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纬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纬钛科技”)宣布连续完成近亿元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其中天使轮由小米战投领投,宽桥恒松、雅瑞资本、iCANX基金、梅花创投、微光创投及老股东跟投;天使+轮由祥峰投资、雅瑞资本、iCANX基金、梅花创投、微光创投联合投资。
纬钛科技成立于2024年1月,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以视触觉传感和手眼协同技术为核心,提升机器人多模态感知和灵巧操控能力的机器人企业。公司成立仅1年,便在机器人赛道崭露头角,获得数十家创投机构的青睐。此次融资资金主要用在招人和产品迭代上。
面对全球具身智能浪潮的席卷,纬钛科技究竟有哪些大招?
01
做出“全球第一款”,海归博士上海创业
据了解,早在20年前,李瑞就开始进行机器人和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研究,在本科期间,他做了人生中第一个机器人,类似于扫地机器人。
后来,李瑞赴美读博,攻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此外,他还在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师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Edward Adelson教授。
据李瑞回忆,在读博期间,他发现机器人操作时如果只用纯视觉会遇到一些瓶颈,类比人类感官,其实触觉和视觉都非常重要,但当时,不管是学术界还是产业界,对触觉的研究都非常初级。
于是,在MIT读博期间,李瑞与导师Edward Adelson教授一起开创了基于视觉的触觉传感器(视触觉)的研究领域,并研发出了全球第一款超高分辨率的视触觉传感器——GelSight指尖传感器。
这一创新成果在触觉传感器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使触觉传感器在高分辨率、多维力探测、柔性操作、闭环控制等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多方面性能媲美甚至超越人类手指。
李瑞的这项研究不仅获得了学术界的高度认可,还推动了视触觉传感器在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机缘巧合下,2015年博士毕业的李瑞没有选择继续进行学术研究,而是在硅谷参与创办了一家无人驾驶公司Robby Technologies,这是最早研发部署基于计算机视觉、无需高精地图的自动驾驶技术的公司之一,并获得了YC和OpenAI数百万美元投资。
在市场上摸爬滚打9年后,2024年李瑞在上海二次创业,创办纬钛科技。谈及为何选择回到机器人赛道,他坦言:“在2015年的时候,要做通用机器人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我当时评估至少要在2035年才能够看到一些落地和应用,但是在2022年底大模型出现之后,我觉得这个时间被大大压缩了。”
至此,李瑞的创业版图再添一子。
02
抢跑机器人灵巧手赛道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加入到具身智能的浪潮之中,机器人已在医疗健康、汽车制造、集成电路等多个赛道布局。
尽管具身智能历经数年发展,机器人在形态和功能上越来越趋近人类,然而,在处理非标、高柔性与精细化任务时,机器人依旧难以替代人类,关键原因就在于它们缺乏灵活应对的“心灵手巧”。
而纬钛科技就以此为市场的切入点,开发了新一代的视触觉传感器。
如何理解这项技术呢?用一句话总结:让机器人的手可以像人类一样,通过触觉快速识别物种材质。
李瑞指出,当人拿着一个物体,手指表面被物体挤压发生形变,刺激手指头大约1000个神经元,由此形成神经电信号传递给大脑,这便是触觉与运动的闭环过程。
纬钛科技在机器人手指头内部放置微型摄像头,捕捉手指的三维形变信息,通过算法对其进行三维重建和结构反推,能够实现让一个机器人灵巧手的手指头上达到10000—200000个神经感应元,远超普通人手1000个神经感应元数量。
由此,纬钛科技的机器人便可以快速识别物品的材质,处理各类不同软硬度的物体,从而实现自适应抓取,应对各种复杂场景,赋能各行各业。
目前纬钛科技已与多家科研机构及头部制造业客户达成合作,在精密装配、柔性抓取等场景完成初步商业化验证。公司已实现小批量出货,逐步推动GelFinger在泛科研与工业市场同步落地。
“在即将到来的机器人2.0时代,通用类人机器人的核心能力是‘心灵手巧’,其中类人的触觉感知与手眼协同能力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李瑞表示。
03
小米抢着出手
在此次纬钛科技的天使轮融资中,其背后集结了数十家知名投资机构,其中小米作为战略领投方深度参与。
小米为何选择纬钛科技?
先从近期全球掀起的机器人浪潮谈起。从特斯拉Optimus到华为鸿蒙机器人,全球科技巨头正掀起新一轮“具身智能”技术军备竞赛。
而早在2022年,小米便以全栈自研人形机器人CyberOne(外号“铁大”)抢占先机。据公开资料,CyberOne身高177cm、体重52kg,搭载21个自由度关节,上肢电机扭矩峰值达300Nm,行走速度3.6km/h,曾以“全自研关节驱动”和“环境语义识别”技术引发行业震动。
依托小米澎湃OS系统,CyberOne可与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实时协同。例如,用户下班回家时,机器人可自动调节室内温湿度、启动扫地机清洁,甚至通过车载系统预判通勤路况。
然而,尽管技术参数亮眼,CyberOne上市三年后市场反响却始终不温不火。
尽管自研产品面临挑战,但小米对机器人赛道的战略决心并未动摇。但雷军对机器人赛道一直持看好态度:“我们相信,未来智能机器人一定会走进人们的生活”。
(张通社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基于此战略判断,小米在具身智能领域采取“自研+投资”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持续投入CyberOne等自研项目,另一方面以“投行化”思维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已投资近50家机器人厂商,覆盖上游技术、核心零部件及整机制造等环节。
从投资版图来看,小米此前已覆盖机器人芯片、传感器、视觉系统等细分领域,但触觉传感器领域仍存空白。此次投资纬钛科技,正是其完善产业链布局的关键一步。
纬钛科技凭借“视触觉传感”技术路径,研发出GelSight指尖传感器,成为市场上首款同时服务产业界与科研界的超人类触觉感知解决方案,技术壁垒显著。其产品已获国内外多家机器人企业采用,行业认可度较高。
小米+纬钛科技,“资本”与“技术”的深度绑定,能否让双方实现共赢?
纵观两者的结合,本质上是“场景+技术”的协同试验。小米拥有庞大的智能家居生态生产、完善的汽车生产车间,与精细的用户数据,纬钛科技则具备领先的触觉感知技术,双方合作有望加速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