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圈有一句话叫“资产不过亿,不要买公寓”,我们一般买房默认只买70年产权的普通住宅。因为只有住宅才绑定了这个城市的教育、户口、医疗、养老等资源,而这些都是公寓所不具备的。
所以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只买住宅,除非你已经有了5套、8套住宅,已经没有购买住宅的名额了。但手上还有闲钱,又怕贬值,可以买几套公寓来收租金,大城市核心地段租金收益率在3%以上的公寓也是可以考虑的,相当于一个长期理财产品。但对于我们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不建议你买公寓。
我知道公寓地段好、总价低,装修还漂亮,我也知道它上下两层,还能办公。很多年轻的白领因为暂时买不起住宅,被公寓较低的价格、豪华漂亮的外表吸引就去买了公寓,以为是捡了个便宜。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开发商正是抓住人们这样的心理,定向收割买不起住宅的穷人和小白领。

首先,公寓是40年产权的商业地产,虽然装修得像个住宅,但它本质上还是开发商把商业办公楼分割成小面积,然后装修成类似住宅的样子,往往一层20几户,像个酒店。一层楼有搞美甲的、办公的、有开麻将馆的,甚至还有做“人肉生意”的,没有居家的氛围。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公寓不能落户,也没有学位,并且水电费是商水商电,物业费也高,比住宅高出一倍,有的年轻人因为钱不多买了公寓,等到结婚,有了孩子,因为之前存的钱都拿去买公寓了,想再买住宅就更难了。
其次,公寓在二手房市场很少有流通,很难交易,为什么?因为二手公寓交易有天价的税费,个税,契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加在一起,占到总房价的将近30%。即便你公寓升值了,扣掉这些税,说不定还会亏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不买公寓的主要原因。

再来说说商铺,为什么说商铺是定向收割富人的呢?因为他们虽然有钱,但如果认知不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呀,思想还停留在“一铺养三代”的幻想中,过上坐等收房租的生活。商铺一般总价较高,是开发商定向收割富人的工具。是一种智商税。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财富,现在的交易都在向线上转移,线上电商没有房租、水电费、人工费。同样一个商品,价格竞争力可以秒杀线下实体门店,谁还会到店里去买。造富的机会在线上,而不在线下,大量的门店倒闭、转让已经说明实体店已经开始走向末路了。

以前是一铺养三代,现在是三代养不了一铺。除了市中心或核心地段的商铺,大量的商铺很难出租,并且不确定性很高,遇到修路,修地铁等施工,路段封闭就等于没生意了。如果你的商铺想转向,先不考虑有没有人接手,就算这些天量的税费都能让你知难而退。
公寓和商铺都是商业地产,这些都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房产,是垃圾资产。如果你手上有公寓或商铺,建议尽快置换成大城市70年产权的普通住宅。
白领买公寓以为捡了个便宜,其实是买了个奢侈品,富人买商铺以为买了一个可以生钱的宝贝,其实买了一个烫手山芋。
人生最大的执念在于你誓死捍卫的真理,去年已经成了一个笑话。而你还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