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普遍认为,湖北这个地方挺特别,历史上至少有四次大的移民潮,都是从湖北这边涌入的。下面咱们就来简单说说这几次移民潮。
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潮出现在西晋时期的“永嘉之乱”,一直延续到南朝宋泰始年间,时间跨度大约是公元311年到470年,前后长达一百多年。这里说的“永嘉之乱”,就是公元311年那会儿,匈奴人打进了洛阳,把怀帝给抓走了,引发了一大堆乱子。
“永嘉之乱”这事儿,得从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说起。那时候,自家兄弟打自家兄弟,打得不可开交,结果河南的洛阳、长安这些地方,还有甘肃、河北、陕西、山东、山西的一些地方,全变成了战场。老百姓吓得不行,只好逃难。他们很多人顺着汉水往南跑,最后在襄阳、江陵这些汉水边上的地方安顿了下来。大概算了算,往南跑的人家有十多万户呢。这“八王之乱”啊,就像是给“永嘉之乱”铺了条路。外头的敌人一看有机可乘,立马就打了进来,结果又造出了更多的难民……
因为大家搬家都赶到一块儿,流民都聚在一块儿住,还爱跟自家人呆一块,不跟当地人掺和,所以就出现了主要由移民组成的“侨郡”。就拿襄阳这块地方来说吧,“老居民少,新来的多”。《宋书·州郡志》里头写着,雍州总共有17个郡,其中侨郡就有13个。雍州总共38975户人家,当地土著17149户,侨郡里的就有21826户,外来的比当地的还多。
安史之乱引发了第二波大规模的移民潮。从公元755年到763年,这八年里头,大概250万北方人搬去了南方。江汉流域那块的荆州和襄阳,成了河北、河南那边逃难人的首选地方,黄河那边稍微有点动静,大家就往这儿跑。根据葛剑雄他们写的《中国移民史》里头说的,唐朝上元年间,就那么两三年,江淮地区涌进来好多北方人,那时候,湖北荆州市江陵区的人口一下子涨了两三倍。后来,北边的人还继续往南走,规模还不小,搞得湖北江陵到湖南常德那一块儿的人口翻了十倍,朝廷没办法,只好专门设了个“荆南节度使”来管。这些逃难的人里头,有当官的、有读书人,还有大家族的人呢。
北宋靖康时期到宋朝末期蒙古入侵那会儿,中原的汉人又一次大规模往南搬家,前后差不多一百五十年。这期间,北方老是打仗,中原的老百姓就不断往南逃,具体有多少人往南迁,根本没法算。那个“靖康之乱”,就是发生在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也就是1126到1127年那会儿。金军打进了东京,就是现在的开封,把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还有好多赵家的皇族、后宫的妃子、大臣,总共三千多人,都给抓走了,一路往北押。开封城里,不管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东西,全都被抢光了。
这次难民迁移的路线,基本上跟之前两次差不多,人们大多还是从山西、河北、陕西、河南这些地方来的。不过,跟之前不同的是,这次有更多难民进入了江汉流域。还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一部分难民渡过了长江,跑到了江浙那边。
因为移民过程历时很久,所以移民里头不光有难民。就拿被抓住的金国士兵和那片地方的老百姓来说,加一块儿快二十万人了,他们都被安排到了荆襄这些地方。到了公元969年,北宋把十国里的北汉给灭了,接着就把北汉投降的老百姓挪到了湖北襄阳、河南邓州这些地儿,“分给他们些空地,让他们自己种地”。岳飞往北打金人的时候,突然被十二道金牌叫回去了。那些原先支持岳飞的老百姓,怕金兀术来找麻烦,就一群群地往南跑了。
在过去一百多年里,中原地区的人们像潮水一样不断涌入江汉地带,结果外来的新居民比当地的老居民还要多。在荆州、襄阳、房县、丹江口这些地方,新来的人成了人口大头,就连现在的钟祥、随州、安陆、汉阳,也都有大堆的外来人口安家落户……
从历史资料可以知道,江汉平原这地方,好多移民都来这里开垦荒地建围垸。比如说,湖北北边的汈汊湖,它原本是从古云梦泽分出来的,后来自己成了个独立的水系。从宋朝开始,就有很多外地人来这里大规模开垦,慢慢地,就有了汈汊大垸、十八里垸等二百多个围垸。
荆襄这块地方,因为天生条件好,交通也方便,所以人特别多。南宋那会儿,有个挺有名的诗人叫王之望,他从浙江绍兴回老家襄阳看望亲人。到了那儿,他发现想见见老朋友老邻居,真是难上加难,说是“十个人里也难碰到一个熟人”。相反,他看到了好多“新面孔”,都住在了他的家乡。
明初那会儿,有个挺有名的移民大潮,大伙儿都管它叫“洪武大移民”,还有后面跟着的那些移民。这次移民啊,江西人唱主角,所以也有个说法叫“江西填湖广”。从明太祖洪武元年,也就是1368年开始,一直到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年,差不多五十年时间,朝廷搞了八次大动作,把江西的老百姓大批大批地往外迁,主要是去填补湖广那边的人口空缺,湖北就是接收这些移民的大户。根据曹树基写的《中国移民史》,还有《明史》、《明太祖实录》这些老书,再加上一些家谱的记录,元末明初那会儿,跑到湖北的移民总共有180万人左右,里头大概有130万都是从江西过去的。
江西人搬到湖北,大多走水路。他们从南昌府的筷子巷被组织起来,然后在赣江边坐上木船,一路顺流而下,到了鄱阳湖旁边的瓦屑坝。在那儿,他们会和从饶州、吉安、九江过来的移民碰头,一起坐船继续往北走。经过湖口进入长江,再一路往西,最后到达湖北的麻城。麻城这个地方,就像是江西移民的一个中转站。到了麻城后,这些人有的会继续往湖北的中部、北部、西部散开,有的则会跑到河南南部的光山、商城、罗山、息县这些地方。当然啦,像麻城、黄州、鄂州这些湖北东南部的地区,江西移民是最多的。就说今天的黄冈吧,洪武二十一年那一年,迁过来的江西人就有30万,当地的原住民都不到两成了。
其实,“江西人移居湖广”这事儿持续了上百年,到后来,大家都是自愿去的,不再像之前那样被强制押送。数据显示,江汉平原的主要区域里,大约七成的人口都是江西移民的后裔。从洪武初年一直到弘治年间,这一百多年里,经过好几代江西移民的辛勤耕种,才有了“湖广丰收,全国粮食都管够”的好光景。
时间飞逝,世事变迁,说白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就是“江西人移居到湖广地区”,这事儿给现在的湖北人口结构打下了底子。那么,咱们得琢磨琢磨,您的祖先是不是湖北的老住户,还是从别处迁来的新居民呢?
——为啥湖北老是成为人口大搬家的主要接收地呢?那些湖北最早住的人或者土著,他们现在跑哪儿去了?还有啊,古代江西人最北边定居到了哪儿?能给说道说道不?
这篇文章主要借鉴了武汉大学萧红、徐英等专家的看法,真心感谢他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