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代林, 四川中江人,原毕业于中江师范,先后毕业于四川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本科,大学文化。现为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委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准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学会会员,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青(少)年作协会员、德阳市作协理事、德阳市书协学术委员、德阳市纪实文学家协会副主席、德阳市教育作协会员、中江县作协副主席、中江县美术书法家协会理事、中江县政协书画院研究员等
AI时代书法教师何去何从?
文/胡代林
近年来,AI人工智能技术大行其道,尤其今年的DeepSeek、豆包等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技术革新层出不穷,这是一个不可逆的时代进步与潮流。AI人工智能技术的大量涌现,势必给传统文化艺术带来巨大的冲击。有人视之为洪水猛兽,谈“AI”色变,有人视之为新的发展机遇。不管怎么说,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积极面对,惧怕或“避而不见”显然不是对新技术的应有之态度。你看,AI人工智能与包括书法在内的传统艺术在悄悄地深度融合,可以预见的是会带来不少的发展机遇,如教学资源的丰富化和共享化,书法教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协助课堂教学,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书法教师角色等方面的改变。处于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型期,书法教师该何去何从呢?笔者试图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AI书法机器人展示,图源未来网
首先,书法教师的角色定位要转变,不能故步自封,停滞不前。随着AI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传统艺术领域的知识讲授和知识传递任务将逐步由人工智能承担,至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测验评分等,这些工作慢慢由AI辅助完成,有的AI甚至比教师完成得更快速、更精准、更高效。AI可以情绪稳定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可以提升学生应用新技术的能力。然而,教育是一份人与人相互影响的工作,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个过程是慢慢进行、潜移默化的。

胡代林, 四川中江人,原毕业于中江师范,先后毕业于四川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本科,大学文化。现为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委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准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学会会员,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青(少)年作协会员、德阳市作协理事、德阳市书协学术委员、德阳市纪实文学家协会副主席、德阳市教育作协会员、中江县作协副主席、中江县美术书法家协会理事、中江县政协书画院研究员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工智能时代,授业、解惑这两项教师的基本职能可能被AI取代,唯有“传道”这件事,AI却无法完成。这里的“道”就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核心价值——人性关怀、价值观引领和创造力培养,人工智能技术无法取代。只有教师才能给予学生情感的共鸣、道德的感染、榜样的示范与关怀的体验。因此,教师不仅要会教书、上好课,更懂得怎样育人,注重培养学生习惯、引领学生价值观,注重学生心理、情感、人格发展,做好立德树人的工作。

其次,书法教师要借助AI技术辅助教学,为我所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若我们拥抱AI,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书法教育教学之中,构建出一套“AI+教师”的协同教学模式,能让教师变得更加强大。教师可以利用AI来进行教学资源的准备,比如教师在DeepSeek中输入:“帮我们编写《永字八法》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案与设计课件。”几秒之后,一份包含教学重点、教学流程与练习设计的教案、课件也就出炉了,还可以利用AI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但是,教师绝不能过度依赖AI,更不能让AI代替教师思考与“传道”。
因为无论是AI生成的教案、课件,还是练习流程,与课堂实际教学都会有偏差,所以,教师必须对AI生成的教案、课件以及练习进行修改与完善,让它更加实用、更加有效。AI只是教育教学的辅助手段,我们要学会用AI协助教学与辅导,用AI实施个性化的辅导与点评,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最后,书法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书法作品的创作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修炼心性的过程,追求“人书俱老”的境界。当前,书法教师除了学习相关书法技法、书法理论与先进经验之外,还需要主动学习AI相关知识,具备基本的人工智能素养,包括对人工智能重要概念、原理的了解和掌握,了解AI技术在书法学习实践中的应用与推广。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书法教师还应积极将所学、所思、所感、所获应用于自己平时的书法教学与书法创作之中,充分利用AI技术进行书法教学方法整合,制定学科主题教学方案、开发学科教学资源,将AI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过程,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人工智能时代的悄然到来,书法教师角色面临转变,书法教师应着重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服务学生,扮演好课程的开发者、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道德的引路人等角色,而不是只做一名教书法的“教书匠”。书法教师应是最具有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的,不是呆板机械简单地复制粘贴。只有我们拥抱AI技术,牢牢把握利用AI智能技术的主动权,有了辨别和应用的能力,才能发挥AI技术为书法教育教学以及创作服务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推动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