒大劫”

在江西南昌,王女士站在杂草丛生的恒大御景工地前,手里攥着2019年的购房合同。

这本该是她儿子的婚房,如今连地基都没打完。

像她这样的业主,全国超过120万户,但更悲惨的还是恒大员工。

有人抵押房产购买公司理财,最终房财两失。

供应商老李被拖欠800万货款,工厂倒闭后他带着工人睡在恒大总部楼下三个月。

而许家印的“保交楼”承诺,成了最荒诞的笑话。

2023年,许家印高调召开保交楼会议,背后却是将仅剩的资金优先偿还美元债,试图保全海外资产。

这种“弃车保帅”的操作,连法院都直斥“毫无诚意”,最终加速了恒大的清盘。

司法利剑下的“大结局”:迟到的正义?

此次最高检的雷霆行动,不仅将许家印父子、杜亮、刘永灼等核心人物送上被告席,更罕见由最高检直接指导办案。

虽然彰显了彻查到底的决心,但追责之路仍存悬念。

丁玉梅转移的500亿能否追回?

许家印是否还涉及更严重的财务造假?

这些问题,或将随着案件审理逐渐浮出水面。

值得玩味的是,当许家印在铁窗中回味往昔时,他那些穷奢极欲的高管们,正面临同样的命运。

前CFO潘大荣设计的“永续债”游戏,前物业董事长甑立涛的虚假财报,都将接受法律的审判。

这场波及42人的司法风暴,不仅是对个人的清算,更是对资本无序扩张的当头棒喝。

尾声:废墟上的警示碑

站在广州珠江新城的恒大中心楼下,玻璃幕墙依然折射着金光,但内里早已人去楼空。

许家印的故事,给中国商界上了最沉重的一课。

当企业家把杠杆当魔法、将百姓当韭菜时,再辉煌的大厦,终会沦为埋葬野心的坟墓。

而那些还在效仿“恒大模式”的后来者,或许该看看今天的许家印。

许家印曾在酒桌上豪言要“流芳百世”,如今却注定遗臭万年。

这场持续数年的资本闹剧,终以司法利剑的落下暂告段落。

但对于120万烂尾楼业主、10万理财受害者和无数被拖垮的小企业主而言。

真正的“大结局”,或许要等到最后一笔债务清偿、最后一栋楼房交付的那天。

0 阅读:0

壹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