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清明:养阳气的黄金期到了,记得做好这3件事,补足你的阳气

水儿的笔记本 2025-04-03 17:42:52

明日清明,今日寒食节,很多地方的祭祀习俗还保留在寒食节进行,在清明前结束。

一、传承千年的节日:寒食节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期间,大臣介子推忠诚跟随,重耳成为晋文公后,介子推归隐绵山。晋文公为逼其出山,放火烧山,介子推宁死不出,被焚而死。晋文公为纪念他,设寒食节,人们只能吃干冷的食物。

隋唐时期,成为唐代八大节日之一,气氛热闹,能玩的项目就多了!

秋千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

蹴鞠

《州府元龟》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

踏青

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郊踏青场景为:“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

寒食节前后大地回春,百花争艳,正是踏春游玩,放下烦恼的好时间。生活中烦恼多的朋友,花开了,多出去闻一闻春天的味道吧,疏解一下积攒的闷气。

二、宜吃凉,更养阳气!皮肤干净!

寒食节和清明节很多地方都有食素的习俗,为故去的先祖祈愿,愿他们往生善道,为在世的亲友祈愿,愿他们身体健康。

这时候不妨食素一 天,让身体更加明净、澄澈,以形领神,用一种朴素而虔诚的行动,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这时候也很适合吃点凉!

1、多吃芽菜

现在很多朋友都感觉自己身体阳气太虚,不敢吃寒凉的,春天反而不利于保护自身的阳气。

《本草纲目》:“春食凉,夏食寒,以养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阴(指食物的性味,不是温度)。”

春天很多时令蔬菜,以及最有特点的芽菜,比如绿豆芽、豌豆苗、香椿芽、荠菜、芦笋、苦菜、蕨菜、蒲公英、枸杞芽等都是偏寒凉的。

春季发陈,身体阳气在春天升发,开始把积攒了一冬的垃 圾从内往外排。这时候身体有两个地方在排,一个是出汗从皮肤排,一个是胃肠从便便排。

如果身体太虚,身体比较堵,身体的反应就会特别明 显。

出汗少,皮肤排 毒不够,油和痘痘一下就多了。胃肠堵,各种脏的问题会变多口臭、大便干燥、出油多、掉头发。

多吃些芽菜,清 热。垃 圾没了,身体阳气就不用专注于打扫身体卫生,能够更好的升发了。

2、多吃花

“食花如花,花容体香”,芳香秀丽的百花可以做花茶、点心、汤粥,每天泡一杯花茶,好闻好看,一杯就是一个景。用花朵来做菜,芳香解郁。

春天的菜重在清热,春天的花重在理 气解郁,一个帮助阳气减少工作量,一个帮助阳气更顺利的工作。

现在物流发达,可以买到各种花,分享一下我买的菜。

玫瑰花解郁,茉莉花和中下气,槐花清 热解 毒、凉血润肺,梅花疏肝和中、化痰散结,桂花暖胃化痰,止胃寒,合欢花镇 静安 神、美颜,金银花清 热,木棉花清热利湿……

你的家乡在哪里?你们有什么经常吃的花吗?欢迎留言分享一下。

三、宜疏通肝胆经!心情好,身体轻盈!

这段时间适合疏通肝胆经,尤其是常年肝气郁结的人,胆子小,大腿冰凉的人,这种人最近容易烦躁,胸部、肋骨那边都很痛,有的人还会胀气,或者反胃。

这个方法最适合春夏做,每周2次,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不仅腿瘦了,还能疏通肝、胆、脾经。如果有打嗝、放屁等等现象,是身体气机畅通的表现,不用担心。

亲测是电动按摩刷简单、方便。推的时候不太疼,推完才疼,比刮痧板舒服,电动震动,边推边震,肌肉很放松,也省力气。

做之前先用精油涂一下双腿,事半功倍。

注意:不要空腹和刚吃完饭时刷经络。一旦有痧和淤青,需要消退后再继续。孕妇、婴幼儿、月经期禁用。

四、宜静坐,收敛神气!心不乱!

清明将至,清身清心,才好度过这个天地气交、万物繁茂的时节。此时节各种热闹,气候激烈变化,如果你内在也比较混乱,更容易心神不宁。

很多朋友无法入睡,有时候是心神收不回来,一躺下,脑子里各种事都涌现出来,精神紧张。

可以在睡前静坐一会儿,坐的时候,目似垂帘(很多佛像都是这样),眼睛看鼻尖,好像闭上了,实际上没闭上。用自己的呼吸去找心跳,舌顶上腭。

这样做四五秒,你会感到眼底和心口的热,往你脚心涌泉穴过去了,口舌生津,整个人就安静下来了。心乱的朋友试一试,可以提 升你的专注力,减少气血消耗。

寒食是仲春之末,清明是暮春之始,在仲春时清净身心,与过往和解,迎接生机盎然的暮春吧。

小提问:你最近会觉得上火、干燥吗?都有吃哪些春菜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