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〇六年的一天,一个名叫郑锦阳的男人正在家里整理家务,很快他的目光就锁定在了身旁的一张体检报告单上。
这张体检报告单是他的妻子杨某涵的,报告单上正罗列着一些妻子当下的身体问题。
其实杨某涵并没有患上太过严重的疾病,无非是一些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
郑锦阳知道自己的妻子近几年工作压力比较大,能够运动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每天还会因为饥饿暴饮暴食。
拥有一定医学知识的郑锦阳很快就想到,要是妻子再这样毫无节制的生活下去,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更加严重的高血压问题,还有可能患上心脑血管类的疾病。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郑锦阳并不打算劝说妻子减肥锻炼,反而要让妻子继续胖下去。
当然他可不希望把害死妻子的罪名安在自己身上,于是他便装作贴心的样子为妻子请了一个保姆,要求能做一手好菜的保姆每天为妻子做高油盐但非常好吃的饭菜。
同时郑锦阳还悄悄观察到妻子正在吃一些降低血压的药物,心思缜密的他又购买了一些类似的食物,悄悄换走了妻子药瓶中的降压药。
谁也没有想到郑锦阳大费周章的做这么一出,居然是为了和自己移情别恋的对象走到一起。
原来郑锦阳和自己的妻子杨某涵是大学同学,两个人在性格爱好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入学没多久就走到了一起。
杨某涵是一个长相清秀的美女,家里的条件还十分优秀,算得上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家闺秀。
郑锦阳只是一个普通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在家庭条件方面根本无法与杨某涵相比。
好在郑锦阳头脑灵活,在校读书时总是成绩优异,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也谦逊有礼。
那时的郑锦阳不过20出头,意气风发的他长得阳光帅气,很快就俘获了大小姐杨某涵的心。
杨某涵的家庭条件并不需要她做太多努力,她对爱情和另一半的要求只有可靠、稳定。
几年的校园恋情让杨某涵对这段感情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她早已经将郑锦阳当做自己的伴侣来看待。
两个人都对这段校园恋情非常满意,毕业后也没有分手的想法,还一起工作、互相扶持。
郑锦阳和杨某涵的家庭条件有着较大的差距,杨家人本想为女儿找一个更好的归宿。
可他们看到两个孩子这么恩爱,也就不愿意再多说什么。同时杨家人也注意到,郑锦阳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年轻人。
如果两个人真的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就算郑锦阳出身贫寒,他们也能放心的将女儿和家族财富交到他手中。
毕业没多久,杨某涵的父母就为两人张罗了一场盛大的婚礼,邀请了许多亲朋好友祝福这段感情。
婚后的两人仍然保持着不错的感情,虽然平时相处没有在学校恋爱时那么亲密,但也多出了一份老夫老妻独有的默契。
两个人婚后还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家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杨某涵对这样的生活非常满意,每天不是陪着孩子成长,就是享受自己的生活。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杨某涵的身体代谢功能变得越来越差,身材也逐渐出现了变形走样的问题。
郑锦阳看着妻子有些苍老的面容,以及不再紧致的身形,一直默默的在心里摇头叹息。
他决定将更多时间放在事业发展上,不再回家盯着这样一个没有姿色的妻子。
单纯的杨某涵并没有意识到丈夫心态的变化,反而十分体贴的照顾丈夫,嘱咐丈夫在工作之余关注自己的身体。
哪怕郑锦阳会因为工作忽视对她的陪伴,她也从来没有因此抱怨生气过,还会找机会利用自己家的条件,帮丈夫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2003年的时候,杨某涵的母亲又从家里继承到了一大笔遗产。
颇有经商头脑的她决定用这笔财富创办一个新的公司,并将公司交给自己的女儿打理。
不过结婚多年的杨某涵早就没了动力,不愿意对复杂的公司事物上心。
杨某涵的母亲也就不再强求,而是将女婿郑锦阳安排进了公司,让郑锦阳学着管理公司的内部事务。
杨家人本以为郑锦阳和女儿亲如一家,将公司交给女婿打理也算靠谱放心。
没想到就是这个决定,间接改变了杨某涵的命运。
郑锦阳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老实人,相反,他对自己的人生和处境都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
郑锦阳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好,很多事情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
正因如此,他才会在读书的时候拼命追求杨某涵,希望能够获得对方家庭的帮助。
然而当他顺利得到这一切后,他却没有了当初那股谦逊的态度。
杨家人一直将他视如己出,没想到就是这样过分亲切的相处方式,让郑锦阳逐渐看不清自己的地位。
郑锦阳渐渐觉得自己必然会是养家产业的继承人,不需要再像之前那样唯唯诺诺的生活。
他心安理得地接受杨家人对自己的事业帮助,又觉得自己当初都是为了前途发展追求妻子的,自己在这段感情中牺牲了很多。
进入公司上班后没多久,郑锦阳就被公司里一位年轻貌美的职员所吸引。
对方有比妻子更加清秀的五官,还有着妻子身上没有的活力与青春气息。
郑锦阳时不时将这位职员和妻子放在一起对比,愈发觉得妻子配不上自己。
没过多久他就突破了自己的心理底线,悄悄和这位职员走到了一起。
和职员的互动让郑锦阳再一次找到了恋爱的感觉,也放大了他对现有婚姻关系的不满。
郑锦阳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可怕且邪恶的想法,他知道自己没有办法直接和妻子一家人比拼,如今他想要和这位漂亮的职员在一起,只能先除掉妻子这个拦路虎。
