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湿气逐渐加重,人体容易受到湿气的侵袭。湿气过重不仅让人感到沉重乏力,还可能引发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问题,特别是对脾胃的影响更为显著。此时,正是调理脾胃、祛湿养生的最佳时机。通过合理饮食,选择一些有助于祛湿健脾的食材,可以有效地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湿气,保持身体的轻盈与活力。
一、艾草青团
所需材料:糯米粉:250克、艾草:适量(约50克,鲜艾草或干艾草均可)、清水:适量、白糖:50克(根据个人口味可增减)、植物油:适量(用于涂抹和防粘)、红豆沙(可选,作为馅料):适量

步骤:
1. 准备艾草:如果使用鲜艾草,将其洗净,切成小段;如果使用干艾草,先将干艾草泡水,待其软化后切段。用清水将艾草煮沸,煮3-5分钟,去除草的苦涩味,捞出艾草,沥干水分备用。
2. 将艾草打成汁:将煮好的艾草放入料理机中,加入少量清水,打成艾草汁。过滤掉渣滓,留下艾草汁备用。
3. 调制青团面团:在一个大碗中,加入糯米粉和白糖,慢慢加入艾草汁,用手或筷子搅拌均匀,直到面团变得光滑且不粘手。面团的湿度可以适量调整,如果面团太干,可适量加一些水。
4. 揉面团:将青团面团揉搓成光滑的球状,覆盖湿布,静置10-15分钟,让面团更加柔软,方便后续操作。
5. 分割面团:将静置好的面团分成均匀的小份,每个小份大约30-40克。用手掌将每份面团轻轻按扁,形成一个圆形的小饼。
6. 包入馅料:如果喜欢甜味,可以包入适量的红豆沙馅料。取适量红豆沙放在面团中间,将面团边缘捏合起来,包好馅料,确保封口紧密,防止蒸时露馅。
7. 蒸制青团:将包好的青团放入蒸锅中,蒸15-20分钟。蒸的时间根据青团的大小调整,确保青团熟透。蒸好后取出稍微冷却,外皮会变得光滑。
8. 享用:待青团稍微冷却后,可以享用。温热的青团皮软糯,艾草香气十足,口感丰富。

温馨提示:
(1) 艾草选择:如果使用干艾草,需提前泡水,浸泡时间大约为20-30分钟。使用鲜艾草时要确保彻底清洗干净,并煮沸去苦味。
(2) 面团的湿度:艾草汁加入面粉时,水分的控制非常重要。如果面团太湿,可以适量加一些糯米粉;如果面团太干,可以加入一些水或艾草汁调整。
(3) 馅料选择: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不同的馅料,如红豆沙、黑芝麻、枣泥等。如果不喜欢馅料,也可以做成纯艾草青团。
二、荠菜山药羹
所需材料:荠菜:200克、山药:200克、干贝(或鸡胸肉):适量(可选)、枸杞:适量、盐:适量、白胡椒粉:适量、生姜:2片、清汤或高汤:500ml、植物油:适量、淀粉(用来勾芡):适量、香葱:适量(可选)

步骤:
1. 准备食材:荠菜摘洗干净,去除根部;山药去皮,切成薄片;干贝或鸡胸肉可以用刀切成小粒(如果使用干贝可以提前泡软);枸杞用清水泡发,姜切片。
2. 炒香食材:锅中加适量植物油,先放入姜片炒香,再加入切好的干贝(或鸡肉粒)炒至变色。
3. 加汤炖煮:将炒香的干贝和姜片加入锅中,倒入清汤或高汤,开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炖煮5-10分钟,至汤汁入味。
4. 加入山药:将切好的山药片加入锅中,继续中小火煮10-15分钟,直到山药变软。
5. 加入荠菜:将准备好的荠菜加入锅中,继续煮5-8分钟,荠菜炒至软熟,颜色翠绿。
6. 调味:加入适量的盐和白胡椒粉,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继续搅拌均匀。
7. 勾芡:用淀粉加少量水调成水淀粉,慢慢倒入锅中,边倒边搅拌,直到汤羹达到你喜欢的浓稠度。
8. 最后装盘:将炖煮好的荠菜山药羹盛出,撒上泡发好的枸杞和切好的香葱段,增添香气和色彩。
9. 享用:荠菜山药羹可以作为一款清爽滋补的汤羹,热腾腾地享用,清香可口,营养丰富。

