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深夜,安徽铜陵德上高速上,
一辆挂着临时牌照的小米SU7新能源汽车,如一道银色闪电般划过路面。
谁也没想到,
这辆载着三名年轻人奔赴考场的车,会在下一秒撞向中央护栏,
瞬间爆燃成火球。
火光窜起数米高,映红了整片夜空。
待消防人员扑灭大火时,车头已烧成焦黑骨架,
前排两人不幸遇难,后排一人重伤送医。
枞阳县殡仪馆次日接收了两具遗体,医院急救人员回忆:“赶到时,火势太大,前排几乎什么都没剩下。”这场事故的视频和照片在网络上疯传,焦黑的车架与小米展厅里锃亮的新车对比,刺痛了无数人的心。
🔋 安全争议这辆小米SU7,3月28日刚在发布会上惊艳亮相,首日订单突破9万辆,被称为“年轻人的第一辆智能轿跑”。然而上市次日就发生惨烈事故,网友炸开了锅:“电池一撞就燃?”“智能驾驶关键时刻掉链子?”
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在剧烈碰撞下易发生“热失控”——就像点燃一串鞭炮,一旦单体电池短路,连锁反应会让整车瞬间被火舌吞噬。2023年某品牌电动车碰撞起火致人死亡的案例仍历历在目,如今悲剧重演,行业安全问题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
💔 家属之痛4月1日,遇难者家属在殡仪馆外佝偻的背影,被镜头默默记录。姐姐本该在考场外捧着热茶等待弟弟妹妹凯旋,如今却只能面对冰冷的遗体。小米汽车迅速成立工作组赶赴现场,承诺“全力配合调查”,但再快的危机公关,也填不满亲人离去的空洞。
网络热议中,有人翻出事故车辆残骸照片:车头全毁,A柱扭曲,防撞梁断成两截。工程师推测,车辆可能以高速侧面剐蹭护栏,但具体原因仍需调查。“真相未明前,少些揣测,多些尊重。”一条高赞评论道出了理性之声。
火光散去,留下的是行业与社会的双重反思。我们期待调查结果揭开真相,更期盼这场用生命换来的教训,能推动行业建立更严苛的安全标准。毕竟,再酷炫的自动驾驶、再流畅的人机交互,也抵不过“平安抵达”四个字的重量。车轮滚滚向前,但有些底线必须稳如磐石
因为每一次出发的背后,都是无数个等待归来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