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12种野生猫科动物。

宅家的棉花糖 2025-04-21 21:47:10

猫盟是一个公益组织,他们的工作主要聚焦在中国本土猫科动物的保护上。

今日,他们分享了关于在荒漠中一种猫科动物——张掖地区兔狲的近况。

他们在甘肃省张掖地区拍到了6种猫科动物,包括雪豹、亚洲野猫、豹猫、猞猁、兔狲及荒漠猫。

张掖地区生境类型很丰富,有高山、湿地、荒漠三大类,兔狲比较集中的生活在河西走廊中部的荒漠地带。

丹霞地貌是那里一个特色。

在当地开展调查的初始,首先要找到兔狲经常出现的地点,这样才方便开展调查。

很快的他们发现了两处环境:天然洞穴和牧民遗留石堆。

这些石堆是当地人原用于指路的标记,而生活这里的猛禽用于登高远望,猛兽则用来乘凉休息,同时在那里标记领地。

这也证明了人类和兔狲是可以共同生活在这片区域。

而比起白天,到了夜晚里的荒漠,更多的动物变得活跃起来。

工作人员在找寻兔狲活动区域时,主要会去留意脚印和粪便。

猫科动物有着气味标记领地习惯,在荒漠里,它们偏好山脊等高处以巡视。

伴随着发现个体的数量增多,区分兔狲的工作也同步开展起来。

和豹身体上花斑有着显著差异不同:兔狲的个体识别则依赖独特面部特征。

同时,通过观察,猫盟的工作人员发现当地的兔孙有着“偏蓝”与“偏黄”两种毛色类型。

然而,从开始观察的2022年到2024年底,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兔狲数量密度由每百公里18只,曾经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平数量锐减至百公里2只。

这几年发生了什么?

人为活动方面,风电与光伏电站建成速度非常惊人,往来的人类活动,更长时间的贯穿了兔狲生活的区域。

通过调查兔狲粪便发现,它们主要食物来源:鼠类伴随着灭鼠行动大量减少。

来自同一时期的调查发现,没有依靠鼠类为生的赤狐数量小有增幅。

同一时期,干旱加剧,天然水源干涸情况也很严重。

因此,猫盟打算为荒漠里的兔狲尝试做一些人工干预措施,看看是否可以改善它们的生活情况。

首先,和在荒漠地区挖掘人工水塘,计划在夏季高温时期并定期补水,缓解干旱影响。

做的饮水装置采取不同材质和方案,看看兔狲会喜欢哪一种类型。

同时,建造了围栏确保兔狲体型可以进入而本地人饲养的骆驼不会进入饮水区。

这个试点于临泽县沙化保护区。

其次,挖掘人工洞穴计划,为了兔狲繁育和休息提供庇护所。

洞穴的布置方面,采取了挖掘偏向自然环境状态的洞穴户和搭建人类风格特色洞穴。

通过搭建石堆、木桩做好红外摄影记录。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