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溯源记:义乌永不眠

赵继成说商事 2025-01-16 22:04:43

从源头工厂到直播商家,义乌年货借助直播电商蝶变。

全文6000字,读完约需要10分钟。

“新年集上年画暖,满街姹紫嫣红。画福画寿画从容。窗前亮风景,帘后俊儿童。”

这首《临江仙·年画》把新年到来之际的喜庆气氛,勾勒得淋漓尽致,也展露了独有的东方传统习俗之美。

但你可能想不到,类似年画这种具有鲜明的节点性消费特色,且人均消费相当低频的节庆用品,却已然发展成为了一门大生意,滋养着众多商家,成为许多人发家致富乃至逆转命运的“梦想之地”。

2025快手年货节收官数据显示,平台节庆用品/礼品订单量同比增长54%,动销商品数同比增长32%,涌现出七彩旋转走马灯、迎春福字年货挂件、蛇年春联四件套、春节大门福字悬挂灯笼、烫金新年快乐红包、五福中国结新年挂饰等百万GMV爆品。

这其中,很多爆品都来自于义乌,这个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承包了国内80%的年画与春联消费市场。

在《义乌奇迹启示录》一书里,作者说,义乌人靠着“鸡毛换糖”吃苦耐劳的商业精神,把一个个小品类做成了一门门大生意,用四十年时间将义乌打造成全球知名的富饶之地。

而以年画、春联等为代表的节庆用品,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样本,也是管窥义乌商业模式、产业升级的缩影。

1月初,我从北京专程奔赴义乌,实地走访了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下骆宅社区、白岸头主播第一村等地,了解那些在义乌的创业者,是如何把节庆用品这个小品类,做成了一门大生意。

尤其是,随着以直播电商为代表的数字化平台的兴起,给他们的生意带来了哪些新机会,整个产业链又在悄然之中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

1

源头工厂的生意经:

他们是义乌的“底盘”

将电商看作最大的机遇

改革开放之初,义乌人敢为天下先,率先开放商品交易市场,凭借“鸡毛换糖”的精神,走南闯北,把义乌的商品卖到全世界。

义乌也因商而兴,成为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城市”,一个县级市,吸引了将近200万外来人口和2万左右的外籍人口。

“我老家墙上刷的标语是‘要想富,先修路’,我一到义乌,看见墙上写着‘没有梦想,何必义乌’,被震撼了,那一刻我决定,就这儿了!”一位来义乌创业多年的老板对我回忆。

而见证了义乌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伴随着义乌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第一批创业者,堪称义乌的“活化石”,也是生意的基本盘。

此次到访义乌,我拜访的第一批创业者就是他们。

在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节庆用品专区,我见到了新桃年饰、宝娟年画的创始人,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义乌人,经营年画生意三十多年,对整个年画产业了如指掌。

新桃年饰的老板王伟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广州、香港地区做贺卡。由于当地人有互相送贺卡的习惯,而内地送礼更讲究实用,于是他返乡后转型做年画。因为坚持做高端和品质,王伟忠的生意依然比较稳定。

“我们家的产品属于年画行业比较高端的”,王伟忠说,这些年他拿过迪士尼米老鼠、喜羊羊、跳跳虎、小奶龙的商标授权,在广州专门养了一支设计团队,确保设计的差异化和领先性。这在同行中并不多见,因为年画有鲜明的淡旺季,如果没有一定的实力和决心,很难养一只全职的团队。

在用料上,王伟忠也是毫不含糊,他指着一款有多层材质的中国结说,“这个纸的厚度,足够保证一年都不会走样变形,用户拿到货一比就知道了。”

为了更灵活地组织生产,同时降低工厂运营成本,新桃年饰参与了浙江开展的“共富工坊”建设,通过合作分包的方式完成年画的手工制作和打包环节。

在销售渠道上,有常年合作的经销商伙伴从王伟忠这里拿货,分发到全球各地的大型商超。在国外市场,年画在东南亚颇受欢迎,印尼、马来西亚地区的华人普遍收入较高,对品质有更高的要求,不差钱。

