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影子红了天
编辑 |影子红了天
中美双方的关税战来到了关键时刻。中国商务部在4月4号的时候,告诉外界,中国即将签署关于重稀土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条令。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想要发展现代高科技,缺不了它。例如在新能源领域,像机器人、电动汽车等核心部件的制造,都需要稀土。又或者是在国防领域,像雷达想要做到隐身战斗,离不开稀土。
稀土如此重要,而中国不仅是全球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更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
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无异于掐住了很多国家的发展。其中最着急的自然是美国。毕竟中国是在中美关税打响以后,才签署的条例,针对谁?一目了然!
4月12号,英国的《金融时报》透露出,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拟定“囤积”太平洋海底金属资源的相关法令。
特朗普政府这一招属实是狗急跳墙了,不成功便成仁!
深海海底的确存在很多金属结核,这些物质跟稀土一样是很多高科技产品的重要原材料。特朗普政府从上到下都支持开采海底多金属结晶,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但是,太平洋海域可不单属于美国,太平洋的大部分海域都是公海,属于全人类。换言之,属于世界上综合实力较强的前几位国家或者是国际组织。
特朗普政府的决定无异于是从其他国家口袋里“偷钱”。面对美国政府的狂妄,率先着急的自然是国际组织。
例如联合国分支机构国际海底管理局ISA。
早在90年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就出台了,里面规定了国际海底管理局有权决定国际水域中的深海采矿规则。想要开采公海的矿产,就必须先获得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允许。
美国作为没有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国家,自然是没能成为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成员国,更是没能获得海底采矿勘探或者是开采的合同。
美国没有权利对公海的矿产下手。
如果美国执意要出手,先打的就是联合国组织的脸。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联合国自然不会允许美国这么做。
可是,美国政府早已盯上了海底的金属结核,他们会因为外界的影响放弃吗?
目前,国际海底管理局对外颁发了31份深海勘探矿区的许可证,中国拥有其中的5份,是全球率先能够在5个国际海底区域勘探的国家。
在此基础之上,中国又拥有全球最丰富的稀土资源。自然而然,中国更是在关键矿产方面,拥有领先精炼技术的国家。
对此,美国相当着急。他们很有可能冒险行之。
在拜登政府时期,高层政府官员都在要求美国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此来拿到国际海底管理局颁发的勘探或者是开采合同。
由于种种原因,拜登政府未能成功。毕竟,美国在联合国欠的钱可不止一项,他们要想加入联合国其中一个组织,就必须先还钱。算起来,不划算。
特朗普刚上台,也考虑过对于海底矿产的开发。
他的团队早在琢磨如何直接对自家的矿业公司颁发开采令,该开采令成立的基础点是绕开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条约。
该法令自然是遭到了国际社会的集体反对,特别是太平洋沿岸的国家,他们甚至如果美国对公家财物下手,就不会在意所谓的边界。
美国面对外界的阻挠,一直在想办法突破。例如让各大宣传范围广阔,权威性比较高的媒体,对外宣称“国际海底管理局根本没有权力监管国际水域的深海采矿活动”。
如果能够把“正义的一方”写成“邪恶的一方”,美国的软刀子就算是捅成功了。
面对美国的脏水,国际海底管理局做出了反应,把美国的单边行为定义成了对国际法的公然违法。
看得出来,只要美国硬来,联合国会率先想办法阻止美国。
其实,特朗普政府想要走的捷径除了要绕开世界上其他主权国家以外,还面临着美国无法单独解决的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成本跟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海底开采矿产的条件不成熟。目前已经成功的只有天然气跟石油,而这两样都只能少量开采,更别说是其他处于更深海域的稀缺矿产了。
即便是美国政府能够成功把海底的矿产收入囊中,都未必能够把这些矿产顺利开发到生产链上。因为现在已经成熟的地表矿产开采,都至少需要10年的筹备期。
如此长时间的“炼化”意味着需要非常大的成本,美国政府能够撑得住吗?
综合来看,美国即便能够绕开国际规则,自行开采公海的矿产,都未必能够把这些矿产用到实际的生产当中。对比起直接从中国进口稀土,这一项决定可谓是亏本买卖。
那么,除了从其他国家进口或者是直接到海底开采,美国还有什么办法获取关键的矿产呢。
答案是掠夺。
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战争,到了最后的结果,便是一个完美的例子。乌克兰跟俄罗斯为什么打起来?为什么能够打这么久?想必大家都清楚。
到了最后,双方之间的战争喊停,率先出来收割的自然就是罪魁祸首也就是美国。
现在美国政府想要跟乌克兰签署一项关于矿产的协议,里面的内容明确写着“任何矿产资源,包括稀土”。
美国政府迫切让格陵兰岛脱离比利时,获取所谓的独立,就是为了格陵兰岛的矿产。
看吧,美国就是有千方百计来获取他们国家所需要而自身又无法满足的资源。像美国这种靠发战争才起家的国家,掠夺是他们的本色。
换言之,如果中国不够强大,拥有再多好资源又能怎么样呢?不也是成为其他国家口中的鸭子吗?所以中国必须强大。