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因为蒙古的原因,迟迟未能动工。哈萨克斯坦却对该项目非常上心,普京发狠,踢蒙古出局。而这个项目,对中俄都非常重要,中俄一致观点是,中俄大后方绝对不能生变。

俄罗斯一直是能源大国和资源出口大国,石油天然气及各种自然资源是俄出口创汇的大头,对俄罗斯非常重要。而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刚好是中国急需的,中俄两国高度互补,相互依赖,这种形式的合作也是中俄关系牢不可破重要保障。
当下来说,俄罗斯还在被西方制裁,油气出口就更加重要,而俄罗斯的油气输入也是我国能源安全重要一环。此前西伯利亚力量一号天然气管道已经在2019年正式投产,从我国东北入境,供给东北华北天然气。而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早就开始规划,预计年输气量在500亿立方米,比一号管道的380亿立方米还高,一旦投产,将会是中俄能源合作又一重大项目。

整个项目规划从俄西伯利亚,蒙古到中国,管道全长2600公里,其中蒙古国境内为950公里,占三分之一。按照计划,项目投产,主要供给中国天然气,顺带也可给蒙古提供廉价燃气,最关键的是,蒙古坐着就可以拿到不菲的过路费。
然而从2020年到2024年,因为蒙古项目一直迟迟不能动工。这期间有2年是俄乌冲突期间,俄罗斯被美西方制裁,经济困难,而蒙古却狮子大开口,索要20到30亿美元的过境费,而且要求俄罗斯出钱给蒙古修相关配套设施,及铁路工程。显然蒙古是觉得自己有筹码,可以让中俄答应这种离谱要求。

然而中俄没有理会,中俄也都做好了备用计划。2024年12月,俄罗斯公开表示与哈萨克斯坦已经达成协议,将天然气管道项目从哈萨克斯坦过境,计划该项目年输气量为450亿立方米,其中100亿供给哈萨克斯坦,350亿供给中国。
为何中俄哈天然气管道项目会比中俄蒙天然气管道项目差这么多?那是因为,蒙古虽然是高原,但相对平坦,地质稳定,施工难度低,而且从蒙古路程也近,可以直接到中国华北。而哈萨克斯坦,要绕路,从中亚帕米尔高原施工难度大,且地质不稳定,而且还要从西北入境,路程遥远。

而且相比蒙古,哈萨克斯坦政局稳定,哈萨克斯坦也是上合组织和金砖伙伴国,也是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对中俄也比较务实友好,综合而言,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从哈萨克斯坦过境相对而言风险较小。尤其是在蒙古自身原因下,哈萨克斯坦也对该项目非常上心,毛遂自荐,希望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从哈萨克斯坦过境。
蒙古则不同,在关键时刻,狮子大开口,没有诚意。对于中俄,蒙古是既依赖又想远离,蒙古唯二的邻国是中俄,蒙古要对外进出口,无论是陆路还是空运,都要经过中俄领空。此前蒙古陆路进出口有两条路径,一条南下铁路到天津港,海运,另一条通过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到西欧。而俄乌冲突后,俄罗斯被西方制裁,这条线几乎就没什么用了,只能更加依赖中国这条线。

但蒙古却又一直和美西方打的火热,蒙古早就提出所谓“第三邻国”战略,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德国只要和蒙古有经贸合作,都算第三邻国。而且作为中俄大后方,美国一直在极力拉拢蒙古,2023年,中国管控出口锗和镓后,蒙古迅速和美国搭上线,愿意向美国出口稀土,还与美国达成了开放领空的合作。此外,在中俄主导的区域经济组织中,蒙古一个都没有加入,显然是不想和中俄走的太近。

这样的蒙古可靠性打个问号。2024年,蒙古公布5年发展规划里,没有该项目,等于蒙古自动退出了。2024年12月,普京在莫斯科宣布,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将绕道哈萨克斯坦,普京将蒙古踢出了这个合作项目。蒙古和美国态度暧昧,尤其是美国一直想在蒙古搞事,2024年,蒙古驻俄罗斯大使公开表示,美国时任副国务卿坎贝尔在访问蒙古时,表示希望在蒙古修建军事基地,驻扎美军。虽然蒙古希望和美国搞好关系,但也明白一般合作,中俄会睁只眼闭只眼,但涉及军事合作,在中俄大后方插钉子,中俄决不允许,所以蒙古直接拒绝了。

也说明,在某些问题上蒙古是能分清轻重的,俄乌冲突后,乌克兰直接切断了俄罗斯向欧洲输气的天然气管道,这是前车之鉴。蒙古的立场,以及政局,都会给中俄蒙天然气管道项目带来很大不确定性。中俄天然气管道最重要的是稳定,俄罗斯需要这个输气赚钱项目,中方需要能源安全,决不能出差错。蒙古被踢出该项目,也是自身的原因,要价太高,认不清自己,还立场不明。而中俄哈天然气管道项目,无疑会进一步提升三国之间的合作,尤其是中俄之间的战略互信。对蒙古而言,最好的选择还是搭上中俄合作的列车,第三邻国战略华而不实,也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对中俄而言,大后方绝对不能乱。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 2024-12-26 11:18 俄罗斯副总理:已启动经过哈萨克斯坦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