目前,外贸生意占到新桃年饰年营业额的20%左右,并仍然处于增长的状态。

如果说面对竞争,新桃年饰的打法是品质,那么,宝娟年画的另一个优势则更为突出,那就是“全”。

一方面,体现在全产业链上,宝娟年画从设计、研发、生产到销售全产业链布局,在上游拥有多家工厂;另一方面,体现在宝娟年画做全年的生意,上半年为圣诞节忙活,下半年为春节生产,工厂全年开工,工人全年有活干,大大提升了产能利用的效率。

但即便如此,在他们的身上,还是能够看出典型的义乌人做生意的一大特色,就是专注于小品类。

义乌人特别善于从很微小的缝隙市场、边缘市场切入,不贪多,然后逐步做大。用互联网的话说就是“重度垂直,点状引爆”。

我好奇地问王伟忠,为什么你们只做年画,而不做春联,这两个不是紧挨着的吗?

他笑着说,这就是很多人不了解这个行业,春联看似简单,其实极为复杂,没有长期的积累很难做好。比如,一般人看春联都差不多,其实哪副字好卖,只有长期做的人才知道,而且春联有不同的尺寸,1米、1米3、1米6、两米等等,每个尺寸都有6~8个字,打包发货极为麻烦,一旦退货更是个麻烦事,所以大家彼此守好自己的一摊事,就足够了。

“我们年画行业很好玩,只要你心不黑,生意很舒服的,一家企业一年产值三五千万,并不太难,如果你太急于赚大钱,那可能就离破产不远了。”王伟忠说。

谈到电商浪潮,王伟忠和宝娟年画创始人楼宝娟,表达了一个相同的观点,即直播电商是行业最大的机遇。

粗略估算,目前年画用品行业的电商渗透率超过40%。没有人可以拒绝这个巨大的增量来源。

采访时,楼宝娟的手机弹窗跳个不停,都是全国各地找她拿货的客户,她本人身兼义乌市文化礼品行业协会会长,还要积极地为行业发展发声。

虽然自己没有直接下场做直播,但楼宝娟在拥抱电商上毫不含糊。“我们会针对直播电商渠道的人群需求,专供一些特定的产品,给出更高的性价比,直播电商是我们这个行业很大的发展机遇。”楼宝娟说。

2

供应链玩家的生意经:

左手货盘,右手达人

他们是义乌的“新生代主力军”

如果说宝娟年画、新桃年饰是源头工厂型商家,那么接下来,我去拜访的青仪商贸公司,可以称之为供应链玩家,属于供货型商家。

这一类玩家,我们可以理解为中间商,他们一般不专门自建年画工厂,也没有养研发团队,但他们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在传统工厂不知道如何迎接直播电商的时候,率先入场,左手对接源头工厂,右手对接直播达人,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为上游找到了新的增长通路。

同时,他们为整个产业带来了数字化升级的新机会,也为电商消费者提供了性价比更高的货品。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把经济增长的奥秘归结为分工,因为分工所以专业,因为分工所以高效。

现代经济学提出“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从自己的优势出发,找到自己的价值。

这一类供货型商家的成功,就是在复杂的分工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建立了“比较优势”——他们比源头工厂更懂电商,他们比电商主播更熟悉货源,于是他们成为了产业链上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青仪商贸公司创始人、快手供货商家赵希雄的故事就很具有典型性。

赵希雄是90后,大学专业是土木工程,毕业后先后从事建筑工程、产品销售等工作,但他心里始终没有放下“创业”的念头。2019年和妻子定居义乌后,刚好赶上直播电商爆火,于是便和几个朋友一起进入直播电商赛道做直播,招了三四个主播,自己租仓库发货,结果第一年就亏了二三十万。

“那是正儿八经第一次创业,结果就亏了,那时候年轻,亏钱亏得很痛苦。”赵希雄说。他把自己关家里一个多月,研究同行、产品和数据,最终痛定思痛,决定转型做供应链。

“2020年,当时就发现很多主播缺少优质货源,很多工厂也找不到优质主播,刚好我在义乌源头产地,也了解直播,这事儿一定能成!”赵希雄回忆道。

他在快手开设店铺“知临家居生活馆”,最开始一天两单三单,后来15单、30单,再后来增长越来越快,经常打包到凌晨,但赵希雄非常开心,他感觉这一次踩中风口了,生意一下子引爆了。