同时他也非常清楚,自己和妻子的年龄相仿。按照妻子的家庭条件,就算妻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存在问题,妻子也能继续存活很长一段时间。
这样一来,妻子就一直是财富的首位继承人,自己这一生都要向妻子低头。
不过他需要让自己的计划尽可能看起来天衣无缝,不要让人将害死妻子的事情怀疑到自己头上。
妻子的体检报告单恰好为郑锦阳提供了思路,在他与保姆的配合下,杨某涵的体重迅速增高。
因为长时间没有接受药物的治疗,杨某涵的高血压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身体出现了很多不适症状。
郑锦阳觉得现在是一个合适的下手时机,连忙辞退了保姆,开始自己的收尾计划。
2008年,准备出手的那一天,郑锦阳给妻子做了一大桌饭菜,还主动承担起了做家务的工作,用湿淋淋的拖把将家里都拖了一遍。
酒足饭饱的杨某涵稍不留意,就直接滑倒躺在了地板上,只能一边呻吟一边向丈夫呼救。
当时郑锦阳就在附近,可他就是装作没听到的样子迟迟不愿意过去,直到妻子彻底没了动静,才拨通了附近的求救电话。
郑锦阳浪费了许多抢救的时间,等医务人员赶到的时候,杨某涵的大脑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堵塞问题,生命体征异常微弱。
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抢救,杨某涵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存活了下来。不过她的身体也因此瘫痪,每天都要躺在床上等待别人的照顾。
杨家人本想将女儿接到身边,郑锦阳却主动提出要照顾妻子,每天一下班就跑回家里,给妻子做一大堆进补的饭菜。
在郑锦阳的照顾下,杨某涵的体重愈发增加,高血压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仅仅过了半年时间,杨某涵就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失去了生命。
随后郑锦阳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岳父岳母,还装出一副特别悲惨的样子。
杨某涵的父母怎么也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毕竟自己已经一大把年纪了,身体还这么健康,女儿也有每年体检的习惯。
上一次女儿体检并没有查出太多毛病,唯一需要控制的就是血压问题。但这对于一个40岁的人来说并不是大毛病,只要正常吃药,很快就能得到控制。
想到这里,杨某涵的母亲开始思考其他潜在的可能。
那时杨某涵的母亲仍然是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平时公司里的各项传闻她也有所耳闻。
郑锦阳进入公司没多久,公司内部就传出来了他和女同事纠缠不清的消息。
不过那段时间郑锦阳请了保姆照顾女儿,两个人的感情比婚前还要和睦,杨某涵的母亲也就没将传言放在心上。
现在自己的女儿突然去世,事发时还只有郑锦阳一个人在她身边,杨某涵的母亲不由得产生了不好的猜想。
杨某涵的母亲年龄已经很大了,没有太多精力去和女婿对峙。于是她便直接拨打了报警电话,希望警方能够帮助自己查明真相。
当地警方对案情进行初步了解分析后,很快就将郑锦阳当做主要嫌疑人来看待。
毕竟在事情发生之前,郑锦阳做了很多反常的行为。
就算他不是这起案件的凶手,他也一定和杨某涵的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紧接着警方进一步调查了郑锦阳聘请保姆的时间段,并惊讶地发现保姆的入职时间和出轨传闻的流传时间相似。
而且保姆才刚刚离开杨某涵家,杨某涵就发生了这样的意外,这一切已经不能单纯的用巧合来形容了。
警方很快就将这一发现当做切入点,对郑锦阳进行了紧张的询问。
尽管有着相对周密的计划,郑锦阳还是在法律的权威面前放下了自己的心理防线,主动交代了自己谋害妻子杨某涵的计划。
要知道郑锦阳和杨某涵认识结婚的时候还是上个世纪,那时高考才刚刚恢复一小段时间,学历就是成功道路的敲门砖。
郑锦阳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上重点大学,还顺利读完了研究生,足以证明他是一个聪明有能力的男人。
就算他没有和杨某涵在一起,他也可以凭借自己这份学历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在其他行业做大做强。
当然郑锦阳的发展眼光还是不错的,他很快就意识到了杨某涵是一个家境优越的人,明白对方的家庭条件,可以为自己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在杨家财富的帮助下,郑锦阳实现了从寒门小子到大老板的转变。
年纪轻轻的他刚刚从大学毕业,就顺利找到了一份在知名大学工作的机会。
在那里工作仅一年的时间,他的职位就一升再升,成为了许多人奋斗多年才能评上的副教授。
这样的人生经历简直可以用一步登天来形容,这其中自然免不了杨家人的默默支持。
可以说和杨某涵在一起的这段时间里,郑锦阳至少省去了几十年的奋斗时光。
然而他却从来没有对杨家人的付出表示过感激,反而将杨家的财富都当做自己的金钱来规划,认为杨某涵的存在阻挡了自己继承家产的道路。
或许早在一开始他就没有对杨某涵动心,从始至终他在乎的不过是杨某涵的地位和家庭条件。
他一直将杨某涵当做自己人生的垫脚石,并不愿意用真心和对方相处。可怜的杨某涵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愿意体贴包容郑锦阳。
两个人在感情中不平等的付出,早已经预示着他们的感情将会以悲剧收尾。
有不少年轻人都非常反对父母关于门当户对的看法,认为感情能够帮助他们战胜彼此间的差异。
可在巨大的财富面前,很少有人能够坚持本心。
越是在感情中处于弱势的那一方,越容易萌生出错误的想法,做出过激的举动。
这也提醒我们在挑选结婚伴侣的时候,不仅要观察对方的家庭条件,更要考察对方的人品,不要轻易和与自己差距过大的人交往。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厉害[点赞],这招绝,好像养猪,养肥了杀掉卖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