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岳|杨继周为何不练“杨家枪法”?

王玄陵有笔札 2025-04-21 11:34:41

文/ 王玄陵

声明:本文基于小说《说岳全传》创作,与历史无关!

杨家将传承下来的,不止是忠义报国的家风,还有一手绝妙的“杨家枪法”。

在古典小说当中,“杨家枪法”是兵器中的上乘武学,就连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都有他的一席之地。

杨再兴凭着一手精湛的“杨家枪法”,可以和岳飞斗个旗鼓相当,这相当于来自周侗对“杨家枪法”的实力认证。

古人对于猛将的溢美之词,“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已经是极度夸张过了的。

可这对于杨再兴来说,仅仅是下限。

在杨再兴的眼中,那些个长相唬人的番将,才真正的是“插标卖首耳”。

朱仙镇之战,杨再兴单枪匹马,斩杀敌军四路主将,一枪一个,通畅自然,毫无滞碍。

然后,这位杨帅哥,又追着二十万群龙无首的敌军满地乱跑,就差高声大喊一句:

“缴械不杀,你们已经被我包围了!”

杨再兴已经够狠了,他儿子杨继周比他更狠,如果说杨再兴是勤奋成才,那杨继周完全就是祖师爷赏饭吃。

人家从小就成了孤儿,跟着母亲一起长大,可一出场就是个王炸,仅靠自学成才,就成了《说岳》顶级高手。

杨再兴的绝世枪法,在杨继周的眼中,简直成了小孩子的把戏。

杨继周之所以有如此成就,自然是因为他天赋奇高,是一个练武奇才。

但天赋决定了一个人的终点,师承却决定了一个人的起点,一个只有天赋没有名师指导的人,终究只是个匹夫而已,除非他有张三丰那样的悟性,否则不可能练就一身惊人的武艺。

或者,就像《说唐》里的李元霸一样,好几万斤的膂力,不管敌人武艺有多高,他只需要轻轻地一锤,什么武功招式都是白给。

杨继周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力量,按照《说岳》的一贯风格,自学成才的顶级高手也是不存在的。

那么,杨继周为什么不学习“杨家枪法”,反而莫名其妙的,用什么劳什子“双铁戟”呢?

双铁戟是三国典韦的成名兵器,重八十斤,与长枪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兵器。

即便杨继周自幼失怙,没有机会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也没有机会学习“杨家枪法”,可作为杨家将的后人,更兼拥有过人的天赋与资质,重习枪法也应该是杨继周的第一选择。

以他的悟性来讲,未必不能青出于蓝,届时夺回杨家枪在“说岳兵器谱”上的排名,岂不是大快人心?

就算不学枪法,用长戟也算是和长枪沾点边,可他为什么偏偏选择双铁戟这种冷门的兵器呢?

再者说了,又是谁传授给他这么高超的戟法呢?

让杨继周改用双铁戟,并非是作者故作新奇,而是有好几层深意的。

首先来说,枪法的优势主要在于灵活刁钻、可攻可守,所以长枪对于枪法的要求是最高的。

但反过来说,用长枪做兵器的人,哪怕他的枪有“碗口粗细”,也难以体现出力量上的优势。

所以,长枪其实并不适合大力士使用。

《说岳》中用长枪做兵器的人,往往在力量上没有太大的优势,如岳飞、杨再兴、罗延庆、曹宁等。

就拿陆文龙来说,陆文龙有千斤膂力,他虽然也用枪,但他用的两杆六沉枪,本质上和双铁戟相同,并不属于长枪的范畴。

唯一的例外是高宠,高宠虽然用的是长枪,但长枪并不是真正适合他的兵器。

就拿牛头山一战来说,高宠居高临下,对全无防备的兀术施以全力一击,兀术虽然感到力道沉重,却仅仅是一低头就避过去了。

高宠的力量比粘得力强得多,试想一下,如果在同样的情况下,粘得力将自己的大锤抡出去,兀术还能通过低头躲避吗?

