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盼儿哪里都好,唯独出身不好。
九岁因父亲获罪入了乐籍,十六岁又得太守恩令脱籍。
尽管已经“从良”,但这七八年的乐籍生活,却是怎么也抹杀不了的。
过去贱籍的出身,就像是长在赵盼儿内心深处的一颗暗疮。
明面上看着没什么,不痛也不痒。
但耐不住它就是在那里,不论赵盼儿怎么努力,也无法剔除的痛处。
赵盼儿嘴上说着“入贱籍,不是我的错,是天命”,话里话外,好似都透着一些坦荡。
但实际心里,却又在极力地回避这段过去。甚至,还因为这段出身,还隐隐有些“自卑”。
没错,就是自卑。
虽然赵盼儿对谁,都显得不卑不亢,宠荣不惊。尤其面对欧阳旭这个探花郎时,还能“自信”到永不为妾。
但这些,依然无法掩盖赵盼儿的自卑。
赵盼儿的自卑,从第一集就能看出端倪。
三娘打趣赵盼儿是“未来的进士娘子”,赵盼儿一听这话,就连忙制止了。
我跟你说了多少次,我跟他的事不能跟别人讲,读书人最在乎这个,在钱塘知道我原来事的人,还真不少。
短短几句话,就暴露了赵盼儿的担忧。
她跟欧阳旭订婚三年,除了身边的三娘、宋引章知情外,其他人一概不知。
(难怪欧阳旭有悔婚的底气)
为什么不告诉旁人?
因为怕自己过去贱籍的身份,会让欧阳旭觉得难堪。
这是赵盼儿在钱塘的对策。
后面如果欧阳旭高中,她跟着到了东京,赵盼儿又有一个对策。
那就是提前在老家买好了地,等到时候万一去了东京,赵盼儿就成了邓州来的赵娘子。
她过去贱籍的出身,又会有谁知道?
赵盼儿考虑这般周全,为的不过就是让贱籍出身的她,不成为欧阳旭仕途的“污点”。
说直白点,这时候的赵盼儿,她跟宋引章一样,都视自己的出身为耻。
正因为视自己的出身为耻,所以才在顾千帆嘲弄她“之前在哪家勾栏献艺”时,会露出备受屈辱的神情。
赵盼儿嘴上跟三娘说着不在意,贱籍怎么了。但她脸涨得通红,还咬牙切齿的模样,分明就暴露一切。
哪有什么不在意?
而是在意但又无可奈何的恼恨。
这种自卑感,让赵盼儿极度地厌恶以色侍人。为了救宋引章,不惜出卖色相诱惑周舍。
可前脚还“卖着笑”的赵盼儿,后脚周舍一走,就立即嫌弃地反复洗手。
她坚持永不为妾,归根结底,还是妾这一身份,说白了也是以色侍人。
赵盼儿的自卑,在面对顾千帆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02:喜欢但不敢开口的赵盼儿在面对欧阳旭的时候,赵盼儿实际表现得很直接,喜欢就是喜欢。
喜欢了,就互通心意。
没有告知对方的亲族,俩人就把亲事定了下来。
在钱塘的赵盼儿,是一个茶坊老板娘,虽然有着一个不好的出身,但有一技傍身,日子过得倒也富足。
重要的是,赵盼儿生得美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而那时候的欧阳旭,还只是一个寒门学子,如果不是赵盼儿,他连科考的机会都没有。
除了空有一肚子学问,彼时的欧阳旭,什么也没有。
面对这样的欧阳旭,赵盼儿虽然还会免不了有身份包袱,但在意归在意,却也没那么瞻前顾后。
不然也不会自己想好一切对策。
但面对顾千帆就不一样了。
赵盼儿能感觉到的,都是扑面而来的自卑感。
顾千帆什么身份?
他出身于京中的权贵世家,又在十八岁中了进士。现在不过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就已经官至五品。
欧阳旭一个寒门出身的探花,在尚没有官身的时候,就能负了自己。
而顾千帆这样的身份,她一个贱籍从良的女子,又怎敢奢望?
或许,在没有来东京的时候,赵盼儿还会幻想一下。
但到了东京,见识了欧阳旭的凉薄,还有权利对她的碾压,赵盼儿剩下的,都是心有余悸。
在权贵面前,赵盼儿深知她这样的女子,根本没什么挣扎的余地。
欧阳旭都能把她赶出东京,那顾千帆呢,他背后的家族呢?
