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日复一日地运转着。我们习惯了高效、自律、积极向上,仿佛一刻的停歇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但是,机器尚且需要保养,何况是血肉之躯的我们?
有时候,允许自己“坏掉”一段时间,不是懦弱,而是对生命的一种温柔。
01
我们总是被教育要坚强,要乐观,要时刻保持最佳状态。
于是,我们学会了隐藏情绪,学会了在崩溃的边缘强颜欢笑。
可事实上,没有人能永远保持完美无缺的状态。
那些被压抑的情绪,终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爆发,成为压垮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每个人都有一个阴影,只有承认它的存在,才能获得真正的完整。”
允许自己“坏掉”,就是承认自己也有脆弱的一面,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刻。
这不是失败,而是一种自我接纳。
02
生活中,我们常常陷入一种误区:认为停下来就是浪费时间,就是落后于他人。
于是,我们逼着自己不断前进,哪怕身心俱疲,也不敢有丝毫松懈。
可事实上,适度的“坏掉”并不是停滞,而是为了更好的重启。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写道:“痛苦无法避免,但磨难可以选择。”
他通过跑步来调节自己的状态,但也坦言,有时候他会允许自己“偷懒”,甚至“放弃”。
正是这种适度的放松,让他能够在写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保持长久的创造力。
03
我们总是害怕“坏掉”会带来负面的评价,害怕别人看到我们的不堪。
可事实上,真正关心你的人,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离开;而那些因为你短暂“坏掉”就对你指指点点的人,也不值得你为之耗费心力。
美国作家布琳·布朗在《脆弱的力量》中提到:“脆弱不是软弱,而是勇气的表现。”
敢于展示自己的脆弱,是一种强大的表现。它意味着你不再被他人的眼光所束缚,而是学会了与自己和解。
04
允许自己“坏掉”,并不是放任自己沉溺于负面情绪,而是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
你可以选择睡一整天,可以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可以关掉手机,远离喧嚣。
这段时间,只属于你自己。
禅宗有言:“放下即是自在。”
当你允许自己“坏掉”时,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焦虑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而你,也会在这段“坏掉”的时光里,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05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没有人能一直保持巅峰状态。
允许自己“坏掉”一段时间,是对自己的一种慈悲。
它让你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调整方向,积蓄力量。
正如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说:“当你接纳自己的一切时,改变就已经开始了。”
当你不再苛求自己完美无缺,当你学会在“坏掉”中寻找力量,你的人生会更加从容,更加丰盈。
生活从来不是一场马拉松,而是一次次的短跑。
允许自己“坏掉”一段时间,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当你学会与自己和解,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痛苦的事情,不过是人生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而你,终将在一次次“坏掉”与重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