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得漂亮!比亚迪鲨鱼在澳单月出口破5000

龙车小说 2025-04-18 16:00:34

单月出口量破5000辆,单月销售量破4100辆,对于一款皮卡车,特别是一款自主品牌的皮卡车来说,这绝对应该被当做头条新闻来报到的事件!靓子这时候,就想把这件事情“搞大”!毕竟,在被丰田、福特霸占多年之久的海外皮卡市场,比亚迪不仅将这一市场撕开了一道缺口,更是刷新了中国新能源皮卡的出海纪录(同比增长88.4%)。这场跨越赤道的商业狩猎,揭示着中国车企全球化战略的范式转变。

皮卡市场的生存法则

尽管近些年来皮卡在国内市场的热度持续走高,但销量冠军长城炮的月均销量也仅在5000台上下徘徊。但是在海外特别是对于露营、运输以及有拖拽需求的澳洲市场,皮卡占比达22.6%。这片年销量超20万辆的黄金市场,长期被丰田Hilux(市占率38.7%)和福特Ranger(32.1%)瓜分。但内燃机时代的护城河,正在电动化浪潮前松动——截至2023年底,澳洲新能源皮卡渗透率不足0.3%,传统巨头的新能源转型迟缓,为后来者留下了战略窗口。

比亚迪,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凭借430马力双电机四驱系统、2.5吨的拖拽能力、综合840km的续航能力、先进的科技配置以及出色的外观和外放电功能,赢得了澳洲消费者的青睐。

比亚迪敢“玩”得这么大,信心源于比亚迪独创的DMO越野平台。这以平台可谓深谙皮卡市场的生存法则。比亚迪DMO平台的NEDC馈电油耗为7.8L/100公里,比福特Ranger 3.0T柴油版12L/100公里的油耗降低将近35%。电机直驱取代了传统传动轴,智能电四和非承载式车身以及后独立悬架的使用,使得车辆的越野性能极为出色。比亚迪鲨鱼的技术特性,恰好刺入传统巨头的软肋——丰田至今未在澳洲推出混动皮卡,福特Ranger电动版则因续航焦虑(WLTP 370公里)迟迟未能量产。加之NVH水平提升至乘用车标准,这就使得传统的皮卡在鲨鱼面前显得落后了一个时代。

八年伏笔的澳洲攻略

比亚迪的澳洲征程始于2016年。当首批纯电动巴士K9登陆悉尼机场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探路之举。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22年:搭载刀片电池的ATTO 3(元PLUS)以4.1万澳元(约合人民币19万元)的定价切入市场,凭借510公里续航与五星ANCAP安全认证,迅速登顶澳洲纯电SUV销冠。

此后两年,比亚迪展现出精准的市场分层策略:2023年海豹以运动轿跑定位吸引年轻群体,海豚则通过3.89万澳元起售价锁定家庭用户;2024年鲨鱼皮卡携DMO混动平台登陆,直击传统皮卡痛点。更具杀伤力的是定价策略:鲨鱼皮卡4.9万澳元(约合人民币23万元)的起售价,较同级燃油车低15%-20%。这种“技术升维+价格降维”的组合拳,让其在珀斯矿业重镇与黄金海岸旅游区同步走红。

中国车企的全球化新范式

比亚迪在澳洲的突破,折射出中国车企全球化战略的三大转向。首先,比亚迪将目光锁定在了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右舵车国家,这样一来既能避开欧洲市场的贸易壁垒,又能将需求共性凸显出来,加之这些国家有着巨大的新能源车型替代空间,为中国车企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契机。

不仅如此,比亚迪将研发标准锚定全球标准,鱼皮卡在开发阶段即通过澳洲ANCAP严苛的32℃高温电池测试,其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针对袋鼠碰撞场景优化,夜间动物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7%。这样一来 ,在澳洲市场的推进就变得格外顺利。借助泰国罗勇府工厂(年产15万辆)的产能布局,比亚迪在东盟市场实现关税减免与物流成本压缩的双重红利。

写在最后:

从电动巴士到家用SUV再到皮卡,比亚迪用八年时间完成了从“中国供应商”到“本土化品牌”的认知升级。当悉尼港的游艇主们开始用鲨鱼皮卡拖拽帆船,当西澳矿场的工程师们习惯用车载电源驱动勘探设备,这场始于技术、成于战略的狩猎游戏,正在重塑中国制造的全球坐标。

0 阅读:12

龙车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