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案件回顾
1971年,年仅16岁的程春莲被选拔进了黄石市歌舞团,农村出身的她一没有人脉,二没有资源,要想在里面混出个名堂,必须付出比别人百倍的努力。
程春莲做到了,她凭借歌剧里的“刘三姐”一角迅速在当地走红,收获了不少粉丝,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最美刘三姐”,程春莲的生活也一下子好了起来。
然而,成名后的她却没有继续扑在演绎事业上,反而“一门心思”地赚起了钱,并为此不惜出卖身体多达103次,还非法敛财多达76.6万元。
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即使在被捕的时候,面对警方的询问,她还在趾高气昂地大喊道:“我不服。”
那程春莲到底为何会变成这个样子呢?等待她的又将是怎样的结局?
穷山村里出了“金凤凰”
程春莲,于1955年出生在湖北黄石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母都是靠种地为生的农民,家里并不富裕,程春莲的生活一开始也和表演没有任何联系。
她和当时无数农村女娃一样,过着艰苦的生活,早早地就帮着父母干家务,唯一有所不同的是,父母还算开明,没有因为她是个女孩就苛责她。
就这样,程春莲有了上学的机会,她也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成绩一直十分优异。
一次偶然的机会,程春莲听说学习舞蹈可以出名赚钱,自己也正好喜欢唱歌跳舞,就回家和父母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她想去专业的舞蹈学校学习。
父母一听就愣住了,对于他们来说,女儿只要读上几年学,然后到了嫁人的年纪寻个好人家,生活过得平平安安就够了,他们不奢望女儿有什么大的成就。
而且去舞蹈学校学习的费用也特别高,他们家的条件也着实承担不起,父母一时间很是为难。
程春莲也知道家里的情况,可她还是想去,因为只有去了才有出路,才有机会将来赚钱帮家里改善情况,于是,她反复地求父母答应。
父母也对这个女儿很是疼爱,最终还是咬着牙同意了,为了筹够学习舞蹈的费用,夫妻俩四处借钱,费了很大的力气,就这样,在1965年,10岁的程春莲被送到了市里的一家舞蹈学校。
10岁这个年纪才开始学习跳舞,实际上已经有些晚了,但程春莲没有放弃,别人能吃的苦,她也一样能吃,为了以后的出路,为了父母的生活,再苦再累,她都忍了下来。
在舞蹈学校,程春莲一待就是6年,期间,她也有过因为坚持不下去想要放弃的念头,但一想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她还是坚定了信念。
程春莲的父母也一直支持着女儿的梦想,这六年时间里,程春莲的学习花了太多钱,但夫妻俩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1971年的时候,长相俊丽、唱歌跳舞俱佳的程春莲被市歌舞团的一位老师看中,随即前往了歌舞团参加表演。
在这里,程春莲接受了更加系统地训练,能力也是突飞猛进,时间来到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歌舞剧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市歌舞团便趁着这个机会准备将电影《刘三姐》改编成舞蹈剧,想法敲定之后,便在全国范围内物色起了演员。
影视形象,非程春莲本人
程春莲听说后立马就报了名,关于主演刘三姐一角的竞争十分激烈,但程春莲心里明白,要想出人头地,只能去争这个角色。
好在,由于程春莲能力突出,长相也很符合导演的期待,最终杀出了重围,经过几个月的排练过后,舞蹈剧《刘三姐》上映了,程春莲因为精湛的表演一下子就收获了不少民众的喜爱。
出名后的程春莲又相继参演了几部舞蹈剧,在当地很有名气,就连月工资也涨到了300元,在80年代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见女儿这般有出息,父母也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逢人就夸女儿的本事,街坊邻居也对她交口称赞,穷山村里出了个金凤凰,任谁都会多看上她一眼。
程春莲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有了钱就经常把钱寄回家里,父母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如果就这样保持下去,程春莲很有可能在若干年后成为一名受人尊重的表演艺术家,生活也会十分富足。
但有句老话叫“人心不足蛇吞象”,享受了美好生活的程春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
赚得再多一点
原来,在多次的演出过程中,程春莲也结识了一些南下经商的老板,并从他们口中得知下海经商赚得钱要比参加演出赚得多得多。
一开始,程春莲还不相信,可见的多了之后,每每看到和她差不多年纪的人在南下之后就过上了穿金戴银的生活,程春莲内心愈发产生了嫉妒。
小有名气的她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既然别人能赚到钱,那自己也可以,于是,她也产生了下海经商的想法。
只是,当她把想法告诉身边人的时候,迎来的几乎全是反对之声。
首先是程春莲的父母,他们觉得女儿现在的生活已经足够富足了,而且参加演出也很稳定,没有必要再出去瞎折腾,毕竟能不能赚到钱还是个未知数,他们不想让女儿冒险。
与此同时,程春莲的同事也劝她放弃这个想法,毕竟不是谁都有经商的本事,当时的程春莲已经成了歌舞团的主角,各种资源都十分充足,完全没必要为了一个不稳定的事放弃自己的前程。
程春莲听着也很有道理,就又在歌舞团待了一段时间,只是,看到别人一个个发了大财,她心里还是十分羡慕。
欲望一旦产生,就很难熄灭。
1985年,三十而立的程春莲下定了决心,要去广阔天地闯荡一番,于是,这年,她辞去了歌舞团的工作,带着多年积累的财富南下经商。
当然,程春莲也并非是脑子一热才决定的,在此之前,她已经凭借多年积累的人脉,了解到了一些生意经。
程春莲听说当时干销售特别赚钱,于是便主动加入了一家服装公司,在里面当起了销售,因为长相俊丽,又有着出演刘三姐的名气,很多客人都愿意到她这里买东西,很快,程春莲就成了公司里的王牌。
在这里,程春莲第一次体验到了赚钱的美好,因为短短一年多时间,她赚的钱就赶上了之前在歌舞团十几年的收入,巨大的落差让程春莲的欲望更加膨胀。
她觉得自己应该趁着年轻多赚一点,再多赚一点,只是,除了销售,她也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该怎么办呢?
