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纪元ES增程版的官方指导价15.28万元起,提供Plus舒适智享、Pro高速智驾、Max城市智驾、Ultra四驱旗舰四款配置版本。作为一款定位中高端的增程轿跑,这款车以1645km CLTC综合续航、255km纯电续航和17.5分钟快充补能为核心亮点,同时搭载了无图智驾系统、云台智能底盘等差异化技术。无论是注重经济性的家庭用户,还是追求科技体验的年轻消费者,或许都能在这款车上找到值得关注的配置组合。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帮你更全面地了解这款车型的特点与取舍。

对于关注新能源车的用户来说,星纪元ES增程版的动力系统或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解决方案。它搭载的“黄金增程”系统由1.5T增程专用发动机、发电机和三电系统组成,这台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44.5%——简单来说,热效率越高,汽油燃烧转化为动能的损耗就越少,相当于同样一箱油能跑更远。官方数据显示,1升油可发电3.7度,按日常通勤的百公里电耗(约18度)计算,相当于用一升油就能支持车辆纯电行驶约20公里。

在实际续航表现上,星纪元ES增程版的CLTC综合续航为1645公里,纯电续航255公里。这两个数据意味着,如果每天通勤30公里,一周仅需充电一次即可满足需求;而满油满电状态下,理论上可以从北京到上海(约1200公里)中途无需补能。即便在电池电量耗尽的“亏电”状态下,其WLTC工况油耗也仅为4.9L/100km,与普通燃油车相比经济性较为突出。充电效率方面,车辆支持最高110kW超充功率,从20%充至80%电量仅需17.5分钟,相当于喝杯咖啡的时间可增加约153公里纯电续航。

实际驾驶中,增程器启动时转速稳定在1000转左右,介入过程几乎无感,仅有类似空调运转的轻微声响,动力输出以电机驱动为主,起步和加速的响应接近纯电车,后驱版7.6秒的百公里加速(四驱版4.6秒)足以应对日常超车需求,在电量耗尽后切换至增程模式时,动力衔接自然,不看仪表盘根本察觉不到发动机是否在工作。底盘调校是另一大亮点。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全铝悬架的组合,配合液压衬套减震系统,实际滤震能力不错,通过颠簸路段车内的晃动感不强,高速过弯时侧向支撑充足,方向盘指向精准,5.88米的转弯半径让车辆在狭窄路口也能灵活掉头。

作为星纪元ES的增程版本,这款车在外观和内饰设计上延续了纯电版的未来感风格,同时新增了一款名为“极光紫”的车身配色,为年轻用户提供了更个性化的选择。外观方面,新车采用了与纯电版相似的“风之美学”设计语言,车头部分最大的变化是前格栅下方新增了主动式散热口,用于增程器的散热需求,但整体依旧保持了封闭式前脸的简洁风格。贯穿式LED日间行车灯带与两侧大灯组相连,搭配梯形散热口的线条,既保留了科技感,又增添了几分运动气息。值得一提的是,高配车型还在车顶配备了激光雷达,为智能驾驶功能提供硬件支持。


新增的极光紫配色是外观升级的一大亮点,这种颜色在不同光线角度下会呈现从深邃紫到渐变蓝的微妙变化,视觉上比传统的黑、灰色更显活力,但又不会过于张扬,适合追求个性但不喜欢“扎眼”设计的年轻用户。车身侧面延续了纯电版的溜背轿跑造型,流畅的穹顶曲线搭配隐藏式门把手、低风阻轮圈等设计,将风阻系数控制在了0.23Cd,这对降低高速行驶时的风噪和能耗都有实际帮助。

进入车内,星纪元ES增程版的内饰主打简洁与科技融合的风格。中控台采用分层式设计,最显眼的是15.6英寸的悬浮式2K中控屏,分辨率达到2560×1600,显示地图或视频时清晰度接近平板电脑。屏幕下方保留了少量实体按键,空调出风口则被巧妙隐藏在中控台缝隙里,这种“减法”设计让整体观感更清爽。双辐式方向盘中间镶嵌了一块8.2英寸全液晶仪表,车速、续航等信息以卡片式布局呈现,初次接触新能源车的用户也能快速找到关键数据。

细节上,水晶质感的贯穿式氛围灯带从仪表台延伸到车门,支持多色调节,夜间行车时能营造出类似星空顶的沉浸感。车机系统搭载了高通骁龙8295P芯片,这是目前车载芯片中性能较强的型号,滑动菜单、打开导航时的卡顿感会明显减少。另外,环保材质的使用是内饰的另一大特点。中控台和门板大量采用天然亚麻纤维、可再生植物淀粉等材料,配合环保热熔工艺,即使在夏天暴晒后也不会产生刺鼻气味。