温馨提示:
(1) 山药的选择:选择新鲜山药,尽量避免选购表皮有黑斑或皱缩的山药,因为老山药的口感较差。如果遇到粘手的山药,可以戴手套操作。
(2) 食材处理:山药去皮时要注意小心,最好佩戴手套,避免山药的汁液刺激皮肤,造成不适。
(3) 汤底:如果家里有现成的高汤或者鸡骨汤,可以替代清汤,汤味会更浓郁,增加汤羹的鲜美。
三、蚕豆烧冬瓜
所需材料:蚕豆:200克(提前浸泡去皮)、冬瓜:300克、胡萝卜:1根、大葱:1根、生姜:3片、干贝(可选):适量、酱油:适量、盐:适量、白胡椒粉:适量、食用油:适量、水或高汤:适量

步骤:
1. 食材准备:蚕豆提前浸泡去皮,冬瓜去皮切块,胡萝卜切成薄片。大葱切段,姜切片备用。
2. 炒香葱姜:锅中加适量食用油,放入切好的葱段和姜片,炒香,出香味。
3. 加入干贝(可选):如果使用干贝,可以在此时加入锅中,稍微翻炒,增添鲜香味。如果不使用,可以跳过这一步。
4. 炒冬瓜:加入冬瓜块,翻炒2-3分钟,直到冬瓜稍微变软并均匀上色。
5. 加入胡萝卜和蚕豆:将胡萝卜片和蚕豆加入锅中,翻炒均匀。
6. 加水煮制:加入适量的水或高汤,水量刚好覆盖食材即可。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焖煮15-20分钟,直到冬瓜和蚕豆熟透。
7. 调味:加适量的酱油、盐和白胡椒粉调味。根据口味调整咸淡,再焖煮5分钟,让汤汁更加入味。
8. 出锅装盘:当冬瓜和蚕豆都熟透且汤汁浓稠时,关火,盛出装盘。
温馨提示:
(1) 蚕豆去皮:蚕豆皮较硬,需提前浸泡并去皮,这样吃起来口感更好。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是否去皮。
(2) 冬瓜切块:冬瓜的块要适中,不要切得太大或太小。太小的冬瓜煮时容易碎,太大的冬瓜不易入味。
(3) 胡萝卜的作用:胡萝卜不仅增加色彩,也能增添甜味。如果不喜欢胡萝卜,可以不放。
四、薏米红豆粥
所需材料:薏米:100克、红豆:100克、冰糖:适量(根据个人口味)、清水:适量

步骤:
1. 食材准备:先将红豆和薏米分别清洗干净,放入大碗中,用清水浸泡4小时以上,最好能提前浸泡一晚,这样更容易煮熟。
2. 煮红豆:将浸泡后的红豆放入锅中,加入足量的水(大约3-4倍水),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煮30-40分钟,直到红豆变软,略带开裂。
3. 煮薏米:同时,另取一个锅,将浸泡后的薏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沸后转中小火煮约30分钟,直到薏米熟透,米粒变软。
4. 合并煮制:当红豆和薏米分别煮至八成熟时,将两者一起放入一个大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视粥的浓稠度而定),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继续煮40分钟,直到红豆和薏米完全熟烂,汤汁粘稠。
5. 调味:煮至红豆和薏米都变软且粥汤粘稠时,加入适量的冰糖,根据口味可适量调整甜度。搅拌均匀,继续小火煮5-10分钟,让冰糖完全溶化,粥更加香甜。
6. 粥的稠度调整:如果喜欢粥稠一些,可以继续炖煮至喜欢的浓稠度;如果喜欢稀一些,可以适量加入热水调整浓稠度。
7. 出锅装盘:粥煮好后,关火,稍微冷却后可以装入碗中,趁热食用,味道更好。

温馨提示:
(1) 提前浸泡:薏米和红豆最好提前浸泡,这样煮的时间会短,且口感更加软糯。如果时间不够,至少浸泡2小时以上。
(2) 红豆煮软技巧:红豆的煮制时间较长,可以适当增加炖煮的时间,直到红豆完全熟烂。若担心红豆未煮熟,可以用压力锅来缩短烹饪时间。
(3) 粥的浓稠度:粥的浓稠度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喜欢稀一点的粥,可以在煮制过程中加入更多水;喜欢稠一点的,可以煮至水分减少。
为了应对清明时节湿气带来的困扰,我们可以通过简单又营养的食物,做出一道道既能祛湿又能养胃的美味佳肴。这些食材不仅能帮助调理脾胃,提升消化功能,还能增强体内的代谢,帮助驱赶湿气。将这些食材结合,制作成一锅美味的汤品或炖菜,既方便又美味,轻松达到调养身体的效果。让这道时令佳肴成为你日常餐桌上的一道必备菜肴,轻松迎接湿气挑战,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