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眼里的“北方”是广东之北都是北方。主要是从地理上相对于广东的位置,和从气候特征上有别于广东省的两大界线。当然也有人补充:广东人说粤语、客家话等,北方人说普通话;北方人吃辣,广东人不吃辣。
此次北行整整十天,对我而言,不仅完成了久拖未决的“我爸是我爸”事情,更是一次充满怀旧情怀的旅程。
十多年后的这次旅行,是一次与老同学们的深情重逢,再次的相聚,畅谈甚欣。那份真挚的情感又一次得到升华。





行驶中高速列车早已把思绪带回了往昔,列车窗外一路瞬间闪过的美景,虽然能被手机抓拍的到,可是那满怀深情的回忆却难以呈现,依然寄存在脑海中,且愈发深刻。

这湘江不是那湘江,遵义市的母亲河,注定与红色紧密相连。



因为“三线建设”,遵义的历史被重重地再添了一笔辉煌,遵义多了“五湖四海”的一众人群,文化的多元交融,激发了遵义城市创新活力。




当然,遵义最为流量担当的,还是伟大转折的“遵义会议”。
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起点,也是中国伟大复兴最为重要的历史进程。



红军是宣传队,红军是播种机,红军的精神代代相传。






位于正安县与绥阳县交界处的公馆桥,建于清代,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赤尾溪河上巨石砌成,是黔北最大的石拱桥,也是当时贵州通向四川的古驿道。
周围的百姓至今每年都会定期来这里烧香,这是对官员政绩的褒奖。






贵州是中国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溶洞资源。
大娄山山脉的双河谷溶洞,具体位置在遵义市绥阳县温泉镇双河村,是中国最大的溶洞群,也是亚洲最长的溶洞。
双河谷溶洞很宽敞,层层叠叠的岩池如地下梯田,错落有致,仿佛是人工精心雕琢而成,田埂线条蜿蜒流畅。池水清澈透明,倒影奇妙,岩壁和石柱美轮美奂,由近至远,在灯光的映照下,艳丽而神秘,缤纷变幻的色彩宛如步入天上亭台楼阁的仙境,如醉如痴,令人遐想!







清晨的湘江河畔,如今已成为遵义市民和游客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遵义的山地不仅具有丘岭地貌的特征,还有山地、丘陵等多种地貌类型,这些地貌共同构成了遵义独特而多彩的自然景观。
在凤凰楼顶俯瞰遵义城,环绕遥望,城市的古建筑与现代高楼交相辉映,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蓝天白云绿树,好一幅美丽的山城画卷,宁静以致远。


红缨子高粱是遵义地区的重要农作物之一,主要用于茅台酒酿酒。
红缨子高粱很适合在遵义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是酿造优质酱香型白酒的关键原料。

遵义果园内饲养的鸡,是不是看上去很精神呀。

老同学的孩子,从远方归来,对遵义的风土人情心驰神往,眷恋着乡村的纯朴生活,仿佛每一刻时光都在这里变得温柔而缠绵,缱绻旖旎。

谢谢你的阅读与观赏。
图文原创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