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被杀,是明朝强大的开始,也是明朝衰败的开始
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上,最为后世文人墨客所震惊的一件事,莫过于方孝孺被杀了。方孝孺,本来是明朝有名的大儒。然而这个大儒得罪了刚刚来到南京,即将登基的帝王永乐帝,故而就造成了自己被杀的局面。但是如果只是一个得罪了皇帝而被杀的人的故事,自然不足以让人感觉到害怕。方孝孺之所以那么有代表意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迄今为止,方孝孺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诛灭十族的人。
这样一个人,自然有着许多让后人惋惜的地方了。从历史背景而言,方孝孺被杀,是在建文帝刚刚被朱棣给赶下皇位,下落不明,而朱棣即将成为永乐帝的时期。方孝孺本来并不受到明朝的重用,但是到了建文帝的时候,他却是朱元璋留下来教导建文帝的一个好老师。所以,方孝孺是建文帝朝廷里的忠臣,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但他被杀,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个忠臣。
永乐帝想要成为一个名正言顺的帝王,自然就要抹去自己杀掉可怜的侄子的这个黑历史,所以他想要得到建文帝朝廷里说得上话的人的支持。而方孝孺呢,对永乐帝并没有什么好感,他本身也极其讨厌以自己的武力,来破坏明朝即将走上正途的前景。实际上从今天来看也是如此。即使没有永乐帝的反叛,实际上明朝也并没有什么灭亡的危险,倒是因为永乐帝这么一闹,很多人都死在了靖难之役上。
方孝孺被杀带来的影响也是重大的。一方面,他是一个儒家代表人物,尽管他的儒家已经是程朱理学了,但是他毕竟代表着文人对朝政的干预,但是朱棣不像朱允炆那么喜欢文人墨客。并且朱棣感觉到朱允炆也是因为太过信任黄子澄这样的文人,才会导致被自己打败。所以在朱棣的眼里看来,百无一用是书生,除了被自己利用以外,书生没有什么别的意义。而朱棣把反抗自己的方孝孺给杀了。
一方面震慑了当时的朝廷内外的文人,他们以后只能兢兢业业地做君王的工具人,不然的话,就是方孝孺的下场,这自然奠定了明朝没有多少文官乱政的事情,也就把明朝以武治国,以及皇帝权力至高无上的基础给打好了。开启了明朝真正的辉煌时代,这是继承了朱元璋的治国理念,同时又让明朝上下可以更加团结的办法。从明朝延续的几百年来说,这的确是朱棣的一大创举。
诛十族,空前绝后啊!
怎么一个靖难大功臣就被朱棣杀了[得瑟][得瑟]
留着也没用就一张嘴,能干嘛,吹出个康麻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