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住房是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很多百姓奋斗一生就是为在城里买到一套住房。但其实除了城市商品房,还有农村的自建房,相较于城市商品房而言,自建房的成本明显要低很多,并且居住环境更宽敞。
而国家规范落实一户一宅政策,引发了不少争议,农民质问:为何城里人能多宅,我们不行?
在我国农村,属于农村户口的可以向村集体申请宅基地,然后自建住房。近几年,农村人口也富了起来,不少农村人在宅基地上建起来二、三层小别墅,居住空间宽敞,属实是比城里住房住起来更舒服。还有很多早前走出去的农村人,嫌城里生活成本太高,压力太大,转而回到农村盖起来房子。
在过去,宅基地管理不是很严格,很多家庭会自行在看好的土地上建造住房,有的一个家庭占有两三套住房,声称是给孩子准备的。但其实这些多占的住房根本没人住,全部空置,还有的因为年久失修,房屋报废,空占土地。
自去年开始,国家开始办理农村住房确权证。一户多个住房的,只能办理其中一套的房屋产权证,严格落实一户一宅政策,这一点引发了很多百姓的不满。
当前很多家庭在城市可以拥有多套住房,一来是为儿孙准备的财产,二来是作为投资手段,可以用来对抗货币贬值。而农村住宅却被限置一户一宅,也难免农民百姓会心有不满,凭什么只有城里人可以多宅?
其实这并非是区别对待。城市的住房占用的土地是建设用地,并且开发商在获得土地时缴纳了土地使用权的费用,后续经过投资开发,建成商品房后卖给消费者。
如果是家庭的资金允许,是可以获得多套住房的,并且城市住房需要缴纳契税,所以城里人虽然可以多宅,但是其中付出的成本也同样很高。
而农村住房,宅基地申请是无偿的,并且占用的是耕地。如果可以一户多宅,就是对农村耕地的浪费,而我国的耕地面积本就不足,都被用来盖房子了,日后靠什么养活人口大国。
并且随着城乡发展差距越拉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口走入城市,农村住宅空置率很高。很多家庭仍然占有住房,是为了后续拆迁能够获得补偿,根本就不是为了满足居住需求,这也是对土地的浪费。
当然了,子女仍然居住在农村并不是得不到住房。一户一宅,以户为单位,只要子女成年成家分户后,就可以向村集体申请宅基地,建造自己的住房。如果是家庭收入可以,完全可以到城里买房,在城市买房没有限制,只要有钱想买多少都可。
前几年,国家对于宅基地的管理不太严格,导致不少人钻了空子。
首先,农村住房非法买卖。宅基地的申领群体是农村人口,并且不得买卖,只享有使用权。而有的城里人,在城市生活决定厌倦了,就想到乡村来体验生活安度晚年,用极低的价格购买了农村住宅,由于购买行为违法,该住房在是无法获得产权证的。
第二是农用土地变为建设用地。在城市建造住房拿到土地使用权需要付出的成本非常高,所以很多开发商把主意打到了农村。对于村集体而言,想要为村里实现收益,就会将农村的部分土地使用权卖给开发商。土地在开发商手中价值直接翻倍,然后再卖给客户,赚取收益。开发商获得巨额利润,而农村的土地却受到破坏。
第三是违建严重。近几年,农村因违建被拆除的住房不在少数,大批量农村人口转移至城市后,农村耕地被闲置,有人从中发现了商机。承包一大片的土地进行集体经营,管理果园。
为了能更好地管理土地,会在耕地上建造住房。看似合情合理,但是这类住房属于违建,国家住房管理局会要求房主自行拆除,否则将申请法院强制拆除。
小结综上所述,农村住宅和城市商品房的性质本就不同,所以不会采用统一的管理措施。并且农村住宅的空置率极高,构成对国有耕地的浪费,不如交还国家用来统一规划管理,更大程度地发挥土地价值。至于子女的住房问题,大可以分户后申请宅基地建房,根本无需事先储备。对此,读者朋友们有何看法?
城里人有房,农村人有地,我们城镇下岗的只有个户口
一人一宅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