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三十岁的我们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留天真

飞米影视分享 2021-12-04 20:54:05

黄大哥是60后,在省城一家当护工四年,包吃包住,现在工资每月7000。可就在昨天,他忽然辞工回了老家,原因让人哭笑不得——被女雇主表白,他吓得逃回来了!

一、不幸降临

黄大哥是老退伍勤务兵,退伍回来后很快结婚生子、种田养家。虽然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第三个孩子出生后,38岁的黄大哥开始外出打工。

黄大哥人勤快,脑子灵光能吃苦,又经过部队的锤炼,什么活看看就会。这一打工就是17年,期间,泥瓦工、水电工、装车卸货工、大排档厨师都干过。

他干得不错,挣了不少钱,大大改善了家里的经济情况。

对于农村人,再多的钱也不够用——给大儿子盖房子、娶媳妇,加上嫁闺女,辛苦挣来的钱一分不剩,黄大哥还是个穷人。

钱没了可以再挣,可让黄大哥没想到的是,不幸忽然降临——妻子得了肺癌。

工是不能打了,看病要紧,黄大哥四处借钱。挨了一年多,病人还是走了,留给黄大哥的是上高三的小儿子和十多万外债……

小儿子在县中读书,成绩优秀,不出意外的话,肯定能上个好大学。成家的两个孩子再次挤出钱来给父亲,求他一定要把弟弟培养出来。

确实,不能一家子都吃一样的苦,小儿子必须上大学!

黄大哥节衣缩食陪伴照顾读书郎,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挣钱还债。

二、时来运转

孩子很争气,考上了省城的大学,黄大哥揣着西拼八凑的学费,送孩子去学校。

他这趟没打算回去,把孩子安顿好的当天晚上,就约了在省城做工的几个老乡,打探有什么挣钱路子。

还是苦力活,黄大哥有点犹豫,五十好几的人了,虽然还能干,但这几年太辛苦,体力已大不如从前,得悠着点。

女老乡小王建议他去做男保姆,她就在城里干这个,吃住全包,每月挣的钱比在座的男人都多。听说城里男保姆奇缺,工资更高,如果黄大哥愿意,她可以托主家帮介绍。

黄大哥一口答应。

第二天上午就接到小王电话,主家的一个朋友父亲瘫痪,急需男护工照料。

下午他准时赶到约定的主人家,户主是刚退休的钟老师,一个和气的中年妇女。需要照顾的是她的老父亲钟大爷,80岁,瘫痪三年,期间已经换过好几个护工。

老人躺在床上,清清瘦瘦一脸慈祥,黄大哥要做的是每天帮老人喂饭、翻身、早晚清洗,天气好推轮椅出去转转。

“没问题,我保证把老爷子照顾得好好的,包你们满意!”黄大哥当即拍了胸脯。

黄大哥长得很周正,又健康强壮,干干净净,看上去倒不像农村人。钟老师和老母亲很满意,跟他谈了待遇——包吃包住,工资每月5000元,如果做得好,每隔半年涨300。

就是说每个月至少净赚5000?!黄大哥喜出望外——这样一来,两年多我不就能把欠债还清了吗?太好了!

第二天开始试工,一周后双方签订合同,黄大哥正式成为钟家的一员。

三、相互陪伴

钟家只有三口人,躺在床上的钟大爷,77岁的钟大妈,还有56岁的钟老师,她比黄大哥小两岁。

后来得知老夫妻俩都是退休干部,钟老师45岁离婚后一直单身,一对双胞胎儿子在北京刚工作,都还没成家。

一家人收入不错,房子也大,钟老师自己还有一套房子在出租。

知识分子不擅长也不屑于家务,钟家用了个钟点工阿姨,负责每天买菜做饭打扫卫生。

是个良善人家,除了把黄大哥的单人床安排在老爷子房间,提醒他的身份和责任外,都没把黄大哥当外人、下人。一日三餐,母女俩和他同桌吃同样的饭菜,水果牛奶都有他的份。

半辈子下来,没过过这样的舒服日子,黄大哥知恩图报,不仅把钟大爷照顾得妥帖,还渐渐承担了所有属于男人的事——水电气的维护维修、下水道的疏通、买米买油之类的重活粗活……

钟点工周日休息,黄大哥就主动做饭烧菜,部队和打工练出的好手艺派了用途,他做的菜让一家人都喜欢。

一年后,钟点工因为要带小孙子辞职,钟老师想重新再找个人,黄大哥阻止了她。

“我来吧,老爷子就那么点事,我闲着也是闲着,多动动身体好。”

