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征34%的关税,包含美国芯片吗?Deepseek给出了答案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4-05 10:47:42

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中国将正式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这一政策瞬间引爆全球舆论,而焦点中的焦点,正是中美科技博弈的核心战场——芯片。

 

有人拍手称快:“国产芯片终于能扬眉吐气了!”也有人忧心忡忡:“没了美国芯片,手机电脑会涨价吗?”更有人抛出灵魂拷问:“美国生产的芯片,真的会被这34%的关税‘一刀切’吗?”答案或许比想象中更复杂,也更耐人寻味。

美国芯片是否属于加税范围?

关于这个问题,我问了一下Deepseek,它给出的答案很明确:是的。

美国芯片的原产地是否属于美国本体,这个问题许多人看来比较模糊,因为许多美国芯片设计公司(如苹果、英伟达)将制造环节外包至中国台湾、韩国等地。

但在根据国际贸易规则中的原产地认定标准(尤其是涉及高科技产品),其原产地通常由设计研发的核心技术来源决定,而非仅由最终组装或制造地决定。

WTO及多数国家采用“实质性改变”原则,即产品的原产地取决于其核心技术和价值的来源,而不仅是组装地。比如英伟达的AI芯片、苹果的A系列芯片、高通的骁龙芯片等架构设计、专利技术、品牌所有权均属于美国公司,即使制造外包给台积电(中国台湾)或三星(韩国),其原产地仍被视为美国。

所以这会导致一个新的现象出现,美相关供应链 “暗度陈仓”。部分美企可能通过第三国转口或本土设厂规避关税,例如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使用的车规芯片,若产自中国境内则完全“免疫”。

一场“去美国化”的产业革命

关税战的本质,是产业链主导权的争夺。中国加税并非单纯报复,而是为国产芯片腾出市场空间。中国已攻克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等关键技术,28纳米及以上芯片产能占全球35%,2027年预计达39%。美国传统芯片厂商(如Wolfspeed、安森美)却因成本劣势陷入裁员潮。若美国芯片因关税涨价,中国企业可转向欧洲、日韩供应链,甚至加速自研。

 

反观美国,试图用关税保护本土产业,却可能适得其反——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自美芯片进口量同比下跌22%,而国产芯片采购占比提升至58%。

电子产品涨价?未必! 国产替代+欧洲供应链分流,可缓冲成本压力。例如华为手机已实现90%以上芯片国产化,作为高端品牌的华为不涨,友商很难开口!

这场关税战,究竟是国产芯片的“成人礼”,还是全球供应链的“至暗时刻”?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答案!

0 阅读:44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简介:一个具有灵魂的作者,网罗科技最前沿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