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迪伦向父母表明了自己和海军上将苏振华的交往故事,原本以为这段恋情会得到父母的支持,殊不知父母听后却愁眉不展。
“孩子,这桩婚事你还要多想想,我们是过来人,肯定不会害了你!”
苏振华的军旅生涯充满传奇色彩,从一个穷苦人家的放牛娃一步步成长为海军上将,品行端正,是深受群众爱戴、军政兼优的开国上将。
既然条件如此出色,女儿的婚事会遭到二老的反对?
除了二十多岁的年龄差距外,最让陆家二老忧心忡忡的,便是苏振华上将复杂的家庭状况。
1无论革命初期、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战争初期,苏振华在革命道路上的表现都十分亮眼。
就连毛主席也公开表扬过:“工农分子很多人是没有多少知识的,但是通过努力变得有知识也是可能的。
我看,苏振华同志就是工农分子知识化的典型。”
苏振华将军在战场上是把攻坚克难的利器,在军政领域的成就同样璀璨耀眼。
自1954年4月担任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后,和司令员——萧劲光兢兢业业、亲力亲为,是舰艇出海三阶段政治工作和海军航空兵飞行四阶段政治工作的中流砥柱。
战场上挥斥方遒,仕途上平步青云,可苏振华将军的婚姻道路却充满曲折。
他的第一段婚姻,算是旧社会时期婚姻观念的一道缩影。
1929年春,年仅17岁的苏振华参加了当地的秘密游击队,并且半年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娘,我要当红军!”看到儿子在打击土豪劣绅的运动中大显神威,如今又听闻儿子萌生了革命的念头,母亲心中百感交集。
身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她为儿子感到骄傲自豪;但身为一名母亲,她的心中又有说不出的滋味。
“孩子,加入红军给穷人打天下,才是正道;但你现在还没结婚,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怎么着也得给咱老苏家留个后!”
苏振华听了母亲一番话,五味杂陈,母亲到现在都不知道当初哥哥跟随北伐军上战死沙场的消息,自己要不要完了母亲的心愿?
正当他犹豫不决时,母亲已经托人介绍了邻村的一名女子——余姣风。
尽管心里面不认同,可一想到自己从小被母亲拉扯长大,实在不容易,怎么着也不能寒了母亲的心!
一套简单的婚礼仪式结束,苏振华不仅没来得及感受婚姻生活,就连妻子的相貌都没印在脑海,就来到红军部队报到。
离乡数年,当苏振华再度与家里人取得联系后,他已经和余姣风天人永隔。
原来当初跟随彭老总南征北战时,国民党反动派已经封锁苏区,余姣风被压上了莫须有罪名,在反动派的追杀下东躲西藏,最终积劳成疾,因病去世。
得知消息的苏振华内心久久不能平复,自己戎马沙场多年,对得起党和国家,对得起老百姓,但唯独有愧于余姣风。
2时间来到1938年,当初那名“红小鬼”已经成长为革命的中流砥柱,苏振华出任抗大第四期第一大队队长。
虽然是名干部,但苏振华却总以身作则,这一点让队内的其他同志十分认可,也正是这份吃苦耐劳的精神,让苏振华迎来了第二段感情故事。
抗大有位十七岁的女子,叫做孟玮,从上一次在山上劳动,和苏振华有过一面之缘后,孟玮便对这位老大哥心心念念、魂牵梦绕。
患难时见真情,这对革命伴侣手牵手度过了最为艰难的一段时光。
当贵州解放后,苏振华和孟玮一起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一起在新中国发展的道路上埋头苦干……
苏振华将精力全部倾注在事业上,对于家庭而言必然有所疏忽,很多时候都是妻子孟玮一个人照顾七个孩子。
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可感情生活上的裂隙却越来越多,当苏振华意识到不对劲时已经为时已晚。
一次小小的争吵成为婚姻破裂的导火索,当看到妻子拿出的离婚书后,苏振华始料未及,恍如遭遇晴天霹雳。
“咱们都有6个孩子了,就算为了孩子们,也得把日子过下去了!”