所以,让杨继周使用双铁戟,也是为了发挥其力量上的优势。

为何一定是双铁戟,而不是双锤呢?

古典小说塑造人物的时候,喜欢致敬古人,比如《水浒传》就多次致敬关羽、张飞,《说岳》也有这样的习惯。

让杨继周使用双铁戟,显然就是在致敬典韦。

典韦是《三国》中力量最大的人,杨继周是《说岳》中力量最大的人,让杨继周使用典韦的武器,正是从这个角度来匹配的。

杨继周的相貌也和杨家后人不同,杨家后人大都是风度翩翩,身材中等,跟《说岳》中的岳飞差不多,而杨继周却是“眉浓唇厚,鼻高准阔”,和“容貌魁梧”的典韦十分相似。

杨继周大战山狮驼的时候,书中赞道:

“一个是成都再世,一个是典韦重生。”

很显然,杨继周就是以典韦为原型刻画的,所以他的一手“双铁戟法”,自然也是典韦传授。就像岳云的锤法一样,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是典韦在梦中传授了这一套绝技。

典韦是曹操的忠心护卫,杨继周恐怕也有这层意思在里面。

杨再兴和杨再兴父子,在岳家军的两个不同时期,都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杨再兴是豪强出身,他作为岳飞的忠实拥护者,成为了岳家军的中坚力量。但岳飞时期的岳家军,完全是岳飞的一支私人武装,表面看起来铁板一块,实际上内部派系林立。

某种意义上来说,杨再兴身上有多重身份,他是岳飞的异姓兄弟、盟友、忠实下属,唯独不是大宋朝的忠臣。

所以,杨再兴就是岳飞时期岳家军性质的象征,这也是岳飞最终失败的原因。

而杨继周不一样,杨继周既是岳雷的部将,更是大宋朝的忠臣,他对岳家军的忠诚是出于对朝廷的忠诚,这也是岳雷得以善终的原因。

杨再兴父子形象的密码,更是直接表现在他们的名字上。

杨再兴的名字有三层含义,一是再兴杨家,二是再兴汉室,三是“一姓不可再兴”。

杨家是宋朝的名将世家,《水浒传》中也有位杨家后裔杨志,但此人从长相到人品都落了下乘,就算他最引以为傲的“杨家枪法”,也未能够登堂入室。

相比于相比杨志来说,杨再兴不管是从相貌、人品还是枪法上,都可谓是对杨家的“再兴”。

其次,杨再兴的忠义表现在民族感情上,而不是对赵宋一姓的忠诚。古语说:“一姓不可再兴”,所以他“再兴”的对象是汉人江山,而不是赵宋江山。

杨继周的名字就更明显了,所谓“继周”,是“绍继周公”的意思,表明他的志向是夹辅皇室,这里的皇室自然就是赵宋朝廷。

类似的用法,在《红楼梦》中也有,比如:贾政字“存周”。

所以,杨再兴、杨继周父子分仕岳飞、岳雷,其最大的象征意义就在这里。

杨再兴是一位民族主义者,是一位民族英雄,但其本质上反对懦弱昏聩的赵宋朝廷。与其相对应的,是岳飞把岳家军培养成了一支绝对的私人武装,对南宋朝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所以,岳飞最终是一个悲剧收场,杨再兴也是悲剧收场。

杨继周不仅仅是一位民族主义者,他还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忠臣义士,所以作者将他与三国时期的典韦相提并论,并让他与不忠不义的宇文成都化身山狮驼来了一场大战。

与其相对应的,岳雷时期的岳家军,是属于赵宋朝廷的一支官方军队,它始终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中。

所以,岳雷最终是一个大团圆的收场,杨继周同样也是大团圆的收场。

再次声明:本文基于小说《说岳全传》创作,与历史无关!

0 阅读:19

王玄陵有笔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