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乐石冲万价:平替变“刺客”,钱包扛得住吗?

晴安看娱乐 2025-04-19 19:04:35

“去年双十一只敢看3800的硬壳,今年直接飙到4800,这是要和黄金比涨幅吗?”最近户外圈被凯乐石的涨价消息刷屏,曾经被视作“国产平替之光”的它,如今一件羽绒服能卖到13000元,比始祖鸟还贵2000块。

这波操作,让不少老粉直呼“高攀不起”——曾经“山上全是凯乐石”的盛况还在眼前,怎么突然就从“平替”变“刺客”了?

从“迪卡侬好基友”到“始祖鸟挑战者”,凯乐石的逆袭有多猛?

十年前的凯乐石,还和迪卡侬、伯希和挤在“性价比梯队”,被户外爱好者调侃为“动物园里的小狼”,和始祖鸟隔着“狐、象”等好几个段位。

但2020年是个转折点——品牌砍掉低性能产品线,喊出“只为攀登”的口号,一头扎进专业领域:经典MONT系列硬壳用上全球顶尖的GTX面料,9A攀岩裤成了圈里“人手一条”的神裤,跑鞋直接对标萨洛蒙,连越野赛赞助都几乎被它“垄断”。

这波操作效果显著:2023年凯乐石营收增速近三位数,远超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的18%;小红书、抖音上,“爬山10个有9个穿凯乐石”的标签火了,甚至有网友调侃“鸟都在山下逛商场,凯乐石才是山上的主角”。

创始人钟承湛曾底气十足:“我们用赛事级产品卖正常价,这是质价比。”

半年涨26%,比黄金还疯的涨价,谁在买单?

但“质价比”的故事没讲多久,凯乐石的价格就坐上了火箭:去年双十一还在3800元徘徊的GTX硬壳,半年不到涨到4800元,涨幅26%;羽绒服更夸张,2024年初最贵4900元,现在直接冲到13000元,比始祖鸟旗舰款还贵2000元。

涨价背后,是户外圈的集体“高端化焦虑”。

《2024奢华户外服饰流行趋势白皮书》显示,户外服饰市场增长的主驱动力是“货单价”,2000-3000元价格段销量暴涨150%。

凯乐石不是孤例——始祖鸟去年全系涨价20%-30%,迪卡侬登山鞋从350元涨到500元,连黄金同期涨幅也才29%。

但凯乐石的问题在于:它还没完全拿下“鸟家”的品牌力,却先学来了“鸟病”。

消费者的反应两极分化:专业玩家说“凯乐石的硬壳和鸟家一个水准,这价算良心”;普通爱好者却吐槽“以前3000块能买件专业装备,现在得咬咬牙加钱买鸟,或者退而求其次选探路者、台州鸟”。

更扎心的是,户外圈本就是小众——攀登、越野的门槛高,能承担万元装备的用户少之又少,涨价可能把“用脚投票”的老粉推给其他品牌。

冲高端还是“作死”?凯乐石的“登顶之路”有多险?

凯乐石的焦虑不难理解:户外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6000亿,谁都想分高端这块蛋糕。

但奢侈品分析师早敲过警钟:“价格疯涨会切断中产和品牌的联系。”迪卡侬就是前车之鉴——去年涨价后,登山裙从100元涨到130元,登山鞋从350元涨到500元,网友骂“抛弃穷鬼”,结果2024年净利润直接跌了15.5%。

凯乐石的风险更大:它的核心用户本就是“追求性价比的中产”,不是“不差钱的富豪”。

当一件硬壳贵过黄金,当羽绒服比鸟家还贵,消费者对“专业”的感知价值会被“品牌溢价”稀释。

正如Prada集团CEO说的:“涨价没给消费者更好的产品,就是背叛。”

结语:高端不是“涨价游戏”,是“专业信仰”

凯乐石的高端化不是错——它的GTX硬壳、攀岩神裤确实有硬实力。

但高端化的本质,是“用专业征服用户”,不是“用价格筛选用户”。

当“赛事级”变成“奢侈品”,当“质价比”变成“钱包刺客”,失去的可能不只是老粉,还有“国产户外之光”的口碑。

从平替到高价,凯乐石走的是条窄路。

户外装备的本质是“工具”,再高端的品牌,最终得让消费者觉得“值”。

当涨价不再是“专业”的注脚,而是“品牌膨胀”的表演,这场“登顶之路”,可能比攀登珠峰还难。

0 阅读:6

晴安看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