就在这时,一个叫梁述胜的男人出现了,在他的帮助下,程春莲发现了一片赚钱的新天地。
作茧自缚,被判死刑
原来,梁述胜是某原油公司的销售处主任,虽说职位不高,但好歹也是国企干部,吃喝不愁,生活富足。
两人是在一次活动上认识的,貌美健谈的程春莲给梁述胜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从梁述胜那里,程春莲得知了石油贸易的巨大前景。
这给正愁找不到赚钱方法的程春莲带来了一个思路,找梁述胜倒卖一些石油,那不很快就能发财了?
此时的程春莲早已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只要能赚大钱,她什么都愿意干,就这样,她开始频繁地联系梁述胜。
梁述胜本来也没做过这种违法的事,毕竟这是铁饭碗,没有必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犯法,但架不住程春莲的美人计,在程春莲的美色诱惑下,梁述胜还是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梁述胜利用职务之便给程春莲前前后后总计批了上千吨的石油,要知道当时国家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石油属于国家专营的重要资源,决不允许私人买卖。
也就是说,程春莲此举已经严重违反了法律。事实上,她本人也知道这一点,但在欲望的唆使下,还是没能忍住。
不仅如此,为了倒卖石油,她还和多名富商有过钱色交易,根据后来的供述,前后出卖身体多达103次。
更有甚者,程春莲为了保障自己的销售渠道,竟然还主动与黑社会扯上了关系,凭借自己的美貌和健谈游走于多个男人之间。
就这样,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程春莲就非法敛财达到了76.6万元,在万元户都很稀缺的年代,这笔钱着实算得上是一笔巨款。
眼看钱越来越多,程春莲更加兴奋,此时的她完全没有想过后路,只是想再赚一点,再赚一点。
只是,人在做天在看,程春莲的贪婪最终还是引起了外界的注意,因为熟悉她的人都猛然发现她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要知道曾经在歌舞团工作的程春莲为人勤勤恳恳,做事也十分本分。
就这样,在1989年6月的一天,一封匿名举报信送到了黄石市检察院,在信里,程春莲进行钱色交易的种种勾当被揭露得一清二楚,甚至连时间、地点都写得十分详细。
在当时,抛开钱色交易不谈,单论倒卖国家资源都是一项重罪,检察院对此案高度重视,当即根据信里的内容,对程春莲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她的种种违法行为都是确凿无疑的。
就这样,一个多月后,程春莲随即被捕,并被移送到了法院接受审判。只是,此时的她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大声喊道:“我不服!我有功!”
原来,程春莲觉得自己倒卖石油是为了解决黄石市存在的油荒问题,她认为正因为自己把油卖了出去,当地群众才有了油用,至于价格高点,她觉得这也是自己应得的。
所以,程春莲反复向法官强调自己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只是,法律和道德就摆在那里,程春莲的钱色交易本身就违了法,任由她说破天去也没有任何意义,当法院把相关法律条文和搜集到的证据一一摆在程春莲面前的时候,她这才不再提自己有功的事。
不过,程春莲依旧没有服软,她十分嚣张地表示自己有后台,谁都不敢把她怎么样,只是,或许她自己也没有想到,那个所谓的后台梁述胜,只不过是个普通的主任,违法的事一经曝光,他很快就受到了惩处。
这下,在经过一年多的审理之后,程春莲见情况迟迟没有好转,也就放弃了顽抗到底的想法,如实地交待了自己的全部不法行为。
当听到她出卖了103次身体的时候,负责审讯的人也大吃一惊,他们也实在没想到程春莲会为了敛财竟然到了这种丧心病狂、毫无廉耻的地步。
黄石市百姓在了解此案的来龙去脉后,也十分惊讶,没想到在舞台上活灵活现,看上去十分朴实的“刘三姐”竟然变成了现在这般模样,一些原本喜欢她的群众也非常生气。
影视形象,非程春莲本人
消息报道出来后,很多民众都要求严惩程春莲,绝不能让这样唯利是图的人继续逍遥法外,不过,也有一些人觉得程春莲只是一时被钱迷住了心神,应该给她一个机会。
面对两种不同的说法,法院也进行了反复地思量,毕竟当时处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这种案子处理起来很是棘手。
为此,法院专门组织了精干人员讨论该如何给程春莲量刑,又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在查看完所有的资料和审讯记录后,当地法院才依法判处了程春莲死刑。
贪污76.6万元就被判死刑?这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可能有些无法接受,毕竟现在有很多人贪污的数量是她的成百上千倍。
不过,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这么处理即合法又合情,没有任何的问题,所以,当审判结果出来以后,群众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感叹程春莲不该过于贪心。
此时的程春莲也彻底放下了侥幸,在最后的时间里,她心中只剩下了后悔,如果有重新选择的机会,她宁愿在家乡种地,平凡地过一辈子,只是,人生没有如果。
1992年4月3日,程春莲被依法执行枪决,结束了她因贪婪而毁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