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诗有好几万首,佳作非常多,脍炙人口的也不少,不是非常优秀的作品,肯定不能进入教材的,但凡能进入学校教材的肯定精品中的精品。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描写山川河流,亭台楼阁诗词歌赋比比皆是,当然文章开篇,这首崔颢写“黄鹤楼”唐诗,绝对写的文冠古今。正是这首非常优秀的诗篇,千百年来无人出其左右而流传甚广。据说当年大诗人李白看到崔颢这首诗,都形惭意愧,自叹不如,可以见崔颢文学素养有多么高的水平。李白对崔颢的《黄鹤楼》如此佩服五体投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该诗的卓越文化价值和社会广泛的影响力。

江南有三大历史名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几乎每一座历史名楼,都有文人骚客的诗歌文章,风流雅士的名篇佳赋予来颂扬和赞美 ,当然黄鹤楼不例外。黄鹤楼堪称“江南第一名楼”,这座楼命运多舛,历史上有记载的明确损毁事件有10次以上,仅仅明清两个朝代。

纵观此楼短短一千多年的历史,光明确记载了27次重建记录,这包含修复性重建,最近是1981年启动最后一次重建。这里可以看出黄鹤楼的历史有多么的悲壮,又能看出黄鹤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胜地,黄鹤楼不仅仅的一个旅游景点 ,一个建筑物,一种文化艺术,更是人们对乡愁对历史遗产的保护以及文化传承。其实黄鹤楼就是一座的楼,特殊就是特殊在有历史底蕴,还有丰富的被神话的传说在里面,还有在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名人写些诗词文章 ,这样更加使黄鹤楼名声遐迩,再加上这首千古绝篇崔颢的《黄鹤楼》,更是把黄鹤楼名声推上更高的程度。

崔颢这首诗具有清晰的框构、丰润的内容以及精湛的写作技艺,一经问世,就脍炙人口,从而迅速拥有广泛的影响力。所以说这首诗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力。如果不是崔颢这首诗,有那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气势,李白这个人名气也非常大,如果没有技压一头的本领,岂能让一向高傲李白,俯首称臣,自愧不如。以致李白对崔颢的《黄鹤楼》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叹望尘莫及,就甚至写了一首顺口溜,来表达自己对崔颢的水平敬佩之情:“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一生喜欢游山玩水,还有一个习惯 ,每到一处,都有行诗歌赋,总要写点东西,看到此楼已经是名篇,水平上更是无懈可击,在写已无从下手,所以无奈写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首千古绝唱,创作时间无从考证,后人根据史料,推测为崔颢中年游历途中,经过武昌时所作,大概唐代天宝初年,由于当时他官时失意,仕途不顺而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当时武昌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因仙人乘鹤而得名,也是是唐时长江沿岸三大名楼之一。

该诗因突破七律格律却意境深远,传言当年传说李白登楼后而想赋诗一首,因感叹服崔诗天衣无缝而停笔,此事更助推了《黄鹤楼》的经典地位。当时崔颢官途不顺,又加之个人失意与自然美景的有机融合,以此借黄鹤楼的神话与实景,来表达时空寂的人生无常,以及乡愁的万千感慨,成就了这首千古不朽经典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