钟老师答应了,当然,黄大哥工资又涨了——每月7000。此外,衣服鞋子日用品也基本包了。

这些大部分是钟老师两个儿子淘汰的,他们每年回来两次,不仅对家里老人孝顺,对黄大哥也同样尊敬有礼。

衣服看着成色很新,黄大哥穿上稍微大点,但他喜欢——宽宽松松干活方便。

小儿子个头高,黄大哥便挑了几件色彩鲜艳的送给孩子,他竟然开心得不得了,说是啥名牌。

对了,每到周末,钟老师总让黄大哥去看看儿子,还给孩子买水果零食,或带上两个家里做的好菜。

像一家人一样,他们相互陪伴着,照顾着,需要着。

黄大哥对一切满意极了,他已经还清了债务,现在开始存钱了。

四、好事多磨

可惜,什么都不能阻止衰老和疾病的脚步,两年后,也就是上个月的一天,钟大爷走了——多器官衰竭。

此时,黄大哥62岁,到钟家四年,银行卡上的数字刚升到六位数。

帮助母女俩办完丧事,钟家还办了一件大事——两套房子分别过户给钟老师的两个儿子。

接下来轮到自己了,黄大哥想,我该找新东家了。

没想到都希望他留下——这个家需要他,两个女人需要人照顾,钟老师的儿子对黄大哥说。

黄大哥答应了,他也需要这个家,需要钟家母女,但这些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黄大哥需要钱!

他很清楚,欠外人的债是还清了,但欠儿子的债还多着呢,小儿子已经大三,想考研,以后还想在省城工作、买房买车娶媳妇……

哪样都要钱,那可不是小数。

工资还是7000,钟老师后来要给黄大哥加,他拒绝了。人不能没良心,钟老师说过,他的工资是老爷子的退休钱,现在钟家的收入少了,他的活也少了。

再说,这母女俩花费挺高,吃的用的都是好东西,家里空调、加湿器从早到晚开着,第三代在北京租房……

谁都不容易,唯有理解,就这样继续相依相伴吧。

五、节外生枝

可渐渐地,黄大哥发现有点不对劲。

是钟老师——她现在越来越多和自己聊天,而聊天的话题总是集中在感情上,一遍遍说她和前夫的过去,说她这么多年来的不易,还暗示渴望老年能有个伴。

但黄大哥并没多想,直到最近一天,钟大妈和他聊着天,忽然话题一转,问黄大哥想没想过找个老伴?

黄大哥说没有,一来年纪大了,二来将来指望儿子闺女养老,不想折腾。

钟大妈愣了一会儿才期期艾艾地说,自己80多了,说不定哪天就不行了,不放心走后女儿一个人孤苦伶仃。

黄大哥不住点头,安慰老人家不用担心,说钟老师已经在考虑呢。

“小黄呀,你真是……唉!我都看出来了,你怎么没看出来呢?她是看中你了呀!”

啊?黄大哥愣怔了,脸涨的通红,一句话说不出来。

“小黄,我们条件你知道的——她比你小两岁,退休工资八千多,生病有医保;虽然房子给儿子了,但她可以一直住下去……”钟大妈急切地说着。

看黄大哥一直没吱声,老太太拍了拍他的手背,站了起来,“你放心,她不会嫌弃你的,好好考虑一下,明天给我个回音,啊?”

黄大哥辗转反侧了一夜,第二天,他抱歉地跟老太太说:大妈,对不起……我……我还是觉得不合适……

钟大妈很意外,但很快就打着哈哈说,没关系,没关系,那大家和以前一样,只当没这回事。

六、穷人的需要

怎么可能和以前一样呢?虽然努力维持着,但一言一行都有了尴尬。

黄大哥是个直爽的人,受不了这种折磨,想来想去,还是辞工回了老家。

“你为什么要拒绝?多好的姻缘呀?”大家想不通,不停地追问。

“唉!我一个60多的老男人,将来有闺女儿子养老,还需要结啥婚?!我需要的是钱,给儿子结婚、买房买车的钱!”

“人家不是每个月给你7000吗?”

“那是我做保姆应得的,要是跟她结婚了,工资还会有吗?就算有,我还好意思要吗?但保姆的事却一样要做啊!”黄大哥说。

一语道破天机。

人们散去之后,黄大哥一个人呆呆坐了一会,然后拿出手机再次查询了一下银行卡。

他抬起头转了转眼珠,又低下头坚决地拨通了电话,“那个……大妹子啊,我是老黄,我从钟老师家辞工啦……那个……麻烦你帮我打听打听,看能不能重新再找个人家,我还硬朗,能再干几年……”

是啊,对于一个穷人,婚姻、爱情,都不最重要,最重要的是——钱!

0 阅读:7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