赵盼儿光是想想,就退缩了。
她面对顾千帆时的自卑,实际不光只是身份的差距。
赵盼儿为什么会喜欢顾千帆?
不仅仅是来东京的这一路上,顾千帆对她的照拂,还有顾千帆对善念的坚守。
更重要的是,顾千帆从始至终都没有因为赵盼儿贱籍的出身,就轻视她分毫。
因为贱籍身份,鲜少被人尊重的赵盼儿,遇到这样的顾千帆,能不动心么?
可顾千帆越是这么白璧无瑕,赵盼儿在他面前,就越觉得自忏形愧。
这种自卑,让赵盼儿不敢迈出那一步。
面对顾千帆对自己的示好,赵盼儿更是不敢过多回应。
如果说之前还能糊弄过去,那在听到顾千帆声称跟自己不熟时,赵盼儿极力掩盖的自卑,就全泄开了。
既然无法回避,那就正视吧。赵盼儿逼着顾千帆去选择,何尝不是逼着自己去面对?
03:赵盼儿用一场斗茶,同过去和解了赵盼儿和顾千帆摊牌,她逼着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感情,更有她“不堪”的身份。
看完昨天更新的16集,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都会有一个疑问,赵盼儿在煮茶的时候为什么跳舞。
就像胡掌柜说的,煮茶就煮茶,妖妖娆娆的跳什么舞,真是青楼的做派。
好看归好看,会不会有点突兀?
实际赵盼儿跳舞,隐藏着深意。
从前赵盼儿最不想提的,就是她堕入贱籍的事情。在人前,她也只展示自己煮茶的技艺。
但赵盼儿会的,仅仅是煮茶么?
以她的资质和天分,肯定不止。
她从不表露在人前,恐怕就是不想被别人看穿自己的出身。
想当初顾千帆就是凭赵盼儿一个躲闪的动作,就看出那是只有青楼女子会的“绿腰舞”。
而现在赵盼儿当众起舞,不就是在告诉旁人,她的确出身贱籍?
从赵盼儿捏手帕的细节也能看出,她迈出那一步,很是挣扎。
把自己不堪的过去,完全撕开了给人看,这个过程是血淋淋的。
赵盼儿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其中固然也有为了赢得这场斗茶,想取悦众人。但更关键的,还是赵盼儿不再回避自己的出身了吧?
她,接受了自己的过去。
接受了曾为贱籍的赵盼儿。
后面果不其然,赵盼儿表演完“煮茶舞”,又刻意暴露出自己通晓乐理的才能。
在最后的陈情上,赵盼儿更是当众袒露了自己曾为贱籍的过去。
看到这一步,才真正明白了赵盼儿借这个斗茶,下了多大一步棋。
胡掌柜斗的是茶,她赵盼儿,分明在借斗茶,“推销”自己。
就像赵盼儿说的,人如茶,茶如人。胡掌柜煮茶用的是山禅水,煮的茶更是名贵的贡茶。
而赵盼儿,用的是寻常雨水,煮的茶也是钱塘普通的径山茶。
尽管“出身”不一样,但只要烹调得当,也能煮出独一无二的风味。
赵盼儿煮的这杯径山茶,不就是她的陈述?
出身不是赵盼儿能选择的,不应该成为她的桎梏。
只要她足够优秀,足够好,又何愁没有人赏识?
能想跳舞,就跳舞,不用想着会有人看穿自己的出身,这是一件多么畅快的事情。
如果说之前的顾千帆,面对赵盼儿的剖白,还有一丝犹豫。
那目睹整个斗茶过程的他,看到赵盼儿浑身上下洋溢出来的自信,看到她毫不遮掩的美丽与优雅,看到她敢于直面过去的勇气。
这一丝犹豫,也在这百转千回间被那些惊才绝艳的字句碾了又碾,都化为了绕指柔吧。
这时候的顾千帆,对赵盼儿,就只剩欣赏与痴迷了。
他顾千帆何德何能,能遇到赵盼儿?
又何德何能,能被她赏识?
在后面预告里,顾千帆对萧相公说道,赵盼儿是自己十几年晦暗生活的一束光。
这其中的珍视,溢于言表。
斩不断过去,那就接受。
赵盼儿从前越是遮掩,她就越是自卑。现在什么都摊开了,反倒从容许多。
谁说“过去”,就一定是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