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危险时间竟然是早晨?医生:做好五件事,有助于稳定血压!

寒天看健康 2023-06-11 04:51:05

高血压所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时间规律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现象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独立于24小时平均血压之外。

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晨峰现象后更容易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猝死等心脑血管事件。因此,控制血压晨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于“清晨高血压”,你了解多少

清晨高血压是指早晨起床后血压升高的一种现象,常见于中老年人群。据有数据统计,约有50%的高血压患者存在清晨高血压现象。清晨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大,容易引起心脑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等。

清晨高血压的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人体生理节律有关。人体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都有自身的生物钟,这些系统的功能在不同时间段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在早晨人体的生物钟会使得血压升高,而这可能与肾上腺素、去甲上腺素等荷尔蒙的分泌有关。

此之外,清晨高血压还有可能与睡眠质量、饮食、运动等因素有关。睡眠质量不佳、饮食过量、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导致清晨高血压的发生。

清晨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清晨高血压,比其他时间点的高血压更容易被忽视,但它仍然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清晨高血压会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长期存在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如心梗塞、中风等。

肾脏损伤:清晨高血压可能会导致肾脏损伤。高血压会导致肾脏血管损,从而导致肾脏功能下降,甚至可能导致肾衰竭。

其他健康问题:清晨高血压还可能会导致其他健康问题,例如头痛、恶心、呕吐、焦虑和失眠等等。

“清晨高血压”这些人群需特别关注

1.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本身就存在血压升高的风险,清晨高血压容易导致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2.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清晨高血压,而且血压升高的程度较高对心脑血管系统的损害也较大。

3. 肥胖人群:肥胖人群的谢功能较差,容易出现血压波动,清晨高血压发生率也较高。

4. 年龄较大的人群:随着年的长,人体内的生理功能逐渐下,清晨高血压的发生率也会逐渐增加。

因此,以上人群需要特别关注清晨高血压的情况,定期检测血压。

做好这4件事,远离“清晨高血压”危害

1、合理饮食

饮食对于血压的控制非常重要,应该避免高盐、高脂、高糖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饮食平衡。

2、适当赖床

早晨血压不稳定,醒来后立即起床容易导致血压迅速波动,甚至中风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在起床前再睡几分钟,适当赖床有助于血压控制。

3、适度运动

适运动可以促进血液环,降血压,建议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4、避免早晨用力排便

用力排便会升高腹压,使血压升高、心脏排血阻力增加,诱发心绞痛发作甚至急性心肌梗死。因此高血压老年患者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借助药物,勿用力排便。

5、坚持药物治疗

清晨是降压药效果最薄弱的阶段,大部分降压药物不能提供全天保护,特别在清晨这个关键时段不能有效控制血压。中国高血压指南推荐,在清晨血压阶段使用长效制剂,1天1次能保证24小时有效控制血压,防止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总之,清晨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应该加强对自身健康的关注,通过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控制情绪等方式,远离清晨高血压的危害。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