不过,生意场上没有秘密,随着越来越多的同行涌入,行业越来越卷,赵希雄的生意也面临压力。

“你们如何做出自己的优势呢?”我问。

“体现在几个方面,”赵希雄说,“一个是货,我们团队更善于分析数据,更懂年轻人喜欢什么。”比如,过去的福筒颜色以红色为主,比较单一,他们会要求厂家加上金色,红配金,寓意财源滚滚,万事如意。在搭配上珍珠挂饰、彩色卡片等装饰物,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其次,他们的备货能力强,因为下游渠道打开了,出货量大,所以上游的厂家信任他们,敢于备货。而新进来的商家,如果让工厂备10万单,工厂可能不敢接,因为一旦卖不出去,第二年就都是亏损。

凭借多年的合作信誉,赵希雄已经积累了20多家长期合作的厂家资源。

还有就是服务,他的团队非常重视客户服务和用户评价,别家可能只有一个运营、一个客服,他这边至少配三个以上,随时对客户的询问作出反馈,每个店铺的售后评分都做到了5分。

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就是价格,电商平台不可避免要拼价格,赵希雄的价格优势来自于“规模效应”——因为量大,所以更好和厂家谈价格;因为价格更实惠,所以量就更大,由此形成了“飞轮效应”。再加上平台补贴,他给主播的佣金比别人更高一点,主播积极性更高,优势就会更加明显。

今年年货节期间,团队准备了近百款节庆用品,仓库每日的发单量就达到2-3万单。

在整个义乌的产业链中,像赵希雄这样的供货商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中间商角色,在我看来,他们的价值至少体现在三点:

1、帮助上游借助电商新通路,获取生意增量,产出爆品,消化库存;

2、帮助达人找到匹配的货源,减少找货时间,降低经营成本;

3、为C端消费者提供款式新颖、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商业观察者刘润说,赚差价是中间商表面上的盈利模式,通过降本增效赚差价才是中间商真正的商业模式,也是他们真正不可替代的地方。

确实如此。

3

自播商家的生意经:

他们是义乌的“外来人”,

凭借直播电商红利,闯出一片天

经济学家何帆在《变量》一书里说,“义乌是一个低调得不能再低调的地方,吸引了一群最草根的企业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些‘蚂蚁商人’:小的是美好的,小的是灵活的,小的可能是‘隐形冠军’。”

接下来我要介绍的,就是义乌的“蚂蚁雄兵”,他们多数是义乌的外来人,因为“没有梦想,何必义乌”,而来到了这里。

他们先人一步洞察到了以快手为代表的直播电商平台的机会,聚集在江北下朱村、下骆宅社区、白岸头村等直播创业基地,通过视频积累粉丝,通过直播带货实现变现。

他们多数以夫妻老婆店的模式运转,轻创业,低成本,夫妻俩就是视频里的主演,也是带货的主播,忙不过来的时候,还会在当地雇一两个主播来帮忙。

平姐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她和老公来自四川,来义乌之前,曾在成都、西安、北京等多地工作过,刚来义乌的时候做批发生意,碰巧赶上快手电商兴起,于是也拿着手机拍拍日常生活。

“那个时候走在街上,全是拍短视频的,比如突然有人泼一盆水,浇到另一个人身上,我们都见怪不怪了,知道那是在拍视频,如果是第一次来的人,一定会被吓一跳。”平姐笑着说。

开始带货,出于偶然,平姐随手拍了一只杯子挂到了快手小黄车上,结果实现几十万播放量、1000多个订单,第一次挂小黄车就爆单了。

于是平姐决定全力以赴做直播,给快手账号起名“义乌平姐家居生活馆”,日常挂日用百货,到了节庆就主推节庆用品,一年下来GMV可以达到数百万。

“我们非常感谢快手,这个平台让我们抓住了直播的红利,改善了家庭生活。”平姐夫妇说,他们得益于较早入场,抓住了直播电商的红利,如今百万级的粉丝量,只要精耕细作,就可以带来不错的收入,他们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

