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若24小时内不撤回34%的报复性关税,美国将于次日对中国商品加征50%的额外关税。这场被外媒称为“疯狂”的博弈,不仅将中美贸易战推向新高度,更可能彻底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特朗普的威胁并非空穴来风。早在今年2月和3月,美国已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0%的关税;4月2日,白宫宣布对华追加34%的“对等关税”,使累计税率达到54%58。若中国未能即使撤回报复措施,50%的新关税可能将叠加生效,最终税率飙升至104%。这意味着,一件成本100美元的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时,仅关税成本就高达104美元——近乎“断交式”贸易壁垒。
此次中国对美全面加征34%关税的反制,打破了以往“精准打击”的惯例。过去,中方多针对美国农业、能源等关键领域,而这次则是“无差别覆盖”,甚至赶在欧盟等盟友之前率先行动。这种强硬姿态直接冲击了特朗普的“关税剧本”,他原本期待各国在威胁下妥协,而非正面硬刚。美国财长贝森特曾放话:“只要不报复,关税到此为止”,但中国的反击让这场“霸权游戏”彻底破功。
不过,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看似强势,实则自损八百。美国本土制造业依赖中国供应链,加税将推高生产成本,加剧通胀。4月7日,道琼斯指数因市场恐慌再度暴跌,白宫试图用“暂停对其他国家加税”的传闻救市,却被迅速辟谣。
更讽刺的是,美国民众已开始抢购囤货,多地爆发反特朗普示威,连加州州长也公开拆台,呼吁各国绕过联邦政府与加州单独谈判。
2025年的中国已非2017年时的对手,东盟与欧盟跃居中国前两大贸易伙伴,美国降至第三。即使对美出口归零,中国仍能通过转口贸易、产业链调整化解冲击。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言:“天塌不下来,手上有招、心中有数。”而特朗普的“断链”威胁,反而可能加速全球供应链重塑,削弱美元霸权根基。
中国的一记“重拳”惊醒了观望的盟友,4月7日,欧盟27国紧急会议商讨对美反制,越南、日本等国也在试探性谈判中保持强硬。特朗普试图用“终止中美谈判、转向他国”施压,但现实是:若全球主要经济体联合反制,美国将沦为“关税孤岛”。
这场“24小时博弈”不仅是中美的较量,更是单边主义与多边秩序的终极对决。你们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恐吓”会迫使中国让步,还是加速美国霸权崩盘?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观点。
中国出口商品就是再加100关税,美国同类产品还是中国产品的几倍价格,苦的是美国老百姓
川建国:骂名由我担,只能再苦一苦百姓了[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