作为一款中大型新能源轿车,星纪元ES增程版在空间、舒适性和安全性上的表现,或许能成为许多家庭用户关注的焦点。接近5米的车身长度和3米轴距,让星纪元ES增程版的后排腿部空间达到了三拳左右的余量(以身高175cm乘客为例),头部空间则在一拳左右。这样的表现足以满足日常家用需求,比如接送孩子或周末全家出游。不过,后排座椅的坐垫长度稍短,对高个子乘客的腿部支撑可能不够充分,长途乘坐时建议中途活动放松。


座椅填充物软硬适中,主副驾标配加热和通风功能,高配车型还提供按摩和腿托调节。比如副驾“零重力模式”能实现接近平躺的姿势,午休时短暂放松比较实用。后备厢常规容积为396升,能轻松放下两个24寸行李箱和若干背包,但溜背造型导致开口高度有限,搬运大件物品需要调整角度。若将后排座椅4/6比例放倒,容积可扩展至1500升,露营时装载帐篷、折叠自行车等装备会更方便。另外,车顶不可开启的全景天幕面积较大,透光性良好,但夏季可能会让部分用户担心隔热问题。不过官方资料显示其采用双层镀银工艺,紫外线隔绝率超过99%,实际体验中阳光直射时的灼热感比普通天窗更弱。


对于关注智能驾驶的用户来说,星纪元ES增程版搭载的“猎鹰智驾”系统或许是一个值得留意的技术方案。这套系统最大的特点在于“智驾不看图”——即不依赖高精地图也能实现智能驾驶,这相当于让车辆像人类一样,通过实时感知环境自主决策,而非单纯依赖预设地图路线。硬件方面,猎鹰智驾配备了30颗高性能传感器,包括1颗激光雷达、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和10个摄像头。简单来说,这些传感器就像车辆的“眼睛”和“耳朵”,能实时捕捉周围车辆、行人、障碍物等信息。例如,激光雷达可以精准识别200米内的物体轮廓,毫米波雷达则能在雨雾天气穿透障碍物,提升复杂环境下的安全性。同时,双英伟达DRIVE Orin X芯片提供了508TOPS的总算力,相当于每秒能处理508万亿次运算,这样的算力水平让系统能快速处理海量数据,实现更及时的驾驶决策。

在实际功能上,猎鹰智驾覆盖了高速、城市、泊车三大场景。比如在高速上,车辆可以自动完成超车变道、进出匝道等操作,遇到施工路段时还能提前减速避让;在城市道路中,它能应对红绿灯识别、环岛通行,甚至窄路口需要倒车三次才能完成的“三点掉头”这类复杂操作。泊车场景下,系统支持垂直、侧方、斜列式车位自动泊入,还能通过手机APP远程召唤车辆,这在商场地下车库找车时尤其实用。值得一提的是,年内该系统还将开放覆盖全国城市的无图领航功能,这意味着无论用户身处北上广深还是三四线城市,车辆都能自主应对大多数道路。例如,遇到乡村土路或临时施工路段时,系统会实时分析路况并规划安全路径,而无需等待地图更新。

安全层面,猎鹰智驾整合了20余项主动安全功能。比如在隧道或雨夜等低能见度场景中,AEB五星安全卫士会自动介入,通过提前预警或紧急制动降低碰撞风险;遇到行人横穿马路时,系统能预判轨迹并主动礼让,类似人类司机的防御性驾驶习惯。此外,车辆还支持“离车泊入”功能,驾驶员下车后,车辆可自行完成泊车,避免因车位狭窄导致上下车不便的问题。从技术逻辑看,猎鹰智驾的突破在于将端到端大模型与规则算法结合。简单来说,系统不仅依靠预设规则判断路况,还能通过AI学习大量真实驾驶数据,让决策更接近人类驾驶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例如,遇到地图未标注的临时障碍物时,车辆会基于实时感知结果自主绕行,而非机械地等待指令。

这么看下来,从15.28万元的基础版到20.98万元的四驱旗舰版,星纪元ES增程版通过阶梯式配置覆盖了不同预算群体的需求。其较长的综合续航、较高的智能化配置,以及强调健康环保的座舱设计,都试图在15-20万元价位段树立竞争力。不过,溜背造型对后排头部空间的限制、入门版智驾功能相对配置较低等方面,也需要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权衡。对于既想体验新能源车经济性,又希望保留传统燃油车补能便利性的用户,这类增程车型或许能成为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