这一次夫妻二人再没争吵,但交流却约等于零,甚至在一年后孟玮还搬离家庭,来到机关宿舍居住。
“一日夫妻百日恩”,更何况他们还是20年的父亲,但感情这事说来实在奇怪,多次挽留未果,苏振华终于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
孟玮虽然从苏振华的生活中消失了,可仍活在他的感情世界里。
面对孟玮的不辞而别,苏振华没有一句怨言,反而让子女们不要参与长辈的事情,让孩子们定期探望母亲。
3国庆十周年之际,苏振华带着孩子们前往天安门城楼参加晚会,他一只手抱着小儿子,另一只手牵着女儿,还有俩孩子抓着他的衣服。
一旁的王光美同志实在看不下去了,笑着说道:“老苏啊,你这个‘半边户’实在不容易,又当爹又当妈,这可不是个办法!”
苏振华看了看孩子们,又看了看刘少奇夫妇,从脸上强挤出笑容回应道:“家里缺人帮,一肩挑两担。”
这是苏振华将军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家里可一点不比工作轻松。
他始终没有萌生寻找另一半的想法,经历了两次失败的感情,他好像没有那股心劲了。
直到毛主席的劝导,苏振华的心境总算有了改观。“捆绑成不了夫妻,既已离了,就再找个合适的嘛,天涯何处无芳草。”
是啊,“天涯何处无芳草”,而芳草竟在苏振华的眼前!
这年秋天,大连海军文化宫举办活动能够,政治部文工团进行演出。
当灯光聚焦在舞台之上,一位年轻的女演员翩翩起舞,她便是陆迪伦。
演出即将结束后,台下的萧劲光才终于把眼神落在了好友苏振华身上。
可此时的苏振华将军仍旧没能从舞台回到现实,还在欣赏陆迪伦优美的舞姿,这一不经意的举动,却让萧劲光留了心。
陆迪伦是个热情善良的女孩,对于苏振华上将,她十分敬重,但二人能不能交往,还得看苏振华将军,他心中的负担实在是太重了。
毕竟比陆迪伦大了足足二十多岁,女孩正处于爱情的十字路口,而自己却走完了两段婚姻,即便结为革命伴侣,别人会怎么看?
听完苏振华的担忧,萧劲光坐不住了,“自古以来老夫少妻的组合多得是,心诚金石都能开,婚姻的闸门自然也能打开。
只要你愿意,小陆同志愿意,至于别人的看法,那就不是你们的事了。”
二人突破了内心的芥蒂,走到一起,但到了陆迪伦父母这一关,却陷入僵局。
虽然苏振华将军是位优秀将领,但他们并不看好这段婚姻,女儿若是嫁给他,除了成为妻子之外,还要成为六个孩子的母亲。
在二老眼中,陆迪伦还是个孩子,又怎能担负起照顾孩子的重任?
但说一千道一万,客观因素终究不能成为爱情的主导因素。
面对父母的反对,面对外界的风言风语,他们还是选择站在一起。
苏振华一位四十多岁的将领,都能突破世俗的眼光,自己身为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女性,又怎能做出妥协!
婚后生活对于陆迪伦来讲,确实是个巨大的挑战,她既要做一名合格的妻子,又要做好六个孩子的母亲。
特殊时期,苏振华将军遭到了错误批判,五年的流放生活艰难万分,但陆迪伦却始终不离不弃患难与共,若不是有他的陪伴,真不知道苏振华将军的日子该怎么过!
结语“我认为纪念我丈夫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他崇高的思想和品德留下来,作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1979年2月,苏振华将军逝世,此时的陆迪伦没有了可以依靠的臂膀,但风风雨雨这么多年,她已经成长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女性。
她回顾丈夫戎马一生,编著《苏振华传》,兑现了当初的诺言,她是一位优秀的妻子,也是一名优秀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