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感动式吃苦?这些苦本不应该是你承受的!

格物看天下 2022-10-04 21:29:34

“我这么辛苦,就是为了你!”、“你不好好努力,以后怎么对得起我们呢?”。这些话是父母经常在子女耳畔谈起的。

有人说,这是父母“自我感动式吃苦”。

这个评价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在年幼时,父母确实很多次提起了这些话,仿佛在激励孩子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自我感动式吃苦”。

是的,很多人认为,我们的父母是通过“我的劳动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以后能过上好日子”式的自我感动,压榨他们自己的劳动能力,想要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优越的条件。

站在这个观点上的朋友们认为,父母是在通过“自我感动式吃苦”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逼迫和谴责孩子。与此同时,压榨自己的劳动能力,让孩子带着负罪感和歉意去努力。

在信息化的网络时代,这种观点确实可以引得流量,博人眼球。可是,这样误导别人,吃人血馒头真的好吗?

什么叫“自我感动式吃苦”?自我感动式吃苦是为了让自己显得努力,自己对自己说的心里鸡汤,通过这种手段来压榨自己,去做一些能力以外的事情。

最后往往是,自己也感动了,苦也吃了,但是结果往往是不理想的。

试问:说父母“自我感动式吃苦”的人,你们知道父母的真实想法吗?那些“自我感动式吃苦”的人,你们的表演真的有意义吗?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自古以来,孝道文化在社会上流行就很广泛。古代的孝道文化,是封建家长制对子女生活的大包大揽。子女的合理请求被父母压抑,自然会有离经叛道的想法。

可是随着社会的现代化,父母越来越开明,孩子在自己的选择上也有了决断,但这就能意味着孩子可以批评父母是“自我感动式吃苦”吗?这未免也太可笑了吧!

每个人的感情都是自私的,不论是爱或者恨。所谓的爱屋及乌,也不过是私欲的扩大而已。只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但同时,这种爱也是单向的。

父母只会为你“自我感动式吃苦”,他们把你能遇到的苦都替你承受了,你却反过来指责他们对你的要求是苛刻的,是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手画脚,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呢?

父母何必这么做呢?他们本不应该承受这个苦的。他们也可以像你一样,四处休闲逍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他们没有。你不应该把父母呕心沥血的付出,作为是他们应尽的义务,甚至扣上父母在“自我感动式吃苦”的帽子。

人生须臾,当你有了家庭和孩子,再去触碰柴米油烟时,你也就不会被这些舆论引导,失掉自己的理性。

那些“自我感动式吃苦”的人,说是表演,实际也是精神内耗的表现。只不过,他们把内耗情绪隐蔽了起来,转化成为一种对自己的感动和激励,可是却一直在做循环往复,没有意义的事情。

只有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式的前进是发展,循环往复的精神内耗和“自我感动式吃苦”,是对社会资源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0 阅读:7

格物看天下

简介:看遍体坛动态,品尝世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