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思邈一个方子,有效去除痰湿,痰湿没了,很多怪病就消失了

神希园 2025-04-21 09:57:21

在中医里,有这样一个病症是非常常见的,它就是“痰湿”,这里的“痰”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痰液,一般情况下,它是指体内津液的异常积留,属于一种病理性产物,而这个“湿”,又被分为外湿和内湿,即外在的潮湿环境或体内的水液异常,均会导致这类病症发生。

对于痰湿患者来说,大多会有脾胃异常等病症表现,也就是说,体内痰湿较重的人,脾胃状况往往都不大好,因此,对药材的接受程度其实并不高,毕竟摄入体内的药材,有时会很难被脾胃吸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究竟该如何缓解症状呢?对此,有很多医生便想到了一个新的治病思路,那就是“泡脚”。

虽然泡脚听起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从医学角度而言,泡脚可是一个大学问,由于脚部的经络穴位较多,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泡脚或更有助于药效的吸收,而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下,他们找到了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的经典名方——“温胆汤”。

对中医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并不会对温胆汤感到陌生,这一方剂目前的文献研究,最早出自《千金要方》,后来在宋代医家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增加了两味药,之后被广为流传。即便是在当今社会,温胆汤仍在中医十大名方中占有一席之地。起初,这个方剂主要是用于煎服的,它不仅是化痰的主方,也是基础方,但后世医家另辟蹊径,尝试着用这个方剂来泡脚,没想到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温胆汤的中药配伍并不复杂,《千金要方》中所载的仅仅只有6味中药,分别是半夏、陈皮、竹茹、枳实、生姜以及甘草,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效果,陈无择后来增加了茯苓和大枣。如果刨除生姜和大枣这两味食药两用之品,也可以说只有六味中药,半夏、竹茹、陈皮、茯苓、枳实、甘草。

首先,陈皮和半夏算是老搭档了,在很多的化痰方剂里可以经常看见两者的身影,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化痰第一方”二陈汤,陈皮其实重在行气,化痰的力量不如半夏,因此,用在这个方剂里,也主要是为了“行气”,气机运行起来了,那么体内的痰湿也就会走得更快一些,避免积聚在脏腑内,而且半夏有了陈皮的帮助,其化痰作用也会得到更大的发挥。

关于枳实这味药材,古人称其为“破胸锤”,也就是说枳实一出马,就像是锤子一样,可以将痰湿给破开,同时还能起到降气的作用,可以从胸腔一直降到大肠、小肠,虽然半夏也具有降逆的效果,但对于比较顽固的痰湿来说,其力量也是远远不够的,但在枳实的作用下,整个药方降痰的功效也就加强了。

茯苓属于利水祛湿的常用药材,茯苓祛湿主要是将湿气引入膀胱,然后再随着小便一起从体内排出去,这些药材的相互配合,先将体内的痰湿给化解开,然后再随着二便,从体内排出,最终起到治疗病症的作用。

至于竹茹这味药材,由于它具有寒凉的药性,因此能起到清热的效果,痰湿聚集在体内太久,就会导致热邪产生,这个时候,竹茹的清热作用便就能得以体现,甘草调和诸药,可以让所有的药材更好地配合,进而发挥作用。

温胆汤的主要作用是“化痰化湿”,可治疗的病症有很多,比如因痰湿阻滞心脉所导致心失所养、失眠病症以及便秘、恶心等病症,均能用到温胆汤。温胆汤不仅可以作为汤药内服,更是可以泡脚足浴,都能起到良好的治病养生的作用,真不愧为“十大名方”之一的千古良方。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0 阅读:69
评论列表
  • 中医好历害的药王.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中医這点做到啦。能天天出來宣传大家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呢,这点中医还是做到啦。你要是说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是不对,那他们就会说你不爱国,汉奸等等。这点中医们也做到啦。有那些呢(小和尚、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雪尘、390155483、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哆啦A梦、蓝染惣佑介、 人生几何、 观海听潮、 冷℡夜、在梦里、渡我、 用户15xxx53)。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