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逍遥谈开去

琉璃翻书声 2024-06-11 10:06:10
1、无所待而逍遥——没有任何依赖便可以达到逍遥的境界。 鹏要依赖大风才能扶摇上九万里,列子要依赖小风才能御风而行,尧要许由治天下,庄子认为,他们都不逍遥,只有许由最逍遥。 许由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许由不接天下。 2、大鹏与蓬间雀的问题不在于谁大谁小,而是在于谁嘲笑谁。 嘲笑暴露浅陋。 你飞你的,我飞我的,各安其事才是。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鸿鹄不必嘲笑燕雀之局限,燕雀不必笑话鸿鹄光说不做。 你飞你的,我飞我的,还是各安其事才是。 4、蜩爱嘲笑,蓬间雀爱嘲笑,宋荣子爱嘲笑……人为什么爱嘲笑别人。 人要刷存在感,要凸显自己,拉低踩高。 有句话说,穷人爱嘲笑别人。没有优越感的人,总要去凸显优越感。 人性中的嫉妒无时无刻不闪闪发光。 有的人不需要优越感来突出自己,只需要继续做事就足够了。 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真正的逍遥,是无己无功无名,是内心自由。 如此境界,唯有出世吧。尘世在列,身份责任无一不是“待”,无所待,于俗我,不太现实。 所以我们讨论绝对自由无意义,相对自由才有可行。 可庄子说,无所待而逍遥,就是绝对自由。 要的就是绝对自由。 6、读村上春树亦然,说,我跑故我在。无我乃是极致。 如何无我? 苦到极致,苦亦不苦,无我。 累到极致,累亦不累,无我。 尚未听说,乐到极致,乐亦不乐的。 又思,难道无我是建立在痛苦之上?《命运》里的阿太如是,苦到极致,躯壳便了无意义了。 7、《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也与“我”有关。 是否是幻象,不可知。 若是幻象,便是自我意识集中之体现,是若有所思之果,是吸引力法则,是secret? 8、讨论至自由之心。 友说,顺其自然。友说,舒服便好。 那么,顺其自然的舒适感是否是躯壳的幻象?顺其自然,是否顺应了躯体之欲望? 若是欲望,是否便被躯体支配,而有所待? 有所待便不逍遥啊。 修至无我不易,心流之忘我则可行。绝对自由够难,相对自由可行。无法摆脱躯壳,可以弱化简化躯壳。 因此,阿太说,皮囊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9、皮囊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脱离了皮囊,是永生,意识的永生。 因此,“我”是意识,不是皮囊。 无我是境界,是修行所向。无我了,世间皆可了。 10、所以好像意识>皮囊。既然如此,死就不可怕,只是皮囊的消亡。 可脱离了皮囊,意识存于何处。 因此有人认为,皮囊消亡之后,意识尚存,所以可能有平行世界。 可讨论那个也没有意义,就像讨论绝对自由,是理想化,你触摸不到,体验不到。 所以来到了杨定一的理论,和谐同频。 让皮囊和意识同频,才是众生能做的。于是来到修习冥想,修习静坐。 11、皮囊和意识同频,有点像知行合一,好像也不全是。 既然又要同频,何必之前要分开论? 当你不懂大我小我之时,不是一直相安无事吗?可当你懂得了大我小我,就开始讨论皮囊和意识分开论。分开论了好像不行,然后知道要同频。 一圈之后回到原点?然,此原点非彼原点。 12、如同上次读的一本书,读完,你觉得,不就是那么回事吗?几句话就可以说完的道理,要搞一本书出来。 不禁再次感叹干货和废话的二八定律。 可你也知道,如果没有八分的废话,干货对你来说只是文字而已。 高中生写议论文不也是?用八分的论据论证二分的论点。 所以,虽然再次回到原点,你却已经有了八分的学习和求证。 你能说论点重要还是论证过程重要? 你又能说,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要? 那么怎么死重要,还是怎么活重要? 13、结果就是果吗? 结果是否是过程中的一个个阶段结束而已。那又要看你这过程是整个人生的大过程还是人生各个阶段的小过程。 你飞你的,我飞我的,谁大谁小不重要,各自相安? 然,非也。 放在大里看,小结果显得不那么重要。所以有人把高考当大事,有人把高考当人生中的小事。 放在大里看,人生中很多眼前的事就不叫事,有人觉得会通达些,有人觉得会不以为然些。 所以,果,不过是暂时告一段落,并无太大的意义。 就同活着一样。不是因为结束,过程才具有意义。 是为了凸显过程的意义,或转弯抹角地比喻其局限性,才在某一个节点姑且设置一个结束,产生一个果。 14、那么说,皮囊和意识是共生依存的怎么样? 意识也不能一出生就独立成熟吧,随着皮囊的生长和使用以及体验,而生长吧。 如果不剥离开来,那就寻求和谐一致吧。 我打字的这一刻,皮囊听从了意识的调配,记录下意识里的东西,思考的东西。它们是一致的,或者趋于一致。 心理学书上会说,多用心,少用脑。 但,我想,用脑还是用心,可以不必剥离,寻求和谐一致。 15、《庄子说什么》、《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命运》。
0 阅读:0

琉璃翻书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