鑫哥的案例也很典型,他的老家在陕西咸阳,2018年来义乌创业,只有初中学历,之前干出七八年厨师。

来义乌之后,赶上直播电商红利,他开设账号“义乌鑫哥扫好货”,全力以赴做快手,积累起了百万的粉丝量。如今夫妻俩在义乌白岸头村,租了一层楼约200平米的仓库。

我们来拜访的时候,他刚刚下播,嗓子有些嘶哑,他的妻子正在旁边埋头打包, 雇的主播正在卖力介绍产品。

鑫哥说,他的成功,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赶到一起了。

入场的时候,正好赶上直播电商的红利期,积累起了粉丝;义乌得天独厚的完整供应链,为他的生意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义乌还有通达全球的快递物流网络,成本低,效率高,这也是在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优势。

人和,体现在他的亲和力。鑫哥说,在直播间里,要了解用户的心理,大家喜欢什么,在意什么,过年过节憧憬什么,介绍产品的时候要说到心坎里。

比如今年桃木仿玉雕的中国结是爆款,鑫哥会结合传统文化,把玉的寓意、桃木的寓意说给用户,说到用户的心里去。

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价格要有竞争力,别人一单赚5块,鑫哥一单赚两块。

“薄利多销,少赚点不就行了吗?抱着这个心态还能干不好?”鑫哥说。

这几年,虽然竞争激烈,鑫哥的生意一直不错,好的时候一年有几百万的销售额,比起之前做厨师的工作,强了太多。

“你这是典型的中国梦样本啊!”我笑着说。

鑫哥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如今,他把赚来的钱在老家咸阳置办了不少商铺,实现了“睡后收入”,这在没有来义乌之前,恐怕做梦也想不到。

而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义乌上演。

4

“没有梦想,何必义乌”:

直播电商为产业升级

和渠道融合注入新活力

在义乌白岸头村的村口,我见到了多次从创业者口中听闻的“没有梦想,何必义乌”宣传墙。

虽然旁边只是寻常的生活图景,老人在晒太阳,孩子在奔跑,我却感慨万千。

如果回到40年前,有人站在这里说,40年后这里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一定没有人信,但“鸡毛换糖”的商业精神,对吃饱饭的渴望,以及时代一波又一波的洪流,把义乌带到了彼岸。

义乌就是中国的缩影,也是改革开放大时代下最绚丽的篇章之一。

义乌没有“围墙”,义乌的创新和奋斗也没有止境,当下的义乌正在从中国走向全球,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质造,从传统渠道走向线上线下融合。

《义乌奇迹启示录》一书说,义乌的成功,一得益于人的奋斗精神,二离不开产业的融合,生产和销售的融合,让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互相拉动,不断升级。

眼下的义乌,在以快手为代表的直播电商平台的推动下,正在迎来新一波快速增长,带来产业链的新一轮迭代升级。

快手电商数据显示,2024年,包括义乌在内的金华地区节庆用品/礼品类目订单量同比增长71%,动销商品数同比增长82%,动销卖家数同比增长101%。

直播电商重塑了产业链的逻辑,加速了融合的过程,让上游的源头工厂、中间型商家,以及下游的批发商和终端消费者,实现了更快更精准的连接,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局限,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优化了消费体验。

因为有了像赵希雄这样的供应链商家,上游的工厂,可以更敏锐地洞察到市场的需求,小单快返,提升爆品研发的成功率,减少积压;中间的贸易商,因为提供降本增效的精准连接,而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收获了不菲的价值回报;下游的达人以及终端消费者,拥有了更高质价比、更高性价比的商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直播电商产业链的兴盛,带来了低成本的就业机会、创业机会,为义乌本地人和平姐、鑫哥这样的外来创业者们,带来了实现人生逆转的可能性,实现了中国梦。

而义乌也是受益者。四十年来,义乌永不眠,义乌的创新生生不息,义乌的精神代代传递,义乌的商品漂洋过海。

《义乌奇迹启示录》里说,创新、奋斗是义乌永恒的主题。祝福义乌,祝福每一位怀揣梦想的人。

0 阅读:6

赵继成说商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