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等关税”下盟友的不同姿态:强硬与服软的鲜明对比
(一)澳大利亚:积怨之下的坚决抵抗澳大利亚堪称是对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反应最为强烈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斩钉截铁地宣称:“我们不会屈服于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这可不是毫无根据的强硬表态。长期以来,澳美之间在诸多领域摩擦不断,生物安全、仿制药专利、媒体法律等方面,美国不断的施压试图让澳大利亚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澳大利亚就像一个长期被欺负的伙伴,这次的关税威胁就像最后一根稻草,彻底点燃了他们的怒火,坚决抵抗也就成了必然。
(二)欧盟:不甘被欺的强硬反击欧盟在这场贸易争端中同样表现出了强硬的态度。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那句“所有工具皆已摆上桌面”,无疑是向美国发出的严正警告。欧盟作为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深知美国加征关税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他们可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为了捍卫自身的利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旦美国实施关税,必然会毫不犹豫地进行报复。
二、特朗普的算盘:看似得利,实则危机四伏
三、各国应对之策:各有妙招,保自身周全
(一)日本:妥协中的隐忧日本虽然选择了妥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从特朗普政府之前的行事风格来看,谁也不知道美国会不会真的放松对日本的压力。而且就算日本做了妥协,美国经济本身的不确定性,再加上贸易战可能引发的全球经济连锁反应,就像一片乌云一样,始终笼罩在日本经济的上空,随时都有可能降下倾盆大雨,给日本经济带来潜在的威胁。
(二)中国:应对有方,布局宏大中国在面对美国这种步步紧逼的情况下,展现出了非常坚定的态度,那就是绝不妥协、绝不退让。中国采取的反击策略那叫一个精准。中国对美国的农产品,像大豆、玉米、猪肉等加征10% - 15%的关税。为什么是这些农产品呢?因为这些农产品主要产自特朗普的支持州,这一招直接就打到了特朗普的票仓农民身上。在能源方面,美国加征关税后,中国转身就从俄罗斯、卡塔尔等国进口液化天然气(LNG),这让美国的能源企业在中国这个大市场里失去了立足之地。而且,中国早就开始为应对这种情况做准备了。一方面,中国的企业在像东南亚、墨西哥等地设立工厂,这样就能避开美国的关税。另一方面,在科技领域,特别是在半导体和稀土加工等方面加速实现自主化,减少对美国供应链的依赖。在供应链布局上,中国也在全球范围内做出调整,降低对美国的依赖,同时不断加强与欧盟、金砖国家、上合组织成员的合作,扩大非美元贸易结算比例。
四、中国在国际贸易博弈中的智慧:转危为机,重塑格局
中国在这场国际贸易的大博弈中表现得非常智慧。当众多国家对美国的“对等关税”不满的时候,中国抓住了这样一个好机会。中国大力加强与欧盟的贸易往来,努力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落地。同时,不断深化与金砖国家、上合组织成员的经贸合作,并且扩大非美元贸易结算的比例。这一系列的措施就像是一把把利刃,从根本上动摇了美国的贸易霸权,让中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不仅站稳了脚跟,还不断提升自己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