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芒果娱乐
编辑|小芒果娱乐
俗话说的好,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样的情况最忌讳出现在一个家庭里面,一个多子多女的家庭里面。
例如这位姓冯的老大哥,他的母亲留下118万遗产,弟弟妹妹却背着他偷偷把存款取走分掉了。
这叫什么事呢?
据了解,这位冯大哥的老母亲因病去世了,他给自己的母亲整理遗物,才发现母亲有118万的存款。出乎他意料的是这笔存款已经被弟弟妹妹平分掉了,三个人还告诉他“密码是母亲告诉他们的,这笔存款是母亲送给他们的”!
都是子女,凭什么老大就没有呢?冯大哥不相信自己的母亲只给弟弟妹妹分钱,因为这笔钱是在母亲去世以后才被取出来的。他因此也更加笃定这笔遗产自己有份。
但弟弟妹妹没有一个人愿意重新把钱拿出来,分给大哥一份。于是,冯大哥把弟弟妹妹告上了法庭!
骨肉血亲闹到了法庭之上,冯家算是彻底散了。法官的判决更是让冯家兄弟姐妹几人这辈子难以和解!
法院审理发现,这118万的确是冯某母亲生前的财产,是存在银行的定期存款。
冯大哥的弟弟妹妹取存款的时候,拿着存折跟密码。
因此法院判定,存折跟密码同时在手,赠与行为成立。
没有拿到密码的冯大哥是不在赠予人列队里的。
只能用父母无德,子女不合来形容了。
现实当中,有非常多的父母偏爱自己喜欢的那个孩子,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只照顾自己偏爱的孩子。哪怕不被偏爱的那个对自己关爱更多、付出更多。
碰上这样的父母,被偏爱的孩子显然是有恃无恐的,不用回报就能够得到父母所有的爱。
不被爱的那一个显然是憋屈的,付出最多,被伤害的也最多。
福建一个80多的老母亲去世,留下了500多万的拆迁款,让兄弟姐妹6人成了仇人!
该老人去世以后,她最小的儿子跟哥哥姐姐们说,母亲留下了口头遗嘱,说把钱都给他。
其他五个人自然不愿意,也不相信,于是把最小的弟弟告上了法庭。
来看一下法院是如何审理判决的。
最小的儿子王小弟认为母亲生前自己尽孝最多,例如母亲老了以后是跟自己生活的,老人家在家、在医院,都是自己照顾的。
其他五人不仅没有照顾母亲的生活,连母亲住院的时候,连医疗费都不给。
所以他觉得哥哥姐姐们没有尽到赡养责任,自然没有继承权。
在法庭上,王小弟还出了一个视频,他在视频里面问母亲,你的钱给谁?老人的回答很是模糊,因为她小脑已经萎缩了。
显然,王小弟没有证据证明母亲留有遗嘱。
法院审理,得知老人在去世前五年,就跟最小的儿子在一起住,她那个时候已经得了老年痴呆症,需要别人全天伺候。
在此之前,老人住在二儿子家十多年,二儿子家也照顾了她。
其他几个人在自己母亲老了以后,没有跟母亲共同居住。
但也没有人有证据证明这几个人从不管自己的母亲。
于是法院认为,老二跟老六应该多得遗产,其他几个人也有继承权。
后来,老六拿到了44%,老二拿到了16%(90万),其他四个人各拿到了10%(50万)。
其中,老六的两个姐姐把10%都给他了,因为她们认为弟弟的确出力更多。
在此案件当中,纠葛最多的显然是谁对母亲付出更多,是不是对母亲付出最多就能够拿到更多的遗产。
显然,大家对这个问题心中都是有答案的。
例如王老太这种得了老年痴呆症的老人,一个人照顾她,心力交瘁,两个人照顾她,勉强有人帮,三个人照顾她,才能偶尔轻松。
王老弟一家人照顾了王老太五年,家里肯定是有人放弃了工作,其他人肯定也偶尔会被老人家的事情耽搁很多时间。
如此付出,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如果在物质上得不到补偿,得不到其他兄弟姐妹们的认可,会有多委屈。
好在法院判了,没有判平分,而是让王小弟多得到了很多,也让也照顾了母亲十多年的老二拿到了第二多的遗产。不然社会中的很多孝道都会因此丧失。
例如四川这对夫妻,他们把钱跟房都给了儿子,却要求女儿出钱治疗自己的癌症,结果如何呢?
四川这对70多岁的老夫妻,拆迁得了8套房和100万的拆迁款,他们大手一挥提前把东西全给儿子了,两个女儿一毛钱没有。
好景不过2年,老人家得了宫颈癌需要钱治疗,他们让儿子卖一套房,遭到了儿子的拒绝,于是跑到女儿面前,要求女儿出钱,同样遭到了拒绝。
他们的女儿表示,钱跟房都给儿子,责任也应该由儿子担。
这句话跟这个态度刺激到了老人,他们大骂女儿白眼狼,把女儿拖到街上,跪着求对方掏钱。不料女儿同样跪下了。
最后,老人威胁说他们要把女儿告上法庭。
后来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老人的治疗费用应该由三个子女平摊。
面对媒体的采访,得尽了所有便宜的男人,像是松了一口气的说“我同意每人1/3啊,我承担不起母亲的治疗费”
在这个四川家庭当中,治疗费还在前头,以后的养老送终才是大戏。大家都能够预见无情无义又偏心的老人,教育出来的儿子一定不会好好回报父母。被彻底寒了心的两个女儿也会更加坚定谁的便宜谁回报的心态。
什么样的老人才是明事理的呢?一定不会是四川这对夫妻。
例如广州这位阿姨,早些年立遗嘱,把房子和存款都给了儿子。原因是她的女儿已经出国了,儿子又离婚了,需要照顾儿子多一点。
直到自己生病,张阿姨的女儿千里迢迢从国外赶回来,放下了工作跟生活,全心全意照顾她,而儿子却说自己工作繁忙,不能照顾,两次住院都没有出力。张阿姨才改变心意,把存款留给女儿,把40平的老房子留给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