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央视主持人周涛现身河北邯郸参加地方文化活动,一名顶着“鸡窝头”造型的讲解员“意外”走红,成为网络焦点。
鸡窝头讲解员意外走红
在给周涛讲解的视频中,该讲解员挂着麦,穿着简单随意,黑色棉衣搭配灰色宽松裤子,脚上一双毛毛鞋,活脱一个着急下楼取快递的路人。相反,周涛身穿黑色大衣、搭配LV丝巾,穿着体面,举止优雅大方。
讲解员与周涛同框
这本来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商务活动,预计也只是一条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没想到成了全网焦点。而本应作为主角的周涛,估计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却成了背景板。新闻的焦点怎么就转移了呢?
仔细看这个新闻,不难发现,这个莫名火了的事件,处处透着不合理。
首先,那位“鸡窝头”讲解员本来也不是主角,为了不抢领导和来宾的风头,没有选择精致打扮,这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如果不是媒体报道中故意突出讲解员的“鸡窝头”,我觉得大家不一定会注意到她。
讲解员
其次,网上爆出了该女生在自己社交媒体的精致照片,与“鸡窝头”的讲解员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单从照片看,很难相信这两个形象是同一个人。如果不是关系亲近的人,谁能仅凭照片就能识别出来这么多信息?
强烈反差感
最后,有人说她是临时被拉去讲解,去了才知道是给周涛讲,还有文旅宣传跟拍。这就更说不通了,虽然周涛现在的身份是保利文化集团艺术总监,但是她前央视主持人的身份足以让地方文旅局引起重视,这样重大的活动肯定会周密安排,不然的话,这就是地方文旅局的一次重大工作失误。
网传被临时拉去讲解
为什么邯郸文旅局不把周涛作为宣传卖点,而是选择把一个素人推上舆论焦点呢?其实背后的逻辑也不难理解。
周涛来参加文化活动,只是一时的明星效应,如果能趁机打造地方大IP,则能给地方旅游业带了长久的客流量。
这种手法有没有感觉似曾相识?比如开封执着于姻缘事业的“王婆”、湖南能听得懂话的“晓华姐”以及菏泽情感真挚的歌手“郭有才”。
这可能不是邯郸文旅局一开始就写好的剧本,但一定是文旅局敏锐发现的宣传切入口——反差就是流量密码。
反差就是流量密码
一方面是“鸡窝头”形象的讲解员与气质优雅的央视主持人形成的反差,另一方面是该女生的邋遢形象与社交媒体上精致的妆容形成的反差。
此事件充分说明,只要角度找的好,再通过反差、冲突等手法加以放大,一件小事也能发酵成网络焦点。
最后,大胆预测一下,那个“鸡窝头”讲解员估计马上就要以精致的形象出道了。
屁大的事情搞七搞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