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国家的外交如同被搅乱的工地,国内经济好似在建的危楼,民生保障仿若烂尾的项目,那将是怎样一番景象?如今,特朗普执政下的美国,正离这个可怕的情景越来越近, “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喊得山响,但他真的能行吗?
翻开特朗普的自传《从20到30亿》,你会发现这家伙确实是个很厉害的地产大亨——40岁就建起了第五大道的特朗普大厦,还把大西洋城的赌场玩成了艺术品。于是,有记者调侃他的治国之道为“治大国如搞房地产。”你别说,这位地产大亨两度入主白宫,还真没少把他搞房地产的套路用到国家治理上,像个经验丰富的包工头,带着钢筋水泥的气息,开始了他的“总统工程”。
先看看他在外交上的表现吧。竞选时,特朗普信誓旦旦地说:“我上任24小时内就能结束俄乌战争!”结果呢?一上台,他就把外交谈判变成了真人秀。今年2月,他得意洋洋地宣布:“我和普京、泽连斯基聊了聊,和平就在眼前!”但转眼就被打脸:普京连克里米亚的问题都没松口,泽连斯基更是直接吐槽特朗普团队“完全不懂乌克兰”。这下好了,特朗普急得跳脚,直接冻结对乌军援,威胁“不给钱就停战”, 生生把个国际调停搞成了“甲方爸爸催款”。到了4月,国务卿鲁比奥干脆摊牌:“再谈不拢就撤!”这通套操作,简直就像房产商忽悠客户“明天开盘必涨”,结果开盘当天直接破发。俄乌战场没消停,而特朗普的“和平计划”早已沦为烂尾工程,只剩一句苍白的辩解:“我又没说具体是哪一天的24小时啊!”
接着看关税战,这可是特朗普自诩的“里子生意”。一上任他就对全球加征关税,嘴上喊着“美国优先”,手里拿着计算器满世界划拉:“中国每年得给我多交420亿美元,欧盟汽车乖乖交25%的税!”可事实上呢?美国海关数据啪啪打脸——特朗普吹嘘“每日狂揽20亿美元关税”,实际日均仅2.5亿,连零头都不到。更糟糕的是,企业扛不住成本飙升,2025年前两个月,美国企业破产数量创下十年新高。特斯拉股价暴跌45%,苹果和英伟达也跟着跳水。《华尔街日报》一针见血地指出:“特朗普拎着刀冲出去,才发现中国手里拿着枪。”
再说说内政吧。特朗普盯上加沙地带,张口就要“开发中东里维埃拉”,说要拆了难民营盖度假村,还拉上美国开发商开会。结果呢?还没等巴勒斯坦人表态,国际社会已经炸锅了::这哪是什么和平计划?分明是商业拆迁啊!而在乌克兰问题上,他更是赤裸裸地把矿产资源当筹码,逼着泽连斯基签“卖身契”,甚至提议美国接管乌克兰的发电厂。被泽连斯基当场回怼:“你算哪门子房东?”这种“地产式治国”,连美国选民都看不下去了。民调显示,73%的民众认为特朗普“把国家当楼盘预售”,经济顾问们更是急得直跺脚:“这么折腾,关税战最后伤的还是自家根基啊!”
特朗普的“商业逻辑”本质上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为了搞基建,他干脆砍掉环保法规,让石油巨头疯狂圈地,结果页岩油泡沫越吹越大;为了保股市,他又逼着美联储降息,完全不顾通胀已经飙到40年新高。最搞笑的是他的“机会区”计划——用税收优惠吸引资本填贫民窟,结果贫民窟没变样,富人却在免税区囤了一堆空壳公司。这种“挖坑填坑”的套路,让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雪上加霜,华为被卡脖子、台积电断供,反而加速了中国的国产替代进程。特朗普的“科技限购令”,最终沦为一个笑话。
从曼哈顿的特朗普大厦到华盛顿的椭圆办公室,这位地产大亨始终没明白一个道理:国家不是楼盘,外交不是销售话术,经济更不是击鼓传花的游戏。当他用关税大棒砸向盟友,把和平承诺变成表演,用商业利益碾压民生问题时,美国这座“自由女神像”早已千疮百孔。特朗普还在大声疾呼“让美国再次伟大”,殊不知,他的“房地产治国梦”正把美国一步步推向全球经济的“烂尾楼”。地基都塌了,谁还会来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