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公平的,成长的烦恼却各有各的不同
女性主义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赵南柱,用五年时间写了一本青春文学,叫《橘子的滋味》
橘子这个意象常用来作比青春期,珍妮特·温特森的《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以及20年前的热门美剧《橘子郡男孩》,都是讲成长的故事。
《橘子的滋味》也是暗合了这个意思,讲四位青春期少女的成长故事。
再一个,《橘子的滋味》是直接取自于书中的情节。
四位主人公女孩,初二的时候相约去“柑橘之乡”济州岛旅行。因为重视这次旅行,大家凑在一起做了很多攻略,细致到每小时去哪里干什么。
唯一计划之外的行程是去菊园采摘。
没想到的是,这次橘园采摘竟成了她们这次旅行最珍贵和难忘的记忆。
她们不但吃到了好吃的橘子,还身临其境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虽然都是橘子,居然也有那么多不同的成熟方式。
超市里上架的橘子,是在橘子青涩的时候就采摘下来,在旅途中成熟的。而橘园里的橘子则接受着足够的水分和阳光,直到成熟为止。还有果实连着枝杈一同被砍下来储存的。
橘子不同的储存方式会导致不同的滋味,就像女孩们的成长,貌似过着同样的生活,实则成长的烦恼千差万别。
这本书的主轴是四个女孩的友谊和约定,却不以友谊万岁为基调,相反这本书更侧重于去描述友谊的复杂和珍贵。四个女孩的故事,篇幅相对平衡,而以最平凡的晓兰为主视角。
说晓兰最平凡,不是因为晓兰差,而是因为晓兰的成长中生活起伏最小。多润品学兼优,却在妹妹生病后,被夺取了父母所有的宠爱,成为一个内心极孤单的人。海仁因为父亲盲目投资,从中产家庭沦落到了贫民窟,就连从家庭里得到过足够爱和尊重的恩智,也曾被校园霸凌而受到很大伤害。
四个女孩因为参加冷门社团成为朋友,又在日常的相处中渐渐成为朋友。她们共同分享很多情绪,同时各自怀有自己的小心思。
初二的那次旅行,她们约定好要一起上一所都可以进去的普通高中,这个建议是由多润提出的,大家还是还以为多润在开玩笑,因为作为全校第一的学生,学校投入了大量心血,希望她考入顶尖高中为学校争光。而家里出现经济困难的海仁也被有钱的大姨安排改换学籍考学,就连恩智也因为妈妈工作调动要出国。
四个人里,反倒是晓兰,不管怎么样都要上那所约定的普通的高中,但也只有晓兰,在听到这个约定的时候最矛盾。
因为跟朋友走散的经历,晓兰既享受着跟朋友们在一起的充实和快乐,又忍受着小团体内部带来的疏离和不安。关于这个约定,晓兰既担心到了新学校落单,却也不想跟朋友们绑定在一起。
事实是,这样各怀心思的四个女孩,一年后竟然奇迹般的真的上了同一所高中。
这本书有一些奇妙的设定,整体上却很平实,而赵南柱最擅长的就是在这种看似平实的剧情中,写出成长期女孩们特有的处境和很多敏感的心思。整体上来说,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青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