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述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赘述于本文结尾
俗话说得好,“欠钱的是大爷”,这句话用到湖北前首富艾路明和他的债主身上就很合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当代集团欠债800多亿即将破产时,债主们生怕钱拿不回来,努力抢救它,还主动向法院申请了破产重整,但是重整结果出来后,债主们却不太满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当代集团为何会从龙头企业衰落到要破产重整的地步?破产重整的结果如何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代集团的诞生与衰落在读研究生时,艾路明发现尿激酶结晶,这种从尿液中提取的溶栓药物原料,在日本市场的售价高达每克3000日元,而武汉的公共厕所里每天都源源不断地产生着这种“液体黄金”。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发现彻底改变了艾路明的命运,他和6位同学承包了武昌区的上百座公厕,每天用三轮车收集尿液,在租借的厂房里搭建起简陋的生产线,正是这种被同学戏称为“最有味道的创业”,让艾路明在两年内赚到了人生第一笔巨款。

艾路明
后来艾路明用这笔资金注册成立了当代科技发展总公司,正式进军医药领域。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麻醉药市场,通过收购宜昌人福药业,迅速占据国内麻醉剂市场30%的份额。

人福医药
到了1997年,当代科技旗下人福医药成功登陆A股,艾路明的财富版图开始向金融、地产、文体等领域疯狂扩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艾路明以数百亿元身家成为2015年的湖北首富时,他的商业帝国就已经如同巨型拼图:人福医药掌控医药命脉,天风证券布局金融版图,三特索道占据旅游资源,当代明诚运营中超球队,这种“医药+金融+地产”的组合拳,让当代集团在十年内资产暴增。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这片繁荣背后隐藏着致命危机,艾路明沉迷于“蛇吞象”式并购,在2018年就斥资巨资收购华泰保险15%股权。

蛇吞象
更令人咋舌的是,他为重庆两江竞技足球俱乐部豪掷30亿元,却在七年内颗粒无收,这种不计成本的扩张,最终让当代集团的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截止到2021年后半年,当代集团总负债已达639亿元,其中短期债务175亿元,流动比率仅1.33,当医保局对麻醉药价格实施管控时,人福医药的毛利率瞬间蒸发,这个庞大帝国的根基开始动摇。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2年4月,5亿元债券的违约如同多米诺骨牌被推倒的第一张,引发了一系列的诉讼和债务纠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了2024年9月,债权人感觉当代集团无力还钱就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到月底时,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当代集团重整申请,这个消息让1100多家债权人既期待又忐忑,他们中既有国有大行,也有中小供应商,甚至包括数乾多名被欠薪的员工。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随后招商局集团的介入提出了118亿元重整方案:以70亿元收购人福医药23.7%股权,剩余48亿元用于债务重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招商局的这个方案被外界解读为“精准切割”,人福医药作为国内麻醉药龙头,年营收超200亿元,而当代集团其他资产已沦为“烫手山芋”,但债权人并不买账,普通债权组70.95%的赞成率仅比法定门槛高0.95个百分点,显示出强烈的分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债权人代表在重整会议上直言,说这相当于用他们的钱去救优质资产,问剩下的债务谁来兜底?更令他们不满的是,有人分析说,重整方案中普通债权的清偿率可能不到20%,而有财产担保的债权清偿率却可能达到82.2%。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为了能够不血本无归,这1100个债权人只能被迫为“次优选择”买单,这一现象折射出中国式债务处理的特殊逻辑:国资介入既防止区域性金融风险,又难免造成道德风险,这种“国企兜底”的破产重整制度在挽救企业存续的同时,也可能异化为债务违约的避风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代集团的故事不会是孤例,在房地产调控、医药集采、金融去杠杆的多重压力下,更多民营企业将面临生死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危机中也孕育着希望,招商局对人福医药的改造,可能成为央企整合地方资产的范本,武汉国资委对三特索道的重组,展示了地方国资的灵活应对,更重要的是,这场资本困局让人们重新思考:商业的本质究竟是追求规模的狂欢,还是价值的坚守?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信息来源:
原文记载于经济观察报2023.04.15关于:华泰保险股权转让“案外案” ST龙净15亿投资败北背后
原文记载于中国新闻周刊2022.05.25关于:知情人讲述中超重庆足球队解散内情:投入超30亿 员工讨薪无果
原文记载于澎湃新闻2025.04.03关于:曾经的湖北最大民企能否重生?当代科技重整方案获分组表决通过,债权规模超800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